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創新的魔咒

瀏覽數:4837


  創新(Innovation)是每個企業與組織必須嚴肅面對而且殘酷的議題;過去有人說創新是成長的關鍵,現在則是唯有「不斷的創新」才能存活;在知識經濟的現今,有關各種創新的議題不斷的被討論著,尤其是企業經營或產品成功與失敗案例,就筆者的觀點來看這似乎都是事後諸葛,不同案例的成敗的關鍵因素,在不同時空下,結果可能完全不同,這就像在看某些成功人士的傳記,姑且不論傳記中的偉人成功故事是否有被美化或誇大,我想大家都知道,現在用同樣的方法來努力,相信沒有人可以複製同樣的成功故事,因為時空環境不同,成功的條件與因素也大不同。

  筆者在擔任管理領域課程授課與指導時,多少也會涉及創新的議題,課前備課時當然會就此議題準備蒐集一些案例的用以強化教學效果,也會在課程中安排創新的演練活動,帶領學員進行討論分享,多年經驗中發現到其實創新是有魔咒(Curses)的,這些習以為常的魔咒無形的「制約(Constrain)」甚至扼殺了許多創新的發展。

創新是一種改變,改變的過程是不舒服甚至痛苦的,但是成果是可能是甜美的。這種不舒服痛苦的感受其實就是魔咒;另一類的魔咒則是因為創新帶來的甜美果實,而讓「受益者」陷入為創新而創新的陷阱而難以自拔甚至毀滅。以下就歸納幾個常見無形的魔咒來分析討論:

1. 路徑依賴(Path Dependence)

  路徑依賴是經濟學的理論,最初是由美國藉曾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古典經濟學家道格拉斯•諾斯(Douglass C.North)在「制度變遷(Institutional Change)」理論中提出,它好比物理學中的「慣性」,簡單的說:當人們做了選擇,一旦進入某一路徑,無論是好或壞,就可能對這種路徑產生依賴而難以擺脫。

  最常被引用的案例如:我們現在常運的「QWERT」的鍵盤配置,即使到手持裝置發達的現在,還是難以脫離這個依賴;還有另一個更有趣的案例是:先進如美國太空梭燃料箱的兩旁有兩個火箭推進器的寬度早已在2,000年前便由兩匹馬的屁股寬度決定了!

  日前,筆者所服務的機構中國生產力中心的董事長也就是金仁寶集團的董事長許勝雄先生,在中心內部會議中也提及的一個案例:一般計算機(Caculator)有一個開根號(√)的按鍵,用過計算機的人都知道,用到這個鍵的機率非常非常低,或根本沒用過,但是就沒有人敢把它拿掉;許董事長進一步闡述,手持裝置如平板電腦的功能,哪一項筆記型電腦做不到,但是蘋果公司(Apple Inc.)看到了趨勢與需求,徹底的改變了這個路徑依賴。

  要改變路徑依賴的創新是非常不容易的,它不見得需要有很大的改變,認清趨勢與需求來開創創新的商機,即使是小蝦米也可能變成大巨人的,這些案例相信也無須筆者贅言。

2. 既得利益(Vested Interest)

  既得利益的創新魔咒無時無刻的存在每組織和個人身上,嚴格說這也是屬於路徑依賴的範疇,但是它的魔咒殺傷力更強,這種魔咒常見在某些大家熟悉的個案,本人稱之為「完美的輸家(Perfect Loser)」,也有人稱為100分的輸家。

  完美的輸家的案例幾乎都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個案公司如:製造軟片的霸主及數位相機的發明者柯達(Kodak)公司,昔日手機(Mobile Phone)霸主諾基亞(Nokia)公司,還有筆者認為即將被列入名單的昔日影音巨霸索尼(Sony)公司;這些昔日風光的霸主,如今不是倒閉就是陷入嚴重的經營危機,在他們風光的時候應該從來沒有想到過有現在如此的慘狀。

  2013年3月19日有則外電報導,黑莓(BlackBerry)公司的CEO海因斯(Thorsten Heins)對蘋果公司嗆聲:「蘋果iPhone用戶界面已經過時,他指出,第一代iPhone用戶界面足以滿足需求,但現在已經過時,…在這個行業中,創新的速度如此之快。如果你不迅速創新,很快就會被淘汰」[摘自:鉅亨網新聞中心(來源:北美新浪)]。有關心相關產業發展的讀者應該都知道,在同一個時間發表的新一代的黑莓機Z10一點也不黑莓了,事實上它也被蘋果的iPhone同化了,機上的莓點都不見了,我們先不論新一代的黑莓機能否重返榮耀,但他家的CEO聲音嗆的也非毫無道理,蘋果還能持續光芒萬丈?

