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溯源追蹤 重建美食王國(下)

瀏覽數:2519


  上期專欄中提到,黑心油事件已經延燒兩個多月了,但眼見情況並沒有因強力稽查而暫告一段落,反而成了越演越荒謬的狀況劇。

  隨著食品工業的技術不斷精進,我們吃進肚子的食品來源則越發多元與複雜,也都潛藏了不可預知的風險。我以為,當務之急是建立各種履歷制度,落實食品「追溯、追蹤」(Food traceability)。

  舉例來說,2010年在美國曾爆發沙門氏菌疫情,導致約有1500人受到感染。後由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介入調查。由於美國的畜牧場、農場、食品加工廠以及食品銷售通路都已經建立了生產以及流通紀錄。藉由這些資訊便幫助了FDA迅速追溯、追蹤食品源頭,結果發現是當地雞蛋供應商的養殖農場遭受到感染,而感染源疑似飼料。於是緊急讓加州等地區的8個州下架回收該業者所銷售的雞蛋,以避免更多民眾受到感染。

  目前,全球「追溯追蹤」標準由GS1(Global Standard 1)非營利國際組織所制訂的「國際商品條碼」作為共同的標識語言進行交易。國際商品條碼也就是商品的編號,可用來將原料(物種、栽培、生產)、加工、流通過程中有關人、事、時、地、物的資訊,予以鑑別、透明化以及可追溯化,提升品質與安全的符號。GS1資訊系統已被廣泛被運用於農業、醫療、製造、食品安全、批發貿易、零售等領域。如知名的紐西蘭奇異果國際公司(ZESPRI)便是透過GSI,從栽種一直至出口銷售皆透過條碼來追蹤、管理。

  實際上,政府及企業透過「E化」強化塑源管理,已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了。係因,隨著食品業者多元發展,經營的商品品項以及食材來源更複雜。一旦某原物料遭到污染時,不能光倚賴經辦人員回想、找尋資料,一定是必須在第一時間立即弄清楚,究竟還有哪些商品使用問題原物料?這些商品又是在哪裡銷售?查明後立即下架、召回並讓處理情況讓民眾知悉,以幫助企業降低負面影響;另一方面,則透過掃描包裝盒上的條碼快速辨識出是否為問題商品,避免發生如李鵠、黎記等餅行被趁火打劫的民眾拿著沒問題的商品來退貨,而造成更大的金錢損失。

  長久以來由大家一起攜手、苦心建立的台灣美食王國的美名,在這次的食安風暴中遭到重創,要恢復出口信心以及品牌價值,恐怕需要長時間的修復。

  因此,政府不能只顧著查緝以及下架,該是時候提出積極的策略與執行的方法。在制度方面,是落實食品管理制度。在民氣可用的此時,中央與地方共同攜手,政府與業者聯手,消除食品安全的死角;在企業方面,嚴懲企業禍首,但對誤用污染原料的業者應予以保護;民眾方面,則應趁機向民眾和業者宣導注重食品標示、慎選外食的食品安全意識。

  恢復台灣美食王國的品牌,是一項長期的「災後重建」工程。現在,我們除了憤怒之外,還有更重要的事要一起努力。(本文由中國生產力中心總經理口述,黃麗秋整理。)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