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部落教我的事-從部落經驗談部落產業輔導應有之態度

瀏覽數:4179


  由於課業需求和本身興趣的關係,我曾在屏東某個部落前前後後待了大約三年多,也到過其他幾個部落短暫待過一些日子,因此結交不少原住民朋友,也對於原住民族文化和部落社會有更多的認識。而這些部落經驗更讓我在從事部落產業發展計畫專案管理和輔導工作時,能夠有較高的判斷和適應能力──感謝我待過的部落及我的原住民朋友們。

  相對之下,大部分漢人的成長過程中缺乏跟原住民族或部落接觸的機會,加上長期以來原住民族在國家教育體制的邊緣化,以及被主流媒體塑造的刻板印象,導致對於原住民族和部落存在不同程度的想像與誤解;另一方面,顧問業中有關經營管理或產業發展的理論及案例多半來自於主流社會,但同樣的理論或案例卻不見得適用於部落社會,以致於我雖然才入行不到2年,就已多次耳聞專管人員或顧問覺得在執行原住民相關計畫或部落產業輔導時格外受挫,或是部落族人抱怨某某輔導廠商或顧問完全不懂部落的聲音。

  如何避免對於原住民族和部落的想像與誤解、拉近與輔導對象之間的距離、理解其面臨的困境並提出適切建議、進而提升專案執行效率和成果?除了提升專業知能和輔導經驗之外,我認為態度的調整有其必要性。接下來,我想就自身部落經驗提供一些建議給各位讀者參考:

一、我要去哪裡?
  在敲定一個輔導行程之後,請花一些時間對你/妳要去的地方做功課:除了針對輔導對象產業經營管理面向的專業知識作準備之外,也應該對其所在部落的地理環境、歷史、社會文化有些基本的認識。

  目前台灣原住民族的分類和族名,主要是沿用日據時代日本學者依據台灣原住民族的語言、社會制度、服飾等面向所制定的分類系統,加上近年一些原住民族正名運動所演變而來的。然而對於原住民而言,在接觸到外來政權以前其實是沒有所謂「族群」概念的,反之,「部落」或「氏族」即為其生產、政治、軍事、信仰的最大社會單位,在經過千百年演進及與周遭環境互動中孕育其獨特的社會制度、風俗習慣、倫理信仰、語言、藝術……等等,因此可以說每個部落就像一個國家,即使在面對當代國家政治和市場經濟的衝擊之下;而被劃分為同一族群的不同部落之間,其差異性仍存在而且不應被忽視。

  一個部落的環境、社會和文化會影響個人,也會影響產業的發展(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常常要做SWOT分析)。雖然部落的差異性和特殊性不易發覺(或是要投入非常多的時間),也可能非常深層且微小,但如果我們在出發前可以試著去做一些功課,提升對當地環境、社會和文化的背景及產業發展脈絡的認識,將對於輔導時的現況理解和問題分析有非常大的幫助。

二、服裝決定的距離
  到了約定日期當天,穿上整齊的西裝/套裝和皮鞋,準備出發吧!

  但,等等。我們都知道,在顧問業這行,「服裝」是建立專業形象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然而,如果各位把政商重要場合的穿著帶到部落裡,這樣的「專業形象」反而很可能讓你/妳跟部落氛圍顯得格格不入,也更凸顯你/妳跟輔導對象之間的位階關係,還沒進入正題就已經把雙方間的距離拉遠了。不過也不要因此而覺得,在衣服外面套一件繡有原住民族圖紋的背心或是乾脆穿一整套傳統服裝,就能拉近跟輔導對象之間的距離。反之,這麼做不但會讓對方覺得太過刻意,不同族群和部落都有各自的衣飾、圖紋和嚴謹的穿配規範及方法,如果穿錯服裝或違反規範,反倒會造成更嚴重的反效果。

  那麼到底應該怎麼穿呢?其實穿著休閒襯衫、polo衫、素色牛仔褲/卡其褲、搭配休閒鞋就可以了;甚至如果要上山或下田,雨鞋可能會是更好的選擇!

三、其實不難了解的明白
  通常我們在安排一個出差行程時,都會擬定一個行程表,或至少在腦海中有個規劃,內容不外乎「人、事、時、地、物」,也就是要「見什麼人」、「做什麼事」、「什麼時間碰面/進行多久」、「在什麼地方」和「討論/看什麼東西」。然而當我們到達部落之後,往往會發現實際情況跟我們的設定不一樣,或是遇到一些突發狀況,這時候我們是否能有足夠的敏銳度和同理心去觀察、理解這些現象和狀況背後的因素,進而調整我們的心態與採取應變措施,將決定這趟行程能否繼續進行。

  例如說,當我們跟輔導對象約定診斷民宿的環境和設備,希望提供改善建議時,對方遲到一兩個小時才出現,見面又以「到部落來就是要讓遊客親近自然、體驗傳統生活啊!」等話語推託或不願採納意見,我們是會認為對方時間觀念不好又難溝通,不用繼續浪費時間,還是能察覺這是因為當時正值農忙時期,雖然改善民宿環境和設備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可能比較高,但對輔導對象而言,照顧好祖先傳下來的田地並讓今年有好收成反而是更重要的事?

  當然,要對部落生活、文化、甚至是原住民朋友的表達方式有高度的敏銳度和理解能力,的確是需要長時間的經驗和知識的累積。但其實只要能夠先調整好自己的態度和觀念,秉持著陪伴和相互學習的角度進行輔導,接著盡可能融入部落的生活,有空檔的話可以跟著做農的輔導對象下田幫忙、觀察經營雜貨店的輔導對象如何跟族人互動、甚至安排(非干預式地)參與部落節慶和祭儀的行程……,同時在過程中運用同理心,試著從對方的角度去看事情,自然而然就可以提升自己的敏銳度和理解能力。

四、先別急著走
  結束了原定的輔導行程,先別急著走。如果輔導對象的時間許可,不妨主動開啟一些較為輕鬆的話題,聊聊對方的部落、文化或家庭;有的時候對方也可能會提議帶你/妳到附近走走看看,這樣將有助於了解輔導對象和其投入產業的背景,也有機會認識部落裡面其他的人、掌握部落人際網絡。如果對方邀請你/妳留下來吃飯、甚至喝點酒,也別急著婉拒。這裡並非鼓勵喝酒,更不要陷入刻板印象的泥淖,只是在飯桌上如果搭配適量的酒精飲料,氣氛會跟正式輔導場合完全不同,往往就只有在這種場合才能夠聽到對方比較真實的想法;有時候在正式輔導過程中覺得不順利的地方(可能覺得輔導對象無法理解我們的建議,或是未能確實執行等等),或是雙方有些話難以啟齒,在飯桌上的對話中反而能夠侃侃而談,進而發現問題的癥結。

  所以,到部落盡可能不要把行程排得太過緊湊,留點彈性時間,一方面可以享受部落清新的空氣和悠閒的步調,另一方面也給自己一些機會從不同面向好好認識輔導對象和這個部落。

  總結來說,原住民族產業輔導和專案管理是個很特殊的領域,需要相當豐富的文化底蘊和部落經驗,雖然對於大多數顧問業的夥伴而言仍屬陌生,但我相信只要抱持適當的態度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從理解和融入部落開始,成為優秀的部落產業顧問並不困難。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