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破壞性創新科技共處:破壞性創新科技的反思與學習

瀏覽數:1337


破壞性創新一詞源自於克雷頓。克里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1997年的暢銷書─創新的兩難,賦予其定義為:當成功的公司因為無法繼續做出促使他們成功的選擇而失敗時,就代表發生了破壞的現象。

  換言之,有別於一般持續性的創新,當產品或服務透過科技性的創新,以低價、好用、便利等方式,來突破現有的市場消費行為或是預期的消費改變,達到擴大及開發新市場的目的時,就發生了破壞性的創新。同時,亦有可能破壞與現有市場之間的聯繫。

  以此延伸,這樣應用於商業管理模式的破壞性創新理論,受惠於科技性的創新,那麼,當科技本身遇到破壞性創新,又能擦出什麼巨大的火花呢?

  2019年3月,亞洲生產力組織(Asia Productivity Organization, APO)於印尼雅加達舉辦為期三天的「破壞性創新科技論壇」,來自13個會員國的26位專家齊聚一堂,透過專家講座、分組議題探討及小組討論等方式,思考現今發展之新科技如何影響工業、農業及其他產業之生產力;同時促使與會者(亞太地區政府與公司)腦力激盪,討論如何利用這些破壞性科技所帶來的影響及機會。

  資料/大數據,在破壞性創新科技裡扮演著重要角色,被稱為是「新時代的黑金」(Clive Humby),任何的科技都和資料脫離不了關係。本次破壞性創新論壇,主要從商業、就業及經濟等面向,聚焦8個主題:破壞性創新科技概論、人工智慧及資料的未來、工業4.0之後:物聯網、大數據分析及智慧工廠、交通運輸的破壞性創新:自動駕駛及其他創新、量子計算的應用及議題、食物和農業的未來、採取行動─無條件基本收入實驗及突破性的科技─區塊鏈。

  在過去,有幾次突破性的科技創新,如蒸汽機的出現、哈伯法的發明及電話的誕生等。而在本次的破壞性創新科技概論裡,提出了5個破壞性創新科技應用概念:連通性(connectivity)、自動化(automation);流動性、致動器及感測器(mobility, actuator, sensor)、生命科學;能量及清潔技術。

  而破壞性創新科技的發展,延伸出許多新的可能及應用,帶來許多的創業投資,並創造可觀的產值。例如,2016年AI事業投資從260億上升至390億、自動駕駛市場將從2019年的542億上升至5560億。更多的是,能夠看見並有效地解決社會問題。以下舉例兩個論壇中提及的破壞性創新科技應用,給予大家更多的想像及可能性。

自動駕駛(Autonomous vehicles)

  一般人對於自動駕駛,近期可能來自於特斯拉電動汽車。根據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的定義,將自動駕駛分為以下幾個層級,一般市面上車款多屬於等級1,特斯拉屬於等級3,至等級5才是完全自動駕駛的層級。

  輿論對於自動駕駛存在許多質疑,包含其危險性及造成失控的案例。然而,自動駕駛在危險及人員無法進入的環境中,可以發揮極大的效能。包含機場救災、夜間清潔車輛,及天然災害等危險場域(火山爆發、核災等)的危險挺進等。自動駕駛以類似機器人的形式,透過程式設定或是遙控,進入到各種場域,執行人類可能無法執行的任務。筆者認為,如此的破壞性創新科技模式,打破了對於「駕駛」的既定印象(環太平洋就是一種創新想像),更有可能解決目前頻繁發生消防救災的憾事。

  自動駕駛的商機及創新,不僅是應用於執行任務;日前,Uber更嘗試與Nuro自動駕駛合作,發展定點送餐計畫:由 Nuro 所生產的全自動低速車完成將餐點運送到集貨處 (central hub) 的前端作業,再由真人司機接手,將餐點送至顧客手中,完成最後一哩路。目前台灣現有的是Uber eat及Food Panda的服務,筆者認為,此自動駕駛定點送餐計畫,若能應用於偏鄉地區老人送餐服務,或許能夠有效解決社福人力資源不足的問題。只是,仍然有關於送餐的品質維護等問題待解決。

水養殖產業-機器學習之應用(Aquaculture/Machine Learning)

  上述分享了破壞性創新應用於交通運輸上的革新,接下來則是要分享破壞性創新科技於農業(水養殖產業)之應用。截至2017年,養殖蝦的產業在全球占有240億的市場。然而,在養殖的過程中,90%以上的養殖蝦多感染1種以上的休眠疾病。此外,不穩定的氣候也會造成產量的銳減。既然氣候不是人為可控制的,那就從疾病的及早發現及投藥開始吧!

  以往,要找出病灶,必須要做精密的檢測。然而,精密的檢測費時又費力,對從事一級生產的漁民來說,遠水救不了近火。等待結果的過程中,災害的範圍早已蔓延擴大。透過AI機器學習,在設置水中感測器隨時監控水質,並從雲端控制投飼時機,確保每一隻蝦子的成長狀況。而這些基本資訊,漁民只要透過手機便能得知相關報告及建議,一機在手,掌握無窮。

  在臺灣,中山大學也應用了AI系統,利用水下攝影機紀錄蝦子活動力及自動噴餌設施,較傳統蝦塭養殖方法增肥3成,有效提升養殖蝦場的生產力。

破壞性創新科技的反思-無條件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

  這些新創企業成功地利用破壞性創新科技的優勢,發展自己的事業。但是,破壞性創新科技的出現,本質上來說,也破壞了些什麼。為了回應本次破壞性創新科技所帶來的影響,本次論壇提出了無條件基本收入的概念,從社會科學的角度進行反思。

  倡議者認為,無條件基本收入的出現,是可以解決因AI人工智慧及機器人興起,大量的技術性勞工失業的問題。透過定期的金錢發放,能夠真正幫助到窮人,有著最低的基本保障,最終達到財務自由的目的。實際可能帶來的影響包含:降低貧富差距及去標籤化等。

  在臺灣,2017年臺中市也曾評估試辦的可能性,預計在和平區某個約3000人的社區試行,最後因評估實際執行面後,目前暫停中。筆者認為,無條件基本收入帶有一點點社會主義的色彩;然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則是反對者提出的論點,也容易淪為從政者的操作。不論正反兩面的意見,最根本必須被解決的,仍然會是財政的來源。

小結

  本次論壇分享許多破壞性創新科技之應用,這些應用,加速製造業、服務業及農業的發展;在臺灣,產官學界也有相關應用發展的實績。然而,在破壞性創新科技蓬勃發展的同時,仍須時而回顧,在科技快速發展的脈絡下,可能產生的問題:相關科技新資如何傳播、眾多的(微)中小企業如何跟上腳步、如何解決結構性失業的問題、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如何達成平衡…等,這些,將永遠會是「如何與破壞性創新科技共處」的學習及挑戰。

 

資料來源: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