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社群有機食農教育推廣策略

瀏覽數:5947


前言

  台灣因歷史發展和特殊的地理位置,擁有豐富多元的農業生產模式與世界頂級的生態資源。但隨著現代分工精細化,人們與自然環境的關係逐漸脫離、顯得陌生,造成近年來農業與食品安全議題風波不斷。各地方政府開始結合在地的校園及農業資源辦理食農教育,鼓勵學子思考產地與環境的議題。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從2012年起即結合臺北市有機小農與學校推動校園食農教育。今年度嘗試以具備消費能力的成人為推廣對象,社區社群營造模式進行推廣。

何謂食農教育?為何選擇有機農業作為食農教育的推廣內涵?

  食農教育是農事和飲食公民教育的結合。本次課程內涵依照董時叡及蔡嫦娟兩位學者進行推廣設計:

  食農教育是一種體驗教育的過程,學習者經由與食物、農民、農村和相關行動者互動之體驗過程,認識在地的農業、正確的飲食生活方式和其所形成的文化,以及農業和飲食方式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期望建立其具有建全的知識、技能和態度,有助於個人的健康促進和生活品質提高,並對社會永續發展具有使命感(董時叡、蔡嫦娟,2012)。

  有機農業是採用對土地與環境友善的「有機栽培」方式進行耕作,遵守自然資源循環與永續利用,秉持健康、生態、公平、謹慎四大原則來生產,不允許使用合成化學物質的農藥、肥料,同時為水土資源保育與生態平衡之生產管理系統。農場同時具有生產功能和具備豐富的生態,適合作為農業生產、環境以及生命教育的推廣教學場域。

  另一方面,相較於以大量生產單一化作物為目的的慣行農業,有機農業的生產成本涵蓋注重生態的環境成本,不施用化學肥料、化學農藥,作物生產期程長、產量少、供貨量容易受病蟲害和氣候影響,作物販售價格相對較高,無法彰顯注重環境的生態價值給消費者,降低以價格為主要考量因素消費者的購買意願。透過食農教育,消費者有機會直接與生產者對話,搭起信任的橋樑,呈現生產有機農產品背後注重環境的生態價值。

  此外,消費者透過體驗式的學習模式,能夠深刻認識食物的生產過程、食物營養、烹飪等加工技巧培養正確的飲食素養,加深產地與都市的連結,進行食物安全與農地都市化等更多議題的反思,建立選擇友善環境的「有機」生活態度的思維,以創造未來能實際購買支持在地有機農產品的消費習慣,在每餐為自己與環境投下健康的一票,讓有機農業與食農教育達到相輔相成的推廣成效。

  執行方式推動策略:

  1.適地適性,發展多元特色

  臺北市山川地貌與住民文化多元,社區營造工作在首都推展也有二十餘年時間,各社群、社區應發展適地適性,兼具不同需求與社區文化的食農教育。本年度社區食農教育的推動,除了以三強化為基本目標:「強化生產者與消費者交流」、「強化飲食文化的傳承」、「強化民眾選擇食材與烹煮的能力」之外,並視每個社區的食農教育模式為特色亮點。這同時也譜出臺北市城市與產業發展的有機友善飲食星盤圖。

  此次參與食農教育的多元社區社群組合,包括推動環保的女性非營利組織、社區學習型大學、致力倡導共同購買2.0的社會企業、新興團隊、鄰近郊山的生態社區社造組織、有機小農與文創市集、隱身於市中心高樓群中的老社區、發展友善環境料理教育的餐飲學校、傳統社區中的餐飲店家,以及郊山裡的食農教育農場,其各自以不同小策略,在地推動實踐。

  2.以社區營造工作模式,因應學員特質規劃持續性的學習課程,深化、發展食育豐富內涵

  本次課程以社區社群營造模式推動食農教育,由該社區民眾主動提案,與顧問根據不同市民群體的生命歷程與經驗所需,討論與協助整合出適當的教育活動組合。推廣的目標對象涵蓋親子、青年上班族、餐飲科學生、樂齡等不同類型民眾。學員從原先只是消費者的身分,透過參與自己社區裡的食農教育,逐步在居家進行簡易的農事體驗與友善飲食,或是成為志工,陪伴社區經營社區菜圃,以此拉進都市人民與自然、土地的距離。

  透過持續性的課程學習行動與轉化,學員能逐漸更支持在地有機與友善的農作,無論是共同購買,市集採買,或是在社區廚房共煮共食,享受乾淨安全又兼顧環境倫理的好食,連結為食物社群,彼此依賴與共生。概念如下圖所示:

  3.連結探討議題與體驗式學習的教學模式

  當食農教育對象由學童改變為成人時,須將課程內容調整成能夠引起興趣、使學員有改變既有生活模式的教學課程的學習動機,課程要有相當的深度及內涵,才能於課程結束後有效延續教學效果。

  以豆腐為例,豆腐是具有中華飲食文化特色的代表食材,其可探討的相關議題涵蓋豆的種類、豆腐文化與加工製品、基因改造作物、進口與本土雜糧之間的競爭關係、台灣本土雜糧復耕等等。親手製作豆腐則是一個能夠創造學員的學習動機,是常見的食農體驗教材。藉由結合農業、環境議題引導的趣味手作課程,能更深化學習效果。

