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文章
降低採購風險之採購決策與供應商管理
一般公司都有採購與供應商管理的制度與流程,然檢討其績效仍有改善空間,例如交期不準確、品質不佳…等。本文由採購制度執行面的問題探討,衍生降低採購風險之採購決策及供應商管理的策略,並提出對應的評估方式。
中小企業資金融通輔導機制
我國服務業已躍居關鍵地位,但中小企業因規模較小、經營體質較差,且欠缺抵押品及信用條件較不足,不易自金融市場取得資金,因此政府積極建置資金融通輔導機制,並推動各項中小企業資金補助計畫案。資金管道包含投資措施 、融資措施 、保證措施、政府補助等四大類。
以營運成本分析建構專案改善診斷
全球經濟衰退企業必須掌握關鍵績效指標,才能化危機成為未來發展的轉機,從近年來營運成本狀況進行分析評估,從應該賺的錢從何處流失找出企業弱點,透過管銷研成本率及生產成本率(含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製造費用),確定經營策略及管理不足,找出營運問題的癥結與要因,作為經營績效改善策略,找出企業本階段應建立的KPI與目標,作為協助企業解決最急迫又重要的問題指引,揭示改善首要重點與專案方向架構,作為第一階段改善具體工作依據,成功說服企業經營團隊認同,也讓企業經營團隊更具信心與決心推動改革,並巧妙的規劃出企業未來發展在經管機制應強化建構的方向。
論知識經濟時代下經營績效衡量與企業評價方法附加經濟價值
傳統上,企業經營績效都以ROI(Return On Investment)或ROE(Return On Equity)來衡量;處於知識經濟時代,管理者必須跳脫靜態與近視症候,除ROI、ROE等一般評量績效方法外,更應以現代化的尺度如EVA(Economic Value Added)、MVA(Market Value Added)來衡量數位經濟時代下之企業績效,此外EVA也具有剩餘所得(Resident Income)的概念。
在美國以EVA做為內部績效管理制度成功的例子很多,例如:Coca Cola、AT&T、CSX、Briggs & Stratton等,這些企業在採用EVA作為衡量企業經營績效的指標之後,企業營運變得更有效率,其股價也因企業採用EVA而大幅提升。美國郵局在1972年至1994年虧損90億美元,1994年導入EVA的衡量方式,從1995年開始連續三年總共賺47億;紐西蘭電信局於1993年開始導入EVA的管理創新方式,也獲致相當的成效。國內方面,宏碁電腦的一個事業群(SBU) 於1993及1994兩年採用EVA作為內部管理提昇的衡量方法;宏遠紡織在推動平衡計分卡(BSC)時也以EVA制度作為衡量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