  前面提到的完美輸家的成因當然罄竹難書,但是筆者認為共通的主因之一是深陷既得利益者的情結而不自知(也許是知道但不願去面對真正的問題),為依賴過去的成功而自以為是,不願意放棄過去的包袱,最終敗給了自己;我們在台灣也有一個不大能稱得上完美輸家的公司-宏碁(Acer)近來也深陷此類情結,他的創辦人對施振榮先生對宏碁的第三次變革給了一個重要的提示:「我們過去用的勝利方程式不再有效」。

  我們再想想蘋果現在的勝利方程式什麼呢?大概不出「平台(iOS)、關鍵零件(核心晶片組)、內容(Apple Store)」等三大關鍵技術或服務,現在以谷歌(Google)為首的Android競爭者大軍,其中一個鐵甲雄獅的巨獸三星公司(Samsung)步步進逼,如果蘋果不再持續創新而陷入既得利益者的情結,那結果會如何,誰也說不準,不過不消1~2年應可見真章,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3. 後發制人(Fast Second)

  後發制人(Fast Second)是兩位英國學者吉拉斯基(Paul Geroski)和馬機德斯(Constantinos Markides)所寫的一本書[中譯版由國內臉譜出版社出版],主要是談「聰明企業如何不創新也能主宰新市場」,書中舉許多案例做深入分析,引用書中的案例如:免洗尿布、滑鼠、乙太網路(Ethernet)、圖型使用者介面(GUI, Graghic User Interface)(也就是我們常用視窗操作介面)、個人數位助理(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用過的人大概都應該都知道哪個公司是那個產品的市場的主宰者,卻不知第一個發明者是誰,發明者一定能賺到錢嗎?
以PDA(現在應該稱智慧型手機)為例,第一個發明者是蘋果公司,產品叫作Newton(大概沒有幾個人知道),稱為First Mover,推出後很短的時間就收攤了(認賠了事,斷尾求生);後來在這個產業主宰的是20世紀末21世紀初3COM公司的Palm系統,就是書上寫的Fast Second,過沒幾年蘋果公司以iPhone回鍋稱霸,Palm目前也已幾乎消失無蹤;現在則是三星這隻產業巨獸夾著關鍵零件優勢,加上運用有模仿抄襲嫌疑之捷徑,成為現今第二個市場主宰者,稱為Second Mover。

  我們也談一下和這個魔咒有關的「先發不見得先至」的案例,這是索尼「藍光光碟」(Blu-ray Disc)的案例,此案例的問題在於「技術凌駕需求」,索尼當時的CEO出井伸之說過:「我們對藍光光碟投入過多心力,結果從顧客導向走過了頭,而成了技術導向」。「藍光光碟」技術,容量超過20GB,雖然領先目前DVD碟片的4.7GB甚多,但由於超前市場需求太多,反而成了發展新一代產品的限制,也就是不能Time to Market,先就影音而言再當時Full HD顯示器技術與產品還非常昂貴無法普及,空有抄高畫質的播放技術與機器,而沒有顯示器搭配能有什麼搞頭呢?次就儲存需求在當時而言,DVD在當時已經非常「夠用」,當儲存需求大到夠大的時候,半導體儲存器如隨身碟,還有個老傢伙叫隨身硬碟,再加上雲端化儲存配套技術與服務都Ready了,這個中古模樣的傢伙-光碟早已過時了,即使藍光光碟在當時的光碟規格戰苦戰勝出,但結果終歸只是「慘勝」而已。

  前述這類只為「創新而創新」,亦或「技術凌駕需求」的魔咒,不論是只有創新缺乏商業應用模式延伸獲利模式,或無法迎合市場需求的尖端技術的失敗案例,不斷的在現實世界中重演。

創新的因素說多不多,但是再有輝煌歷史的企業碰到魔咒而不自知,都要付出極大的代價,甚至關門倒閉,回過頭就個人而言不論是工作者、管理者、或專業人士,如何避免落入本文主題的創新魔咒,筆者再此提出二項建議及作法供參考:

一、 隨波不逐流,要跟上時代腳步不斷的思考應用於工作與生活上

  例如智慧型手機等數位產品的運用,至少能知道人家在用些什麼,重要的是要能不斷的思考如何應用在自己的工作甚至生活上,而藉以提升自身的工作價值,而且是難以取代的價值,立個人於不敗之地;而不是只當低頭族,陷入「我也有」的魔咒而已;從智慧型手機原來名稱「個人數位助理」,進一步的思考如何充分發揮數位助理的功能,例如:玩Facebook,難道只是社交打屁?可否運用社交平台行銷自己,可否運用此一平台成為資訊收集與溝通管道,甚至掌握部屬現況,凡此種種需要個人不斷的去思考體驗與運用來轉換成個人或是工作的價值。

二、 創新不是發明(Invention),人人可為創新者

  發明不容易,是科學家、發明家的領域,但是創新人人可為,時時可以發想的;創新經常只是變大、變小、重新組合…等而已,熟悉各種創新的技巧,發揮巧思找出點子,人人都可成為創新家;不一定是創新個實體東西,工作方法、商業模式、顧客服務…等,都可以運用創新手法來找到新的價值,只是許多創新是沒有專利或原創保護的,很容易被模仿,必須不斷的創新領先同業(儕)方能立於不敗之地,所以創新沒有回頭路,只能勇往直前不斷領先與超越。

  這樣的觀點不是僅僅自身為之,還要不斷影響同儕與團隊體認人人可為創新者的觀念,並引導其行為改變,成為組織的習慣與文化。

 -創新真的很難,不創新更難

 -創新很容易失敗,不創新更容易失敗

  這兩句話摘自台灣大學洪明洲教授在為「後發先至」這本書的中譯版專文導讀;道盡了創新兩難之處,難在創新時機的拿捏,難在不斷的創新無法迴避,這是知識經濟社會裡每個組織、每個個人都必須真實面對的魔咒!

  您今天創新了沒?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