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中國與奢華上海

瀏覽數:1702


  十里洋場,自19世紀起就站在中國商業發展的風口,是所有新品牌、新商業模式的實驗地點,觀察上海的商業發展與消費行為,就如同檢視中國未來的高端城市發展縮影。2018年,睽違兩年之後再訪上海,發現上海處於變與不變的兩個極端,變的是商業的經營型態、商場的規模,不變的是那些知名景點的遊逛體驗。

  這次訪滬行程還特別拜訪了上海交通大學的傳媒教授與交通銀行的高管,從媒體與金融發展觀點,來看中國與上海未來的發展。本次訪談中,可以歸納之重點有下:

  一、智慧化環境與智能生活的「完成型態」:中國特有的國情,在政府強力主導之下,上海可能成為亞洲第一個無貨幣與生活全網連結城市。為了監控所採取的各種「網路實名認證」,卻是最能把大數據與人口特徵連結起來的智慧服務發展基礎,而其最成功的,是讓所有人都接受了這種生活方式。

  二、紙媒體消逝的城市:路邊的書報攤消失,叱吒風雲的上海報業媒體集團衰敗,群眾接收訊息的方式,正式走入全數位化時代。相較兩年之前,當下的民眾媒體使用方式,已經更為分散、即時、影音與小眾化,同時,針對小眾媒體平台的內容分析,也因應而起,試圖將輿論與人際關係圖譜描繪出來。

  三、M型化的上海與小康中國的商機:相較兩年前,路邊招聘工資從4千200漲到現在均價6千,但實質消費能力並沒有提升這麼多,一些非民生必需品的漲幅大多大於工資漲幅,而且似乎消費者也都還買單。值得一提的是,最底層的民生消費品,卻沒有波動,就這個點徵詢受訪人,其提到是因應中國2020全國小康之目標,政府有計畫的控制確保最低民生水平。在這樣的思維下,台商要進入大陸的生意路徑可以比照M型化的兩端來思考商品或服務的定位。「極端高CP值,面對不太在乎品質的顧客」與「快、新奇、時尚,有故事的快速消費產品」。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