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霧台基督長老教會的青少年返鄉看部落永續發展

瀏覽數:3118
關鍵字:

前言
  霧台,是位於屏東縣東北部山區的一個魯凱族部落,海拔約900公尺,以魯凱文化及石板社區意象聞名。
  我與霧台的緣分始於就讀清大人類學研究所碩士班期間。為了進行碩士論文的田野調查,我試著融入部落社會與地方生活。經過將近三年的相處,逐漸獲得族人的接納和認同,而霧台也成了我的第二故鄉。

部落青年到哪去了?
  還記得第一次進入霧台社區,是在高中畢業的那個暑假。當我和朋友在部落巷道中漫步、欣賞當地人所建造的石板屋和部落裝置藝術時,發現遇到的當地人幾乎都是老人家和小孩,只有幾位在經營小吃店的叔叔阿姨。我的心中不禁浮現一個疑問:「青年們到哪去了?」詢問之後才知道,因為地方上的就業機會少、教育資源不足(只有一所國小),許多家庭為了追求更多的工作機會和更好的教育品質,到屏東市、甚至更遠的地區定居,所以絕大部分的青年從小就在都市生活,只有在週末或年節慶典才會回到部落。
  然而在過去的霧台魯凱社會中,青年(特別是男性)是部落的中流砥柱,被賦予重要的社會責任:男性在青春期的時候要接受挨餓的訓練,以培養他們的耐力和意志力;除了肩負家庭生活中的重要工作(農作、狩獵、建築、編織……等等),也要參與部落公共事務;當部落有急難時,他們要自發性地前去了解和幫忙,並且負責傳遞訊息、將分派的工作做好。另外,青年們也扮演部落中,傳統知識與技能承先啟後的重要角色:不僅要主動向長輩學習,還要帶領部落中的弟弟妹妹。然而當這個角色在現今的部落中經常缺席的時候,青年本身難以有機會接觸傳統文化的知識與技能,對部落環境與事務沒有足夠的認識;同時對於部落來說,也缺乏了參與社區事務和實踐社會義務的行動者,以及傳統知識和技能傳承的對象。
  另一方面,1950年代傳入霧台的基督長老教會,雖然在部落頭目帶領眾多族人受洗之下,逐漸發展成部落最大的教派(教友人數占部落人口近七成),並且積極參與部落公共事務,在部落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然而,隨著生活重心的轉移,旅外的霧台青年們回到部落的時間愈來愈少,為了追尋信仰上的依靠並維持上教會的習慣,他們開始加入都會區的教會,不再回部落做禮拜。於是長老教會的青少年團契自1970年代起逐漸式微,經歷了約莫20年的空轉期;同時,隨著核心教友逐漸老化,教會內部事務和宣教事工也面臨到無人接手的窘境。
於是,「把青少年找回來」就成為霧台部落與長老教會在永續發展這條路上所面臨到的共同課題。

把青年找回來
  2004年,霧台基督長老教會重新組織青少年團契,開始積極關懷都會區的霧台青少年、邀請他們和其家長回鄉禮拜。教會為了吸引更多青少年加入,租用屏東一間教會的場地,每週六團契聚會的同時,聘請老師來教樂器,讓他們學習演奏詩歌及敬拜讚美。一些家長聽聞這個消息,紛紛把小孩送到團契;許多青少年對此感到興趣,也會相互邀約加入團契。不到兩年,團契成員從原本不到10人大幅成長至40幾人。
  曾有青少年報導人告訴我,雖然他們大部分都來自基督教家庭,但普遍對信仰的認識尚淺,上教會只是一種習慣或日常生活的一部份,並沒有對信仰的熱忱和投入。然而在樂器和詩歌的學習當中,他們開始喜歡教會和團契中的氣氛,也在這個過程中對信仰有更多的認識和興趣;同時在每次的主日禮拜開始前,青少年團契都要帶領全體教友做一場詩歌讚美。久而久之,這樣的週末行程已經成為絕大部分團契青少年生活中的一種習慣,甚至包含一種特殊的使命感。
  儘管如此,團契建立初期,青少年參與教會聚會的出席率仍不穩定。因為每到假日,同學和朋友之間的邀約、都市的生活娛樂、或是父母工作繁忙無法接送等因素都可能讓他們缺席。因此對教會來說,要如何凝聚這些青少年,讓他們能夠且願意固定參加聚會,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多虧青少年團契的第二任會長,任內兩年的時間內,每到週末就主動召集青少年去聚會、搭他的箱型車回到部落;在山上的空閒時間,他帶著青少年們一起游泳、烤肉;下山途中偶爾還會買甜不辣請大家吃。雖然看似玩樂的生活,卻讓這些團契成員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培養出團契的向心力;也因為他的帶領,家長們能夠更放心把孩子交給教會,不用擔心他們週末無所事事。再加上教會於2008年買了一台八人座福音車,每週安排教會同工擔任司機,讓一些父母工作忙碌或沒有在上教會的青少年,也能夠跟著同伴一起回部落。於是,青少年團契在教會這些措施和同工的帶領之下,逐漸步上了軌道。

