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壓力」與成功有約

瀏覽數:3689


  我們經常說組織如何運作、組織如何達成目標……。其實,組織若缺乏「人」賦予生命,讓組織變得有意義,這個字詞其實是很空泛的。

  然而,組織中恆常充斥各種不盡完美的人,必須設計管理制度讓彼此之間發揮截長補短的互補性,並以明確的評核標準,讓整個組織的運作朝向正確的方向。

  當然,理想的狀態是員工運用知識與技能來達到主管的要求,達到組織目標。但現在職場人面臨的常態是,經濟景氣循環起落的週期變得越來越短。當環境的變化越來越快,每個人所學得知識或技能,突然無法應付現實的環境。所以,壓力就來了。

  儘管如此,以我的經驗,很少員工會坦承自己的抗壓性不足。會這樣認為有幾個原因,可能是他經年累月做得都是熟悉的事情,也就是「舒適圈」。因習慣成自然,處理人事物都已經成為反射動作,自然不會感覺到有壓力;也可能是,他刻意只做挑戰性低或困難度低的工作,因為不用花費太多的心力,也就不會覺得有壓力。

  實際上,每個員工面對壓力的反應,會因不同的人格特質(也可說是價值觀)而有所不同。例如,擁有積極進取、主動學習等人格特質的員工,在職場上通常受到主管賞識。

  對應在壓力管理上,有些人是屬於積極主動型的,對自我要求高,經常抱持著把事情做好、做完美的想法。這類型的員工毅力高,遇到問題、感受到壓力時,會主動尋求正確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克服壓力,以求達到目標;但有一些員工則是屬於消極被動型的,遇到問題,容易退縮,主管若不要求,便無法獨立把事物處理的有效果。

  在組織中,積極主動與消極被動的員工,是不能用誰好或誰不好的唯二角度來判定。因為,有明顯正向人格特質的員工,的確比較能讓主管放心,其也能藉由獨立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能力與成長。但相對的則容易伴隨一些負面的人格特質。例如,過於專注自己認為重要的事物,反而影響到團隊合作的需要,或者是當事情發展不如預期、陷入停滯狀態,即因受挫而產生放棄的念頭。面對種情況,主管與其說理,不如動之以情,可以自身在職場的心路歷程與之分享,同時,適時指正行為盲點並持續觀察其是否在做法上與行為上有所精進。

  至於消極被動的員工,雖需主管提供方法且不斷地要求、督促。但他們也可能擁有柔軟的身段,容挫能力較高。主管則不妨多想方法及應用工具,提升他們的能力,一有小進步就給予激勵,讓其逐步承擔更大的責任。

  以我為例,當年肩負起要重新擦亮CPC招牌的責任,自是承受來自各方不小的壓力。但我就是憑著一股意志力,不願意放棄,過程當然很艱苦,遭遇挫折經常讓人覺得很饜氣(台語沮喪之意)。我是如此,我的同仁亦是如此,箇中的滋味絕非言語能形容。但現在回頭看,我們匯集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滴下汗水、流下淚水,一同努力、勇敢地接受所有的挑戰,自然而然地走到今天。

  我經常跟同仁說:「痛苦使人高貴」。這裡的「痛苦」二字,並非是指刻意使身體上有苦痛,而是指心智上的鍛鍊。在每個人說長不短的職涯中,壓力、挫折總是如影隨形,這已經是常態。我認為與其以硬碰硬的方式去抵抗壓力、消滅挫折,毋寧改以柔軟的心去承受壓力帶來的磨練,衝過後所獲得的感受也會不一樣。我們的耐壓力永遠比我們想像的更有韌性,所以,千萬別抗壓,因為越抵抗,壓力的反彈就越大。

  (中國生產力中心總經理口述,黃麗秋整理,專欄每週一發表)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