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千葉「THE FARM」看食農

瀏覽數:404


  微弱路燈下,四十人大巴在蜿蜒的鄉間小路上緩緩駛過,視線勉強可及之處只見樹木和農地,一邊看手機地圖一邊向領隊確認這條路是否正確。下車後襲來日本夏初的涼意與蟲鳴,最令人驚奇的是大片草坪上散落數十座左右的白色帳篷,帳中透出昏黃光線的夢幻感,令團員們瞬時安靜出神,而打破這片氣氛的是:「有螢火蟲!」。果然,上下起伏不定的光點不正是都市中少見的螢火蟲嗎?這裡正是今明兩天的參訪重點—位於千葉縣的「THE FARM」。

  當晚不但品嘗了田園直送的蔬果,第二天一早更下田摘茄子、挖馬鈴薯後,煮成pot-au-feu(法式火鍋)享用。結合住宿、農園體驗、遊樂的「體驗食農泊」在日本已相對成熟,此行所拜訪和鄉園旗下的「THE FARM」更是佼佼者。早在1991年,面對日本的高齡化及糧食自給率下降,一群年輕人為了銷售農民辛苦產出的作物,從合作生產、集貨、運銷及加工開始,在集體產銷模式獲得成功後,更進一步以「體驗食農泊」將都市人拉進田間,不著痕跡地縮短消費者及生產者間的物理及心理距離,打造六級產業的典範。所謂「越全球越在地」,已成日本指標性農業遊憩景點的「THE FARM」,每年吸引超過20萬遊客到訪。

  在台灣說起「食農教育」,仍容易停留在「學校教育」的角度,其實生活中不分年紀職業,處處可以來場食農教育。如同個人在「THE FARM」體驗時學到,挖馬鈴薯時要注意不要找埋太淺的,因為可能受到光照而表皮發綠(在家保存亦同),進而產生毒素--茄鹼(龍葵鹼),不宜食用。例如此類活動,由生產端體驗到的食農教育留下深刻印象,反向從通路端所見又如何呢?所為「處處皆食農」,通路端的進貨、陳列、解說卡……等,既是學習機會,又可進而縮短生產及消費之間的距離。近年在台灣已欣然可見:台灣農會在政府的鼓勵下,協助開拓小農通路、促進地產地消,打造社區小鋪、直銷站及農夫市集,加強與消費者的溝通;同時也有民間企業致力於「從產地到餐桌」,成立親子餐廳或故事車,讓孩子們從小樂於食、學於食。

  日本《食育基本法》前言即提到,「建構食物生產者與消費者間的信賴關係,活化地方社會、承繼並發揚豐富的飲食文化,並推動對環境友善的生產及消費關係,提升糧食自給率」。就筆者解讀,不論食育或食農,其最終目的仍在連結農田到餐桌、土地與人文。中間的媒介是體驗食農泊、農夫市集或是餐飲店……等都好,讓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我們,「用新台幣下架」的方式凝聚對本土農產品的認同,並且替下一代的環境投票。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