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創競技場(TSS) 推升新創團隊接軌國際

瀏覽數:3622
關鍵字:


【採訪整理/郭茵娜】

  相對國際市場,台灣市場屬於淺碟型規模,企業邁向國際化成為新創團隊必須面對的挑戰與機會。然而,新創企業在國際化的過程中,該如何練兵才能加速成長呢?

  輔導台灣新創團隊進軍國際市場的台灣新創競技場總經理韓荷麗(Holly Harrington),就以自身經驗提到:「先決條件就是溝通,讓團隊調整到共同頻率,當理念一致,步伐也才能一致。」創業有太多事情要煩惱,如果要做國際化,絕對不能自亂陣腳,因此有共同的想法是很重要的。

  在競爭激烈的創業加速器中,以「在台創業家準備往海外擴張的重點前哨站」為定位,吸引不少有積極企圖心的團隊進駐,而我們在TSS也為新創企業常遇到的問題,找到一些解答。

由走到飛:善用人脈 剖析失敗原因

  「台灣新創找不到國際資金?」、「國際創投為何總是跳過台灣?」、「台灣團隊缺乏國際視野?」

  韓荷麗面對這些常見的問題,明白指出:「台灣的新創團隊比較常有的問題是缺乏讓國際投資者看見的管道,只要能夠走出去,並且具備展示計畫的能力,通常都會有很好的成果。」

  TSS為了幫助台灣的新創團隊走向國際、獲得資金奧援,因此只要是與台灣相關的,無論是本地人的創業、外國人來台創業,或是國際團隊中有台灣的合夥人,都可以申請成為TSS新創選手村的成員。而TSS除了提供投資人的資訊,為雙方搭橋進行媒合,也會帶領新創團隊到國外展示各自的商業計畫,進而獲得青睞、進入國際加速器中。

  就如今年6月傳來的好消息,TSS輔導的新創團隊「Trip Plus」從全世界3,000多個企業中,獲選成為美國加州矽谷知名加速器-500 Startups的育成團隊,他們也是31個錄取團隊中唯一一個從台灣來的團隊。

  當然,其中不乏新創團隊曾經自行申請,不過如果沒有被錄取,並不會有人告訴他們原因,因此,往往失敗了,卻不知改善。但在加入TSS之後,不僅申請國際加速器時可以獲得更多資訊,「即使申請失敗,我們也可透過關係了解團隊不足之處,只要調整腳步,他們就有機會成功。」

  TSS透過海外加速器計畫,將台灣新創團隊往外推送,進入當地市場、拿到投資,藉此加速新創企業成長,可說是讓新創團隊從會走到會飛的導師。

共同成長:變身沙盒 分享解答

  雖然TSS的成立目的是為了幫助台灣的新創團隊走出國際,但其實TSS本身也是一個新創團隊,當然也面臨許多的挑戰。

  「我們團隊從原本的5個人,到現在已經成長到10多個人,另外還有5個實習生,每個人都可以獨當一面,當然也都合作無間。」

  韓荷麗指出,服務100多個新創團隊,必須很快地應變,透過創新的思維結合現有資源為新創團隊解決問題。因此,在TSS沒有一個人只專做一個工作,比方說行銷經理除了社群媒體經營和活動推廣等業務外,還要同時設計產業別的新創輔導專案,例如: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和數位健康(Smart Health)、並組織座談活動等,一般企業可以專職專才,但在新創的環境裡大家必須要互相合作,要更具彈性、願意嘗試。而這裡最重要的一個要求,就是主動去問去學,因為他們所面對的問題,其實很有可能根本就不是個問題,只是還不知道該如何處理而已,所以多利用管道,多找些機會充實自己是相當重要的。

  「我們常會就各種不同的問題,去詢問新創團隊的解決方案,在得到答案之後我們就自己在內部嘗試一次,並將所得到的結果與新創團隊分享。」透過這樣的運作模式,TSS的成員進步得相當快,而且新創團隊也會在互動交流中獲得許多實質的幫助。

  而TSS的12位成員之中,有一半是台灣人,另外則是美國、馬來西亞等各國籍的夥伴,這種多元性的團隊組合,讓TSS具備更宏觀的角度帶領新創團隊與國際接軌。由於有國際人才,新創團隊中也經常會有外國人士,再加上TSS的目標本來就放在國外,所以自然而然地在TSS的園區裡頭就成了全英文的環境。

  儘管一開始大家面對全英文的環境無法馬上適應,但其實絕大部分的團隊都能夠接受,而且韓荷麗更明白指出台灣人的英文真的很好,跟東南亞各國比起來一點都不遜色,所以應該要更有自信,抬頭挺胸地走向國際。

