農業中心衛星體系

瀏覽數:8367


台灣農業遭遇到的問題與挑戰?
   
  面臨農業全球化競爭的時代,台灣的小農型態、小面積耕作、生產成本高、農民老化、農業所得偏低,以及面對農產品開放所產生的市場壓力等;還是有許多熱愛台灣土地的人,不斷設法想找出可行的對策,農業中衛體系的概念與架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於民國95年由行政院農委會與中國生產力中心的顧問共同構思與催生出來。

  什麼是中心衛星體系中心衛星體系套在“農業”上,能發揮什麼獨特功效?對台灣的農民組織與產銷秩序帶來什麼樣的改變與進步?

  台灣的中衛體系制度於 1984 年由經濟部的品質提升政策發展提出,正式在產業界推動以「合作」代替「合併」的中衛體系政策,係指「大企業將其所欲生產之工業產品的細部零件,分別交由各個中型企業生產,再各個中型企業將更細部的元件交由小型企業生產,如此一來,即成以大企業為中心的網路體系。」,其中以汽車製造業為最常見的案例,研究結果顯示整體汽車產業之核心高度集中在汽車組裝廠,一輛汽車從零組件的研發生產到最後的組裝完成,要經過非常多重的步驟與流程,沒有一家企業可以不假他人之手全部靠自己完成,於是外包、策略聯盟的合作模式相應產生,這些關係的結合,形成汽車產業中心廠與衛星工廠之間緊密的供應鏈體系。
   
   將供應商納入企業之衛星體系,一方面供應商的訂單穩定,不用擔心行銷問題,使其致力於專業性的生產工作,並可藉中心工廠之協助,提高其本身之生產力。中心工廠則集中力量從事研究發展與市場開拓等工作,免除許多如品質管理、生產管制等後顧之憂。中心廠的資源整合與經營管理能力攸關整個中衛體系的運作成敗,此外體系內成員的目標不以創造自身最大利益為宗旨,而著眼於整個組織合作的價值提升最大化考量。

  根據農委會的規劃,農業中衛體系係指:「以農會、合作社等農民團體或農企業為中心經營者,其周邊之農民團體或產銷班為衛星農場,運用垂直整合、水平擴張、同業與異業結盟等方式,將小農結合成大農,以降低經營成本、改進產品品質、穩定產品供需、提高產銷效率及精準掌握市場需求,共同塑造競爭優勢。」

  建立農業中心衛星體系,最終目的是藉由輔導農民團體開發經濟事業,以引領地方特色產業發展同時可以照顧農民。即以農民團體為中心,進行整體產銷規劃與市場行銷,將市場需求的產品、品質與規格,轉化為標準化產銷作業規範與流程,輔導農民依標準化作業流程專事生產,與農民形成更緊密的合作關係,促進農業經營轉型,突破小農經營的瓶頸,保障小農經濟利益。

農業中衛體系成功的要素?

  農業中衛體系成功需要多方的協助與努力,除了體系內部的制度建立、人員養成外,外部的輔導資源投入,在體系形成的初期也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以目前農業產銷組織成立中衛體系所需要的8大基本要素描述如下:

1. 發展強有力的中心廠:務必選擇具備較豐富資源與整合能力運作的農民組織作為中心廠,體系運作的初期才能夠具備足夠能量,推動中心廠與衛星廠的運作。

2. 強化企業化經營管理模式:透過顧問的診斷輔導著手強化中心廠的經營體質,整合促進衛星廠體會整合好處並獲得實質效益,藉以建立體系內衛星廠的信心。

3. 健全明確的遊戲規則:明文規範中心廠與衛星廠應共同遵守的權利及義務。

4. 開發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產品策略:根據消費者需求,規範產品規格、品質政策及流程管理,確保客戶的權益與責任。

5. 成立輔導教練團隊:結合產業特性與地方農業行政輔導團隊,隨時協助成員解決問題,增進成員向心力。

6. 培訓體系成員:時時激勵團隊熱忱形成學習風氣,讓體系內不能夠形成坦然分享經驗的胸襟,具備虛心學習與自我突破的決心。

7. 具備高層決心與態度:經營高層的決心與態度決定了體系成敗的重要關鍵。

8. 政策的鼓勵與引導:持續引導體系內部的輔導措施與監督,提供所需的資源、技術與相關培訓活動。

  農業中衛體系的推動,不只是輔導資源的挹注,更需要觀念的建立與溝通,除了8大關鍵要素外,輔導團隊更提供實地專業諮詢輔導與教育訓練,對體系的形成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中國生產力中心輔導顧問及各地區農業改良場、縣市政府專家組成的團隊,提供經濟事業專業諮詢與輔導,並視經營階段及發展需求規劃相關輔導工具與培訓主題,期望透過農民團體資源整合,加速農業中衛體系的建置及推廣,提高產業附加價值與國際接軌。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