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毅力不夠看》STER專注 才能邁向卓越績效

瀏覽數:3917
關鍵字:


  近年來,隨著資訊科技的發達和網路經濟的蓬勃,許多網路科技專家和數位經濟顧問都不斷鼓吹藉由連結網路來提昇個人或組織的競爭力,以便在21世紀的新經濟中獲取超額利潤。但另一方面,也有專家鼓勵我們適度切斷和網路工具及社群媒體的連結,以進行「深度工作」來達到巔峰績效。過去曾經聽過「深度旅遊」和「深度學習」這種說法。顧名思義,深度旅遊就是比一般跟隨旅遊團出遊更深入地旅遊;而深度學習則是比瀏覽書籍更深入地探討學問的學習。但什麼是「深度工作」呢?

深度工作正夯

  「深度工作」的說法是由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提出的。他認為在網路時代,知識工作者越來越以「淺薄工作」(Shallow Work)取代「深度工作」(Deep Work),如人類透過網路,隨時隨地發送和接收訊息,以便快速地回應,但注意力卻頻頻被打斷。比較重要的工作需要深度思考,例如:擬定新的企業策略,或是撰寫重要的經營企劃書,如果經常被雜事給打斷,分心的結果就是帶來低劣的工作品質。

  紐波特將淺薄工作定義為:「非高認知需求、偏向後勤的工作,往往是在注意力分散中執行。這類工作通常無法創造新的價值,而且很容易被模仿。」另一方面深度工作則定義為:「在免於分心的專注狀態下,進行專業活動。這種專注可以把你的認知能力推向極限,而這種努力可以創造新價值,改進你的技術,而且是他人難以模仿的。」

  他舉了2個著名的例子來說明深度工作的高度產出。第一個是20世紀著名的心理分析學家卡爾.榮格(Carl Jung) ,1922年他在瑞士蘇黎世湖畔興建一座僻靜小屋,並把它稱為「塔屋」。榮格經常在繁忙的臨床工作時間中,定期排出時間來到他的塔屋整理他的文稿,以便在職業生活中培養深度工作的能力。後來這些工作成果也造就他創立新的心理學學派─分析心理學,同時使他成為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家之一。

  另一位深度工作的愛好者是微軟的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他以1年2次的「沉思週」(Think Weeks)而聞名,在沉思週期間,他會離群索居,通常是住進一棟湖邊的木屋,什麼事也不做,只是沉思重大的事情。在1995年的沉思週,蓋茲寫下著名的備忘錄「網際網路浪潮」(Internet Tidal Wave) ,並把微軟的策略方向轉向一家叫做網景(Netscape)的新創公司,這也成為後來網路時代發展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巔峰經驗提昇心智

  事實上,紐波特並不是第一個研究深度工作和巔峰績效間關聯性的人。遠在18世紀末,哈佛學者、哲學家和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即著手研究人類在極端狀態下的特異體驗。他研究從事高風險冒險活動的人,進而發現這類活動會大幅提昇人的心智績效和體能績效,同時也讓人覺得更快樂、更具滿足感並且更有成就感。他將這種經驗稱為「神祕體驗」(Mystical Experiences)。

  近代研究巔峰績效的先驅是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馬斯洛在1940年代開始研究人類的卓越表現,他的研究對象包含愛因斯坦和羅斯福總統夫人。他發現高成就者往往是由內在動機驅動的;他們經常挑戰極限來激發潛能,並且時常從事需高度專注的活動來達到這個目標。而這些專注的活動本身會產生一種重要的報酬──就是改變人的意識。並產生一種相當類似於詹姆斯所提出的「神祕體驗」。

  馬斯洛將詹姆斯的專業術語「神祕體驗」轉化成比較通俗的說法一一「巔峰經驗」(Peak Experiences),並且指出:「在體驗巔峰經驗時,個體會體驗自我的擴大、統合感、以及生命的充滿意義感,這種經驗會停留在個人的意識中,並且讓人覺得有目標感、完整感、自我確定以及同理心。」這種狀態是所有高成就者共同體驗的一種經歷,也是內在動機的原始碼。他認為:「巔峰經驗是一種自我驗證、自我證明的時刻,人們可以感受到這種經驗的高度價值感。事實上很多人發現這個經驗是如此地崇高,它不但可以證明自身的價值,甚至可以證明生命的價值。巔峰經驗雖然只是偶爾發生,但可以讓生活更有價值、更有意義。」

心流狀態最佳作用

  芝加哥大學心理系教授米哈里.齊克森(Mihaly Csikszentmihalyi)進入到這個領域的時間比較晚,他的幸福學研究是一個比較庶民版的馬斯洛研究。齊克森不只對高成就者有興趣,讓他更感興趣的是驅動一般人的動機是什麼?哪些事讓他們感受到深度的樂趣和高度的滿意,這是他的幸福學研究的開端。