回到部落情境
  這些青少年團契的成員,平時的生活重心都在都會區,只有週末和寒暑假才會有比較多的時間待在部落。回到部落,青少年們喜歡相約去溪邊玩水、在伙伴的家烤肉唱歌、或是騎車到部落周圍走走看看。部落的老人家看到年輕人回來,會走上前跟他們聊天,關心他們的課業和家庭狀況;有的青少年看到長輩在做事情,會主動上前幫忙。在這些互動當中,青少年與部落的人事物建立起互動關係,也開展許多文化教育契機。對於這些長期以來在外成長的青少年,「回到部落」是一個很大的情境轉換,進入到一個能夠自然接觸、學習母文化的搖籃。
  不僅如此,這些青少年也開始投入一些部落公共事務,例如:在婚禮當中擔任轎夫抬新娘進場、協助男方家族搬運聘禮;在豐年祭當中協助布置和收拾會場、參與占卜儀式和跳勇士舞等等。甚至在2009年莫拉克風災重創部落之時,青年們也曾從外地幫忙運送物資進入部落。在這些過程中,青年們跟著長輩學習、帶領弟弟妹妹一同完成被指派的工作,不僅了解到部落的現況,無形中也加深了對於部落/文化的情感與認同。
  另外,霧台基督長老教會自2008年起創辦了寒暑期的青少年營隊,除了希望藉由營隊的課程和活動的安排,讓青少年從中認識上帝,養成禱告、讀經和敬拜等習慣,以學習如何成為一個基督徒;同時為了讓青少年體認到,文化和信仰結合在部落生活之中,牧師強調營隊一定要在部落的環境中舉辦,並邀請部落的耆老或專家規劃魯凱文化課程與活動,以傳授青少年一些傳統魯凱族的知識、技能和倫理觀念。所以透過這些含暑期營隊,青少年們不僅獲得信仰上的涵養,也對自己的文化和部落有更多的認識。

青年返鄉之於部落永續發展
  目前霧台部落的產業主要以農業和旅遊為兩大主軸,即使伴隨著政府政策與資源的投入而逐漸擴大其規模,但仍不足以提供足夠且穩定的工作機會;加上原鄉和都會區資源差距的結構性因素依舊,即使是當年的青少年團契成員(大學畢業後晉升至青年團契),也相繼到更遠的地區求學和求職,無法像以前那樣固定每週末回到部落。這些種種因素,使得青年人口外流的情況至今未有顯著改善。然而,經過霧台基督長老教會這十年來的努力,我們在教會和部落事務的運作當中,還是可以看到一些顯著的轉變:
  首先是教會的聖誕節、感恩節、復活節、甚至教友的婚禮,旅居外地的青年們還是會利用網路社群相互聯繫並進行分工,由可以參與的青年領導青少年團契的弟弟妹妹們擔任活動工作人員及提供表演節目。
  對於部落的發展和公共事務,青年們也開始有了許多的想法,認為不能只依賴公部門的政策和資源,社區/部落會議的也一直缺乏年輕世代的參與。於是在幾位青年的奔走和串聯之下,今(2015)年年初成立了霧台部落的青年組織,除了負責部落資訊的傳遞及統籌青年人力之外,更重要的是開始實質參與部落公共事務的討論和運作,使年輕世代的聲音能夠有機會被長輩聽見,提升世代間交流及互動的機會。
  總結而言,從霧台基督長老教會帶領青少年返鄉的過程當中可以看到,當面臨人口外流如此劇烈的時代洪流,一個教會乃至於一個部落的永續發展,最重要的課題就在於「年輕世代」的經營:透過信仰的力量以及樂器的學習,教會給予青少年返鄉的動機,並在一次次回到部落情境的經驗當中,創造青少年與部落環境和人事物的互動、重新維繫起彼此之間的關係,進而加深了青少年對於部落/文化的情感與認同。當「年輕世代」被找回來之後,教會和部落的社會結構才算完整,不僅使長輩的傳統知識、技能與經驗有了傳承的對象,年輕世代所特有的活力和創造力也能夠為教會和部落帶來許多正向的影響。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