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力再造-文章
由工業4.0智慧製造談顧問角色扮演
從德國工業4.0到台灣的智慧機械,無非是因應當前物聯網成發展下,企業必須因應科技成熟應用,讓製造更加智能化,商業模式更加靈活,以增加生產彈性,效能與生產力提升等,提升企業競爭力,然而,企業導入的方式自行模索,或者找相關的顧問協助,文中幫忙探討顧問角色扮演。
由工業4.0智慧製造談企業管理變革
企業投下鉅大的資金錢在軟硬體投資,如果疏忽企業管理及員工職能發展,將可能會影響智慧製造之投資風險。所以企業也要相關的「人」、「管理制度」才能與智慧系統進行有效配置,才有可能驅動智慧化的實現。因此本文建議以企業推動全員經營來順應工業4.0的管理變革,擬以全面品質管理(TQM)、全員生產保全(TPM)、豐田生產體系(TPS/Lean)及經營績效整合管理(TPIM),來因應智慧製當智慧化的設備帶進工廠時,每個人都發揮了實踐智慧,才是驅動4.0設備要素、駕馭4.0設備關鍵。
推動工業4.0(智機化)先落實精實管理
全球振興產業均推出明確政策,其中德國工業4.0最為突現,揭櫫Big Data、IOT、IR建構CPS,無不繞著該國資訊與精密機械優勢掀起一股熱銷,勾勒出2035年全球產業發展遠景,雖然我國企業不能在20年後在全球競爭上缺席,但也不用急躁盲目的追求最新科技運用,迷失了生產力提升才是王道,俗話說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尤其我國中小企業占比非常高,不能不重視未來發展趨勢,但要找到最佳時機導入適當的工具手法,才能真正幫助企業穩健發展,科技發展與時日進必須經過相當時間才會成熟,建議先審視企業本身核心能耐,掌握提升附加價值的關鍵,再視面對的瓶頸與問題,運用工業4.0各領域手法,協助企業一步步的建構智慧製造與智慧服務,提升企業附加價值與競爭力,必先落實精實生產。
物聯網時代,營造使用情境是關鍵
自2013年由台積電張忠謀董事長登高一呼後,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立刻成為台灣各產業爭相追逐討論的重要議題。物聯網概念起源於比爾蓋茲1995年《未來之路》一書,只是當時受限於無線網路、硬體及感測設備的發展,因此並未引起重視。但隨著技術不斷進步,國際電信聯盟於2005年正式IoT概念,2009年歐巴馬就職演說及IBM提出「智慧地球」得到熱烈迴響後,IoT終於引起各界廣泛關注。
應用智慧機械推動生產力再造-協助中小企業邁向工業4.0
經過了工業4.0風潮洗禮後,台灣逐漸在產業中找到一些智慧製造之典型案例,更促成了相關的智慧製造產業服務平台之發展,然而仍然有非常多的企業仍在探討,規劃與試煉中,中國生產力中心的產業轉型升級推手之使命,過程中辦理海外考察團協助企業認清環境,辦理教育訓練協助培養新領域人才,推出生產力再造評量協助中小企業自我檢視,協助落實精實管理,實現大量客製化生產模式,結盟國內外技服業者建構4.0生態體系,協助企業諮詢、診斷及研提創新計畫,在邁向4.0之過程中,兼具提升企業競爭力與經營績效。
製造業該如何在「中國製造2025」的發展政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各種4.0與智慧化的趨勢中,中國製造2025將是影響製造業最深的台灣製造業最深的一個發展方向,台灣企業該成為其中一份子,還是競爭者,抑或第三方合作單位?本文提供一些製造業者在2025中可以走的方向。
解析生產力再造-智慧驅動力-題項定義與重點解說
中國生產力中心於 2016/05/16公告生產力再造(Productivity Again) 評量系統正式上線,目的為中心在「生產力再造」以「明確定位」與「具體論述」藉以展開各種精進措施,並知道「做哪些事情可實質幫助企業」達到4.0境界。而智慧驅動力將各數據妥善收集與分析應用,使決策品質提升,並使生產體系能因應經營者之管理作為快速反應。
專訪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所長陳駿季》工業4.0助攻 智慧農業開啟新農業典範
隨著全球化競爭、極端氣候、人口老化等因素影響到農作物的收成與利潤,加上近年來消費者對食安的重視,皆讓以小農為主體的臺灣農業面臨永續發展的挑戰。
智慧化設計整合管理實務探究
本文提出智慧化設計整合管理概念,是在產品開發中讓其不同地區或國界之工程部門來透過來協同設計,由客戶需求明確定義產品規格之後,藉由專案管理系統(PMS),來規劃產品開發所需時程、品質與成本;開發部門可透過知識管理系統(KMS)或產品生命週期管理系統(PLMS),來進行現有設計的重複使用的可能分析,並透過3D建模支援模擬系統,找出產品最佳化的設計。
於產品開發團隊中在設計過程中,可透過電腦輔助設計CAD、 電腦輔助工程CAE、電腦輔助製造CAM及3D列印技術與視覺化文件來進行工程測試與造型驗證,讓產品設計問題可以及早解決,縮短或減少Try-Error反覆驗證的時程,大幅提高產品設計品質。
企業從實體世界的串列設計流程升級為虛擬世界的協同研發,讓客戶與企業內外不同部門在產品設計與開發早期時,就可以透過資訊科技來參與產品開發協同的工作,以提高產品資源部署的效率,讓企業快速提升產品競爭力。
工業4.0之智能製造~『停、看、聽』
透過工業4.0所提出之智慧裝備、設備聯網、訊息整合等智慧化生產系統解決方案到雲端整合系統。若製造商願意進行智慧聯網的話,將可取得設備實際運作過程中的各項訊息資料,並可針對設備故障進行預測、降低與修復的作業,此足以改善生產設備的性能並讓設備操作達到更佳化的狀態。當智慧生產不再僅只於收集採集情報、分析情報與運用情報,更是可以創造新一波商業模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