  4.跨界連結,擴大網絡,促使人人都是食育尖兵

  食農教育的核心是在學習如何生活,議題涵蓋生活的綜合面向,強調生命與環境教育,尤其是對飲食、土地與自己的關聯性有感,進而尊重自然、對農民大地持感恩之心。此年度社區食農教育推動,為吸引更多民眾參與,在師資串聯、特色課程組合上,採取不同領域的專才互相支援協力,網羅活躍於民間社會的年輕食育團隊與積極農友,捲動更多新世代參與飲食教育。

  講師涵蓋學者、農友、營養師等專業講師以及能分享生活經驗的社區達人搭配授課。每一個食育講師與推動者透過互相支援,自身亦為最直接的學習者。換句話說,講師群彼此協力也培力,學員與講師間,亦可成為食農教育的夥伴團隊,形成講師或志工講員學習群組,彼此受惠。

  舉例來說,社區親子廚房或綠色餐廳為食農教育最佳上課基地,社群團體與食育講師在其中互動分享,該餐廳廚藝講師便能同時與學員共同上課,學習富涵飲食文化、食品安全或環境永續的課程內容。又例如,親子家庭多次在社區據點參與課程,藉此認識更多農友、講師,家長學員可以進一步將這類食育師資網絡推薦到孩子的學校內,影響學校教師與家長團體社群,更可能成為學校食農教育志工與講師的一份子。

  這些層層的網絡,不僅充實城市推動食農教育的人力資源庫,同時由於講師來自民間不同領域,也能符合社會要求更多元的教育需求,符合教學精神與綱要的多元內容,能夠不斷延伸及延續教學成效。

  5.將有機農友與食材帶到城市中,讓達人老師的食農故事更立體

  過去,食農教育的實施強調農友的陪伴,像是到學校裡教小朋友種菜、簡易的田間管理,或是讓師長與家長帶著孩子到農場接受一次性的自然與大地的洗禮。但農友往往只成為支援者,或是被認為是默默照顧作物生產、擁有技術的人,而非能完整呈現農友老師在農村或農場生活更多深刻面向。推動城市都會區裡的食農教育,也因為無法實際於田間種植,或是常受限於許多現實條件,農友的重要性與立體性需要被凸顯。

  尤其在食農教育中,如何帶到生命教育內涵時,這部份往往是最難傳遞的。城市的居民無法透過真實的種植體驗感受風土文化,但來到城市的農夫在課程中透過自己演繹與詮釋農場的產品,不再只是解說產品本身的營養健康或無毒,而是直接分享對食材種植的思索、摸索與博學,面對不同季節不同成果或格外品的智慧處理方式,以及傳達敬天地、感恩大地餵養人類的能量,並帶入珍惜食物的整體價值,他們全面性的勞動與生活故事,即是為大家示範一種新的生活模式,以及社會常強調「在地脈絡、在地知識」的重要典範。

  同時,有機農友有機會與食品、學者專家搭配擔任共同授課講師,具有專業學術背景的講師可在課堂上與實務經驗的農友交流,有機農友則向學者學習生產相關的理論知識,同時雙方能接觸更多消費者、NGO與社區組織,理解社會對食農教育的多元需求,激發其學術領域及經營農場為食育教育場所的各種想像力。同時消費者則能學習兼具理論與實務的課程,深化教學品質。

  例如結合蜂蜜生態學與蜂蜜評鑑,或由食品專家講授食品添加物融合農友的野菜醃漬與烹煮教學,傳遞屬於他們的生活智慧與價值,以及像是果皮清潔劑與酵素的製作,帶入農場裡食物全利用、沒有廢棄物的現代性概念。寸土寸金的是市中心要開闢為城市園圃,如何保留原有植被與生物,讓城市人原有「一塊地空著可惜,要來種菜」的開發思維,轉換成社區菜圃要用自然或有機農法,讓小田園更具生態性,這也是農友老師帶來的進步食農教育。

  6.提供全勤學員等值消費卷方式,鼓勵養成持續學習的意願,並實踐選擇好蔬果的課程目標

  本次食農課程目標為提升民眾對食材的認知以及理解食材與環境相關議題,需串聯多位講師共同規劃且須包含體驗式教學內容,使用的教材與規劃的成本均需投入較高的成本,並且學員需要具有主動的學習動機才能使課程達到最佳的推廣成效。

  臺北市的資源豐富,坊間常有多項免費的推廣課程活動,品質參差不齊,長期下來減少學員持續參與課程的學習動機並且缺乏付費上課的意願。因此本次課程結合有機蔬果店家,設計提供全勤學員與報名費等值有機蔬果兌換卷的招生模式。透過一個低於市價同類型食農推廣課程的收費門檻,除了達到推廣的目的,同時能有效篩選出有學習意願的學員、掌握出席率以及維持上課品質,有效運用課程的資源與價值。學員於課程結束後換得的兌換卷可到有機蔬果的實體通路消費,達成鼓勵購買有機蔬果的推廣目的。學員經由此次經驗,未來可選擇坊間更多優質的食農課程,達到終生學習的效果。

結論

  食農教育於近年來在臺灣各地方政府的推動下遍地開花。臺北市推動的策略是結合在地的有機小農以及長期耕耘於社區的社區營造團體,規劃一系列結合探討議題的理論與體驗式教學的實作課程,藉由飲食和農事體驗,瞭解農業、飲食及環境生態間的關聯性,並推廣臺北有機友善環境的理念,提供消費者具有深度且完整的食農教育課程,再結合有機蔬果的消費體驗,鼓勵民眾未來能持續選擇友善環境生產模式的有機蔬果。期許透過本次多元協力參與的推動經驗,形成一個更幸福的在地經濟,共創注重環境生態與民眾健康的田園城市。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