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經營專欄
破碎年代商業模式創新
新年度商業模式,不管是B2B、B2C還是C2M,都應該從消費者的價值挖掘出發,善用新科技來收集與整合消費資訊,重新打造一個生態系來聯結消費者需求和服務,也就是數位聯結的能力與程度,將成為是否成功的關鍵。
疫後產業振興 追求共好
面對疫後越來越嚴苛的經營環境,如何再度平衡,不因疫情而回到一個損耗式經濟發展模式,而是以突破思維去打破零和關係,以有限資源創造更大價值,去追求平衡式經濟的共好關係,並在振興經濟路上莫忘人物境共好,成為大家必須重視的課題。
CPC65年感恩論壇~人物境共好 平衡 成長 共生,蔡總統親臨祝賀活動圓滿成功
年度經管領域的盛事,由國內歷史最悠久的中國生產力中心以疫後產業振興之道,人物境共好 平衡 成長 共生為主題舉辦65周年感恩論壇,現場產官學研專家代表皆熱烈參與,蔡英文 總統親臨祝賀,期勉CPC持續引領企業在後疫情時代,加速產業升級轉型,並推動價值鏈與供應鏈優化,強化台灣競爭力。
APO第61屆WSM工作會議以視訊會議召開,中心由本人率隊代表中華民國參與
第61屆各國生產力機構主管工作會議(Workshop Meeting of Heads of NPOs, WSM)」,在本月20-22日台北時間下午1時以視訊方式召開,我國由本人率領執行團隊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代表共6人出席會議,針對會員國數位能力提升、卓越中心及APO 2025願景等相關會務,與會員國將換意見。
新北市工業會理事長白文亮先生拜會中心,並致贈感謝狀以表彰CPC輔導會員企業善用政府資源共克難關
新北市工業會白文亮理事長於9月28日親自拜會中國生產力中心,並致贈感謝狀。中國生產力中心張寶誠總經理也回贈白文亮理事長,感謝對CPC的大力協助與對企業的用心。
製造業數位轉型觀點:數位優化v.s.數位聯結
「數位化、數位優化、數位轉型」越來越被企業列為轉型重點,導致「數位優化」一詞越來越常被提及,當下的優化作為多聚焦於數位技術與數據處理效能的提升,但各種數據資料的聯結,是否能幫企業獲利或幫顧客創造價值才是數位轉型的真正目的。
後疫獲利關鍵 傾聽消費者聲音
隨著疫情趨緩,民眾展開樂活新生活,加上政府挺產業度難關,發放振興三倍券刺激消費,餐廳飯店迎來大量消費者。人潮不等於錢潮,在現今民眾習慣以搜尋後消費,看Google星等挑選餐廳的習慣下,餐飲業者更要傾聽顧客聲音,掌握消費喜好,做好精實服務管理,創造獨特的氛圍與令人感動服務的附加價值,方是後疫情時代獲利的關鍵。
後疫振興之道 莫忘人物境共好
後疫情時代,消費者採購行為開始重視綠色消費,選購產品的同時關注到自身採購行為對環境與生態可能帶來的衝擊,這都促使企業必須重新思考綠色經營策略的重要性及急迫性。綠色經營的核心即是人物境共好,從人物境平衡的整體策略思維,逐步擴散企業社會責任,進而形成共好的第一步,而這正是本中心持續努力的方向。
後疫情時代 餐飲業的超前部署
由於疫情影響國際觀光客來台,加上民眾減少外出旅遊及用餐,導致餐飲業營收受到非常大的衝擊,筆者以為即使疫情過後 掌握並落實符合顧客成功需求的管理機制,檢視目前食品品質的管理缺口以及服務品質缺口,避免未來因食品品質問題、服務不佳等而流失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