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的知識發展、創意經濟

瀏覽數:5625


壹、 前言

  談到原住民族,一般民眾的印象大都聯想到九族文化村,然而再進一步詢問是否知道原住民族總共有幾族,通常聽到的答案大部份都會答九族,其實也是對的,只是隨著時間的流轉,依據原住民族委員會的官方資料顯示,目前原住民族約有53萬人,佔總人口數的2﹪,經政府認定的原住民族包括阿美族、泰雅族、排灣族、布農族、卑南族、魯凱族、鄒族、賽夏族、雅美族、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等16族。

  九族文化村乃位於南投縣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的東側,1979年九族文化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986年正式啟用,當時建造目的為考量保存臺灣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特色,傳承九大原住民族的文化,避免因時代的演進,造成文化的流失,而這個文化村像是一個博物館,隱含教育、觀光休閒及研究的功能,提升原住民族文化的能見度,讓更多民眾從入園開始,就能馬上感受到置身在原住民族文化氛圍中,透過實體的建物或展品、歌舞劇場的表演了解原住民族各族的文化底蘊及差異。

  原住民族大部份從事於工藝、農業及部落觀光產業,每個原住民族各自都有祖先傳承下來的智慧知識及生活方式,因此,其文化相較其他族群具備與眾不同的價值,日漸受到市場消費者的關注及喜愛,隨著科技的進步、網路的發達,在知識發展的基礎架構之下,運用體驗型的消費模式,融入創意,協助傳統產業轉型,為部落帶來新的契機。

貳、 推動策略

  推動「原住民族知識發展創意經濟-產業示範區計畫」為原住民族委員會目前最重要且積極推動的產業發展政策,過去一直以來扶植部落的方式都是以單一工坊、單一部落或單一目的,然而,惟有扶植在地產業鏈的建構,才能真正達到政策工具預期的綜效,故本計畫實施方式將以原民產業示範區的概念推動,推動策略之一「找特色」,發展適地適性的產業,由各原鄉地區依據在地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及特色產業,評估最具發展潛力;推動策略之二「補不足」,跨域整合縫補產業發展缺口,透過先期規劃的階段,進行在地資源盤點調查,找出目前產業的缺口,進而從整體產業規劃未來擬發展目標、願景及構想,從環境面、資源面、人才面等著手具體規劃產業示範區推動策略及行動方案;推動策略之三「種希望」,透過本計畫的推動,致力創造商品及服務的附加價值,在追求經濟成長的情況同時,也能同步擴散原住民族各族獨特文化,讓部落文化得以傳承且突破現有經濟發展的困窘。

參、 產業示範區政策推動階段性成效

  原住民族委員會自102年度致力推動原住民族知識發展創意經濟-產業示範區計畫,透過遴選機制選定16處原住民族產業示範區作為重點推動區域,分別分佈在新竹尖石及五峰鄉、苗栗泰安鄉、嘉義、高雄、屏東、台東、花蓮及宜蘭等原鄉,各示範區將以生態旅遊、特色農業、文化創意三大產業作為發展主軸,以原住民傳統生態知識、文化、技術及社會價值等在地知識為基礎,強調原鄉土地及在地文化的價值信念,而CPC團隊也透過這個計畫,了解部落族人的文化,用最適切、最能融入原民文化的方式,導入經營管理手法,加上專家顧問團實際豐富的產業輔導經驗,協助引導各示範區推動團隊在共識凝聚的基礎下,找出一套最適地的創新商業營運模式,組成聯盟建立合作機制,由各聯盟的領頭羊業者以大帶小的策略打造共同品牌、行銷共同品牌,為整體部落族人共創雙贏的局面。期待藉由這些努力在原鄉地區建立產業示範區,透過部落互助與企業管理的精神,為原鄉人口創造多元就業機會,讓產業帶動部落發展與生存,成為吸引青壯人力返鄉就業的解決方案,也讓地方更有邁向永續發展的可能。

肆、 產業示範區的個案觀察

  目前原住民族委員會正積極推動並扶植16處原民產業示範區,分別有文化創意產業示範區、特色農業產業示範區、生態旅遊產業示範區,以文化創意產業而言,主要運用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注入創新元素,開發具設計美感商品及體驗,打造文化創意產業品牌及美感生活空間,如工藝美學聚落群、傳統紋飾應用與創新生活織品、樂舞文化產業聚落等,以特色農業產業而言,以原住民族傳統主食作物、野菜及具在地特色之高經濟作物為發展主軸,並以飲食文化貫穿部落農業生產端及行銷端。以生態旅遊產業(部落旅遊)而言,強調自然與人文資源之保育與永續利用,以小眾與深度,透過部落共同參與經營,提供消費者體驗傳統部落生活及生態知識學習等。

  每一處的產業示範區未來願景藍圖的建構,其內涵包括文化面及經濟面,以屏東縣牡丹鄉公所的「【Mudan心旅遊】牡丹人文生態旅遊產業開發計畫」為例,在地的原住民族是以排灣族為主,屏東縣牡丹鄉的地理位置可謂是幾近南端,素有「恆春半島後花園」之美稱,即便交通相當不便,但每年的遊客乃是絡驛不絶,而吸引遊客條件,除了在地有著名的石門古戰場、牡丹社事件紀念公園、阿朗壹古道、東源森林遊樂區及旭海溫泉…等,最重要的是幕後推手-屏東縣牡丹鄉公所的努力,持續積極爭取更多的資源,與各村族人共同攜手合作,以【旅行牡丹 悠遊台灣】打造牡丹部落生態旅遊品牌的願景目標,以「部落生態旅遊」做為鄉內永續發展的產業政策,讓到訪的遊客能體認傳統人文歷史與豐富自然生態,冀望成為臺灣原住民地區最具發展性的部落生態旅遊示範區域,強化旅遊產業鏈結度,讓文化滋養產業.產業訴說文化。

伍、 心得分享

  隨著體驗型消費的模式日漸盛行,在認識了解不同族群文化的方式,也完全採用體驗行銷的手法,讓遊客可以親臨現場體驗感受,如同九族文化村一樣,硬體方面,如在環境氛圍的塑造,將原住民族的文化透過實體物品呈現,在軟體方面,含括教育文化的功能,讓遊客透過不同的路徑方式,完全體認異族文化的生活方式,也是原民產業示範區重要的策略之一。部落是族人生活的環境是不容被破壞的,是必須受到尊重的,所以,在追求經濟成長的當下,更為重要的條件也是必須被考量的環境限制條件-承載量的問題,如此,產業發展才能得以永續經營。

資料參考來源:
1. 原住民族委員會
2. 一個舞台,十四個族群:九族文化村與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之模型文化比較研究(104年1月/范師齊)
3. 【Mudan心旅遊】牡丹人文生態旅遊產業開發計畫(屏東縣牡丹鄉公所)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