  齊克森1934年出生於義大利,他是一個匈牙利外交官的兒子,他的孩童時期歷經戰亂,在納粹和蘇聯的炮火中渡過青少年時期。他在戰俘營裡學會如何玩西洋棋,而且逐漸沉迷於這種遊戲。在對奕時,他發現沒有任何事物可以進入他的意識,沒有流離失所的親人,武裝的守衛也消失了,他甚至覺得脫離了監牢的枷鎖。

  在一場著名的演講中,齊克森告訴TED的聽眾:「在監獄中我了解到,在我週遭的大人中,沒有幾個人能夠忍受戰亂加諸於他們身上的悲劇,一旦他們的工作、他們的家庭、還有他們的安全感被剝奪之後,他們當中很少有人能再過正常的生活。因此,我對於究竟是哪些因素會讓人產生生命的價值感,變得非常有興趣。」在戰後,齊克森開始研讀哲學和宗教,甚至涉獵藝術等可以賦予生命意義的學科,但這些事情卻沒有讓他覺得滿意。有一個禮拜天的下午,他在蘇黎世聽了一場免費的演講。這場演講是由分析心理學的創始者卡爾.榮格所講授。齊克森非常享受這次的聽講,隨即開始研讀榮格的書,並且很快的決定心理學才是最能解答他的問題的途徑。

  他開始找一些攀岩者、舞者、藝術家、外科醫師、西洋棋手等各行各業的專家面談;後來甚至將他的研究樣本擴大到包含義大利的農夫、印第安牧羊人、芝加哥生產線的工人、叛逆的日本青少年以及年長的韓國婦女。出乎意料地,他發現無論是任何年齡、性別、社會階層、宗教或現代化的程度,所有的樣本都告訴他同一件事:當他們感覺處於到最佳狀態時,正是他們體驗到和馬斯洛的巔峰經驗類似的感受。

  在面談當中,他發現受訪者最常用來形容最佳表現狀態的一個詞是「流動(Flow)」。什麼是流動?當任何事情都是朝對的方向走、工作起來不費任何力氣、事物感覺起來像是液態的、處於自動運轉的狀態。齊克森將「巔峰經驗」改名為「心流狀態(Flow State)」。他將這種狀態定義為:「當我們投入一種活動,而覺得其他任何事物都不再重要,我們脫離了自我意識,時光飛速地消逝,任何動作、行動和思緒都自然而然地從前一個狀態流入下一個狀態,像是在表演爵士樂一樣。我們整個的存在投入其中,而且是純熟地運用我們所有的技巧來達到至高的境界。這些技巧,包含技能的技巧、心智的技巧、心理的技巧、社交的技巧、創意的技巧以及決策的技巧,都被大幅提昇。」

  齊克森蒐集的資料非常清楚地指出,「心流」不僅僅是意識的最佳狀態,它也回答了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心流是讓生命值得生活的一個答案,它是我們日常生活的混亂中所突顯出來的關鍵時刻。齊克森寫道:「人類在數以千年的歷史中,其實都一直在追尋這種充滿成就感的時刻,讓他們的日常生活更有意義。」

 STER創造巔峰績效

  繼齊克森之後,史蒂芬.科特勒(Steven Kotler)分別在2014年和2017年發表了他的新發現。科特勒的研究對象包含極限運動者、矽谷的高階主管、海豹部隊成員和新銳科學家等高成就者。他認為這些高成就者之所以能突破人類的極限,進而創造巔峰績效,所仰賴的並不是近年來眾所倡議的恆毅力(Grit)、良好的工作習慣或1萬小時的鍛鍊,而是運用如馬斯洛倡議的巔峰經驗或齊克森的心流等特異的意識狀態,戰勝極端嚴厲的挑戰,達到超越尋常的績效表現。科特勒和他的研究夥伴進而應用心理學、神經生物學、藥理學和工程科技等4個學門的知識來解構巔峰績效的心智狀態,並規劃出4個步驟(STER)以迅速導入這種狀態:去除自我意識(Selflessness)、消除時間感(Timelessness)、巧妙去除拙力(Effortlessness)和豐富滿足感(Richness)。

  綜合上述的研究,不論是紐波特的「深度工作」、馬斯洛的「巔峰經驗」或是齊克森的「心流」,甚至是科特勒最近提出的「STER」,都是在發掘人類的潛能以達到極致表現。早期的研究比較偏重在了解這種巔峰經驗的現象,而晚近的研究則逐步進展到可以有意識的應用科學方法,讓人類迅速導入無我狀態,達成巔峰績效。而且此種狀態無關天賦,只要用心實踐,人人都可以達到巔峰狀態。這一波的研究結果發展勢必掀起領導與激勵理論的新風潮,我們暫且拭目以待,期盼在個人和組織的績效上能有登峰造極的表現。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