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文章
裂區實驗設計﹙split-plot design﹚之實務運用
當工業實驗面臨特定實驗因子水準不易改變或受限於經濟效益之考量,通常無法進行完全隨機實驗﹙completely randomized experiment﹚,此時裂區實驗設計﹙split-plot design﹚就是可以考慮的另一種選擇。
近年來雖然有多位統計專家針對裂區實驗發表許多新的應用與解析手法,但在工業實驗方面仍然尚未受到應有的重視與了解,本文就先以簡單且典型的例子,也就是實驗配置中包含一個不容易變更水準的實驗因子和一個容易變更水準的實驗因子,來說明裂區實驗的本質以及如何正確的進行裂區實驗變異數分析﹙ANOVA﹚,才能同時確保裂區實驗設計的實驗成本優勢與準確的統計檢定結果。
藉實驗設計的推行達到六標準差的目標
6標準差活動在國內掀起一股風潮,受到廣大企業的採用和重視,不管是客戶、製造商或供應商,學習後的成果,使得人人對價值的判斷更加的準確,犯錯的機會減少。也因如此;許多企業被客戶要求,必須利用一套合理的方法驗證,來監控產品製造的輸入變數,獲取期望的最佳結果,使得輸出變數小,滿足顧客對產品的需求,增加顧客信心。
技術工程人員企圖使用符合邏輯的實驗安排,如實驗設計 ( Design Of Experiment ; DOE 以下皆稱DOE) 期待以最少的時間安排及成本分析,獲取期望的最佳和最適效果,確保產品品質和提升生產線利用率。製造工程不是盲目的利用經驗和試作來找出需要的產品特性和製程條件,採取科學的管理方法,藉著DOE的推行達到6標準差3.4ppm 水準要求,得到的答案(製程參數條件與品質設計需求)通常是細微與周詳的,如此;才能在綿密複雜的高科技產業中找到成長契機和6標準差高品質的目標實現。本篇;作者不講艱深的DOE設計理論,以實務做法與讀者分享。
中小企業建構品質管理系統之新思維
由JIS Q9005/6標準中談及之建構品質管理系統之創新概念與思維,主要特點在3階層品質管理系統模式與組織永續成長,期以提供中小企業於系統建置過程中,提供一有別以往的僵固化的方法,可視企業自我與外部的期望及需求,建構一適當QMS模式,並逐級進階至全面品管理水準。
中小企業之TPM全員生產保全應用
透過對TPM架構及手法的了解,中小企業也可以準確使用TPM的手法,進行全員預防觀念的內化、及效率損失管理,來達成“零文化”- 零不良、零故障、零損失,最終達成降低成本、增加獲利的企業目的。
生產排程規劃-不可或缺的管理決策工具
當企業茁壯到一定產能規模時,通常生產管理也會愈趨複雜,為了提昇生產決策的精準度與時效性,生產排程規劃實為不可或缺的管理決策工具。
TIE的核心技術-時間研究
企業面對全球化競爭下產品生命週期縮短、多樣少量、快速交貨…等各式的壓力下,許多企業莫不希望藉由工業工程的改善活動,期望發掘出和改善傳統生產的盲點,消除流程中的浪費,減少不必要的投入。在沒有外力支援的情況下,方法研究的實施,來解決作業員動作不合標準的問題,時間研究即用來衡量每個操作單元,作業人員能在正常的操作條件下,以標準的作業方法及合理的勞動強度和速度完成符合品質要求的工作所需的作業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