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DATA 和企業經營

瀏覽數:2800
關鍵字:


  BIG DATA 這個在中國稱為「大數據」的用語不斷的出現在諸多未來趨勢討論中,其大義為「我們日常生活可以產生越來越多數據,而這些數據經過計算、分析、解讀,在很大的程度上就可以預測事物的發展」,而這個技術會怎樣影響我們生活呢?我們來看下面兩個例子:

  首先,美國有個父親,很生氣的打電話去給某一家超市抗議,指責這家超是為什麼一直寄一些奶粉和嬰兒用品的折價券給她女兒,難道是在鼓勵他女兒懷孕嗎?幾天之後,超市經理上門道歉,結果這位父親平和的說,的確,他女兒已經懷孕2個月。超市透過他女兒在超市的購物記錄,發現其購物模組,符合孕婦的數據模型,因此比父親更早之道女兒懷孕。

  另外一個例子是,一個玩網路遊戲的中國網民,很驚訝的收到遊戲公司的電話通知,說他身體可能生病,要他少玩遊戲趕快就醫。原來網路遊戲公司透過對遊戲時聊天內容的篩選,推論這個玩家符合病人的數據模型。

  根據IBM與英國牛津賽德商學院的定義,大數據有:規模、速度、多樣性和正確性幾個關鍵特性。現在移動設備和網路的聯結,提供了人行為、空間、時間的大量資訊,我們比以往更容易滿足大數據這幾個關鍵特性。但現在阻礙大數據發展的並不是資訊收集技術,而是「思維」,我們缺能夠根據數據建立模型的人。大數據的運作原理,是先找好幾個關鍵數據,用一些資訊,先行堆積出一個數學模型,然後在逐步於數據收集的過程中,修正這個模型。

  但我們今天並不是要企業主積極去採納這個技術,而是要請各位用大數據的觀點,來反思企業經營的一些作法:

  1. 大數據在外,企業內部是否能找出關乎企業經營的「小數據」

在大數據的理念下,企業應該也會存在著一些可以被測量的「關鍵數據」,而其特性與大數據中所提的數據特性一樣,注重全面性、時效性、多樣化與正確反應。或許有人會說KPI管理不就是這麼回事?但過往中國強調規範,當企業的管理規範過頭,就失去了反省能力。大數據的遊戲規則,除了建立數學模型之外,根據新數據,調整模型才是精髓。企業的關鍵數據體系,應該特別重視這個概念。要具備反省能力,並隨時調整。

  1.  企業內部的塑模人才

就如同大數據缺建立模型的人一般,企業內部通常也缺乏能把「內部管理」化成數據模型的人,過往能訂定KPI的人事管理階層,但管理階層不見得具備系統資訊與數據分析概念。企業要建立經營數據模型,需要把「生產管理、營運系統、組織營運」這三個要素結合起來,所以企業要做的並非去外求一個建構模型的人才,而是要讓組織內具備這三種能力的人能彼此溝通,相互學習,共同建立機制。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