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文章
承先啟後,踏浪逐夢 ─以C公司師徒制機制與運作為例
人才被視為組織可貴的資產後,師徒制(mentor)更蔚為企業組織所提倡的一股潮流,由過去非正式模式轉為組織培育人才的一種有效方式與途徑;且從僅為工作技能培訓,擴及至新進同仁人際關係與職涯規劃等面向之影響,除能協助新進同仁儘快融入工作環境、提升工作技能,並同時增進組織競爭力與提升組織整體績效表現。
當同事「宅」在一起》遠距辦公如何打造高績效?
疫後的生活、工作都迎來新常態(New Normal),當工作場景全部轉換至線上,不僅同時考驗企業與員工的管理協同及數位應用力,更彈性的工作新願景,對組織管理、團隊運作、績效獎酬等帶來哪些挑戰與機會?
以「美」打造企業文化
大部分企業為了永續經營,無不以「效率」、「績效」、「利潤」作為目標,達成目標的過程中,輔以紀律化的規範、科學化的管理,以期符合股東、員工、利害關係人的期望。K公司從廠房設計、辦公室物品陳設、管理制度的規範、氛圍的營造、同仁展現的態度…在在均隱含著「美」;以「美」塑造企業文化,改變員工思想、習慣,認同公司經營理念,使K公司從臺灣到亞洲以至擴展到全世界,成為機械零元件產業的世界級領導品牌。
中小企業供應鏈串流共通標準建立契機
企業於供應鏈整合時,資訊共通標準的建立有助於獨特優勢的累積與整體產業發展,本文從學術研究出發,說明我國中小企業雖未達建立共通標準階段,卻是發展共通標準的關鍵時期。
有效溝通是件很重要的事!
「不重視溝通」以及「認為對方知道」都是管理者容易犯上的錯誤;在組織團隊裡,沒有充分的有效溝通,同仁們不會知道所做的這件事,它的意義與重要性,當然也不會清楚知道其價值所在,最後導致工作不積極且沒有創意。
不懂溝通,就不會帶團隊
職場具備「良好溝通能力」相當重要,尤其「管理者」對上級主管、部屬、同仁,或是對外部客戶、供應商,以及組織相關利害關係人等,都需要掌握溝通的模型,及對溝通對象的深度瞭解,能知己、知彼,才能溝通無礙。
破除績效迷思 成就卓越績效
效管理是透過激勵和協助員工取得卓越績效,從而實現組織目標常見的管理方法,許多企業也期望透過績效管理驅使組織成長,但卻常見掉入績效迷思中,導致績效管理最後引發天怒人怨,此現象正突顯出企業普遍對於績效管理的錯誤認知,這也是造成組織績效管理成效不佳的主因。本文整合筆者企業輔導的感悟與昔日績效主管的經驗,歸納幾項重大管理迷思與執行偏誤,期望國內企業能引為借鏡,打破這些迷思進而創造出卓越績效!
新加坡-卓越經營獎推動分享
「品質」一直是產業價值的核心,競爭力的基石,藉由全面品質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乃至於卓越經營(Business Excellence),確實掌握競爭優勢,方能跨越接踵而來的嚴峻考驗。新加坡為亞洲地區推動卓越經營模式(Business Excellence)較早的國家,此模式做為強化組織經營管理系統,藉由融合各種工具及方法以改善經營績效,幫助組織以更系統及結構化的方式,不斷學習、創新和改進,創造更高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