新創化妝師:踢開阻礙 讓台灣「樹大招風」

  來自美國的韓荷麗在台灣已經10多年,除了是名藝術家,也具有歌手、詞曲創作、舞台劇演員、編劇等多重身分,熱愛台灣的她本身也曾經在台創業,對於新創團隊所遇到的問題,自然能夠感同身受。在進入TSS幫助新創團隊與各國政府或企業往來的過程中,更發現到國際友人對於台灣的人才其實有高度的興趣,對於台灣的新創團隊也是非常期待。

  她認為:「台灣在國際上具有相當強的競爭力,尤其是在人才這一塊,專業能力充足、樂於團隊合作、肯吃苦耐操勞、能彈性處理工作,而且最不容忽視的,就是台灣人才的創新能力。」

  然而,「悶著頭做」大概是台灣人的民族性格吧!新創團隊也有此特性,相信只要把產品做好了,總會一天被人看見,一般人總認為「樹大招風」,因此養成少說多做、不要出鋒頭的習慣,但是這些特質卻也成了國際化的阻礙。

  韓荷麗坦言:「我們帶領團隊出國,都要先做好行前教育,因為國際媒體不同於台灣媒體,不會因為你是『台灣新創』去特別報導,反而會尖銳地分析創新的可行性。」這對不擅長面對國際媒體,又想進軍國際市場的新創團隊來說,是相當致命的要素。

  為了解決台灣新創團隊在行銷宣傳上容易缺乏氣勢的問題,TSS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那就是形塑台灣創新創業的國際形象,也就是說要扮演新創團隊的化妝師,將一個稍具雛型的團隊,訓練成一個值得投資、具未來性的公司。

  目前,TSS主動到世界各地參加新創大會,如香港的RISE、美國的TechCrunch Disrupt NY 2017、TechCrunch Disrupt SF 2016等,積極打造台灣新創品牌。從品牌經營觀點切入台灣新創圈,將台灣團隊包裝成一個產品、品牌,有系統性的對外行銷,向世界展現出台灣蓬勃的新創動能。

打破下上關係:平行溝通最有利 建立信任感

  一個團隊一起努力打拚,一定會留下難以取代的革命感情,但是建立信任感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時間醞釀。然而台灣新創團隊除了對外太過客氣,對內溝通上也太過婉轉,這讓向來重視個人想法的韓荷麗大呼可惜。由於新創團隊需要藉由溝通激發出更多創意,但是台灣團隊容易局限在自己的職位階層或分工內容上表達建議,「尤其是一些優秀的工程師,更是怯於就事論事地表達自我意見。」

  韓荷麗以TSS內部團隊為例,「我們沒有什麼明顯的上下關係,儘管我是總經理,但在工作時我們每個人的地位都是對等的,不一定我說的就一定對,任何事情都可以透過討論來找出更好的辦法。」這樣的管理方式讓TSS更能以彈性靈活推動新創企業升級。

  沒有主從關係,就會需要更大量的溝通討論,彼此默契也一定要夠好,否則往往會因為意見相左或做法不同而造成浪費時間。因此韓荷麗非常建議新創團隊的夥伴主動說明自己的想法,只要能解釋自己的想法是對的、是更好的,領導者就該打破上下關係,採用意見。

  此外,TSS的新創會員計劃 Starting Lineup 要求每一個團隊都必須定期回報近況,包含人員的異動、產品的開發進度、資金方面的問題等等。有了這些資訊,TSS將更能掌握新創團隊的成長歷程,統整出適合成員發展的資源。不過,在TSS的新創團隊有台灣人,也有來自四面八方的外國人,他們的特質很明顯不同,做起事來也各有各的步調,所以TSS的夥伴常常積極關心一些比較被動的台灣團隊,主動去發掘問題,才能給予更準確、更適合的協助。

  目前台灣團隊雖然數量上升了,但是品質卻還不夠穩定,為此,TSS也不時舉辦各式各樣的課程,甚至是國際級的培訓課程,讓新創企業能夠快速升級。

  「國際化」絕非一個口號,在這個過程中,需要靠更多孵化器或加速器輔助新創企業成長,就像在鼓勵生育時,如果缺乏優良的幼稚園也無法創造足夠的誘因。韓荷麗堅定地表示:「我們不僅在替新創團隊尋找更寬廣的路,也希望能為所有夥伴創造無可取代的歸屬感。」

【完整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17年8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