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復」性旅遊 報「腹」性玩樂來囉》地方創生很有感

瀏覽數:475
關鍵字:


  2020年即將邁入尾聲,以往,地球是平的,國際間的交流可說是零隔閡、零時差。但在疫情衝擊下,全球持續鎖國政策,跨國旅遊只能在夢中回味。根據交通部觀光局統計,2019年來台旅客來到1,186萬人次,創歷年新高,但是在疫情影響下,今年上半年來台旅客僅有126.2萬人,衰退程度接近8成,相關的經濟損失恐近4,000億元。即使疫苗研發如火如荼的進行中,但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 IATA)調查顯示,即使新冠肺炎受到控制,有60%的受訪者會在2個月後才訂機票;40%的受訪者甚至表示至少會等6個月,在在顯示在疫後時代出國旅遊的人流必將緊縮,旅遊金流也將大幅下滑。

愛玩客反撲 冷門景點升溫

  台灣雖然疫情受控,但跨國旅遊之路依舊受阻,然而物極必反,在地旅遊卻是方興未艾。悶了半年之後,眾多漂泊的靈魂蠢蠢欲動,每到連假就可以看到塞車潮,但隨著時間過去,可以發現觀光人潮開始出現分流的現象。根據交通部觀光局統計,過去較為冷門的景點也逐漸迎來人潮,對於台灣觀光來說,帶來一線生機。

  過去國旅的品質一直廣受非議,甚至有著「去墾丁,不如去沖繩」的說法。究竟國旅出了什麼問題呢?蚯蚓整合文化創辦人游智維表示:「觀光是一種來到異國體驗當地生活的行為,因此法國政府在推動觀光時十分清楚自己的定位,這促使他們將自身的生活文化發展到極致。」由於這種信仰般的堅持,讓法國人得以長期保存各地的風土民情,並非隨著世界潮流或主流文化輕易改變。游智維點出:「台灣這座島嶼有豐富的地理環境、多元的風土民情,台灣原住民就有16族,再加上閩南、客家族群等,組成各式各樣的人文文化,但我們反而不夠了解自己的特色。」

科技回應地方需求 加速生態系

  「一個鄉鎮的產業發展背後需要有人推動,那人怎麼來?一定要從地方教育開始培養人才。但我們訓練的人都是適合在都市就業,而不是在鄉鎮就業,地方產業的特色或文化,需要從小學、國中就開始去培養這些人才,如果這段省略了,產業就不容易永續發展。」甘樂文創執行長林峻丞認為從小教育是了解自我家鄉特色的良方,過去台灣的地方創生容易淪為單打獨鬥,在參加日本「町並保存聯盟大會」後,林峻丞跟與會夥伴大受啟發,今年與8位發起人在嘉義舉辦第一屆「台灣地方創生年會」,主題為「地域生存戰」,串聯全台地方創生團隊與產、官、學、研各領域。

  「教育也是地方創生不可或缺的一塊,以前的學校教育以學科考試為主,年輕人唯有等到出社會後,才有機會開始認識自身周遭的環境。」數位政委唐鳳認為,對土地的認同感,其實也與教育方針息息相關,近年隨著社會責任逐漸受到重視,教育部亦開始推廣大學社會責任計畫,期望大學生能透過參與社區活動,在取得學分的同時更加認識社會。除此之外,唐鳳表示:「科技是個從零到有的加速器,當一個地方勞動人口少,又希望建構新的產業生態系時,勢必要運用科技來借力使力。」在疫情的環境趨勢之下,大家更應該去思考未來如何「以科技回應地方需求」?

  在台中耕耘許久的范特喜微創文化也看到科技的優勢,「喜磚交換所」在疫情的肆虐下成立。范特喜微創文化總經理鍾俊彥表示:「『喜磚』是由范特喜微創文化發行的虛擬點數,人們可以藉由社區服務或發起活動,取得點數或發出點數,點數能在所有范特喜微創文化的店家換取商品或服務,線上線下做整合。」鍾俊彥舉例,像是清掃街道、幫獨居老人換燈泡等社會服務,都可以獲得點數,換取的產品十分多元,可以是一杯沁涼的啤酒,一個色香味俱全的餐盒,或是一堂有趣的絹印課程。店家獲得點數,也能發起工作或者活動。鍾俊彥表示:「我們希望讓群體願意停留在社區內貢獻心力、促進消費,形成一個共榮、共好的正向循環。」甘樂文創更在2019年就看到科技趨勢,開始打造AI導覽系統,提供機器人深度導覽服務並結合GPS和VR技術,遊客可透過APP將行程內容與地方文化故事數位化。數位導覽的互動式體驗,也剛好在疫情期間發揮功能,林峻丞舉例:「當遊客進入祖師廟,不需要導覽員,透過手機就可以看到左青龍右白虎在哪?哪隻獅子是李梅樹大師雕的?背後的雕刻圖騰有什麼寓意?」

消費族群丕變 精緻國旅契機

  以老式的香格里拉樂園為基地的勤美學則是走另外一條路,「疫情發生後,我們考量到民眾不喜歡和不熟悉的人同進同出,所以調整運作模式。」勤美學執行長何承育表示,原本由「村長」帶領旅客,在村內進行團體式的體驗流程,但在最新推出的「秋時.私旅」企畫中,則強調「獨處」。旅客來到勤美學後化身村民,會收到一本手冊讓村民依據不同時間去體驗,每個人都有專屬的個人空間,感受獨一無二的田野生活。除此之外,「村長」不一定由當地人擔任,也可以是由熱愛在地的人來發揚自身的熱情。唐鳳也表示,台灣地方創生是非常具有特色的,「台灣島嶼上每一種文化都有自己的歷史,以及對於生活的環境的認識與詮釋,全部交織起來便形成整個島嶼所蘊含的文化與記憶。這一點就跟同樣是島國的日本大不相同,位於北海道的愛奴族無法定義九州的文化,但在台灣,每一個族群都可以由自身的觀點來論述台灣文化,因此台灣的地方創生不一定只有返回自己故鄉,每個人都可以在各地創造出新的火花。」何承育也認為當消費族群的需求改變時,市場自然會有相對應的產品出現,較精緻的國內旅遊團,10年前可能不會有市場,現在卻有機會蓬勃發展。

  隨著疫苗研發如火如荼的展開,為國際版的報復性旅遊帶來新希望。值得警示的是,台灣如何透過地方創生有感升級國內旅遊,迎接下一波商機?台灣地方創生業者,如何透過教育、科技以及人,來打造富有在地特色的心靈、景觀、美食、體驗之旅?請看本期《能力雜誌》。

 

【完整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20年11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