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供應鏈串流共通標準建立契機

瀏覽數:1158


  供應鏈(supply chain)是一套包含三個實體(組織或單位個體)以上,將產品、服務、金融與資訊從上游源頭到下游顧客包含在內的直接組成1,而供應鏈管理(SCM, supply chain management)則意指一種將從供應者到最終使用者的所有流通管道綜合整理的管理哲學2。整合供應鏈並進行管理一直被認為是促成公司最佳表現的方法,而信息科技(IT)的發達與區塊鏈技術更是突破了原先的物理限制,將世界各地迅速地連結在了一起。如果站在這種基礎上,供應鏈之間的串聯交流可以像統一語言一般進行標準化,那麼節省的成本與提升的效率,將會如科幻小說一般的迷人。

  世界各地的企業都希望能在發展過程中接軌國際供應鏈,於管理及協作上建立共通標準,取得最理想的發展環境。因此本文首先利用文獻回顧(literature review)的方法從國際研究與共通標準建立案例研析中尋找趨勢,而後針對台灣地區的中小型企業,從焦點團體訪談(focus group)、電話訪問(telephone interview)與國內調查研究報告(Investigation report)的相關資料中進行調查分析,將重點聚焦於目前供應鏈串連現況,進而檢視共通標準建立機會。

國際研究:從定義、整合、串連到共通標準

   供應鏈是包含從上游源頭到下游顧客的直接組成,GC Stevens在1989年指出,在組成的範疇上應包含供應者(suppliers)、生產行為(production)、分配方式(distribution)及購買者(customers)四部分。在其整合(integration)上,需要依據公司的自身條件,從至少策略、戰術及具體操作方式等三個角度進行發展,才能在公司之間搭配良好3

   在供應鏈整合的過程中,至少經歷了基礎(未整合)、功能性整合(採購與物料控制、銷售與分配方式整合)、內部整合(物料管理到銷售分配之間連貫)及外部整合(公司-公司之間連貫)四個階段,因此每間公司的供應鏈依其自身策略將於發展後各不相同3

  2000年隨著供應鏈管理相關議題的成熟,公司在整合供應鏈上需要考量的元素與經驗也在逐步的增加。當把從供應者到最終使用者的所有流通管道進行綜合整理的時候,雖然資訊、服務與產品三種元素貫穿了整個管道,卻因為每一間公司在技術(計畫、組織、產品等)與管理(領導方式、風險報酬結構、組織文化等)的變數上相異,而造成最終形成的供應鏈流程、型態均不相同,而且隨著時間改變4

  因此在經過2005年G Graham與S Zailani盤點後,被整合的供應鏈依其方向(顧客端貨供應端)與深度(各公司參與程度),至少有五種不同的主要類型。而且考量社會文化及地理區隔(美國與東亞)後,所在地的供應鏈整合戰術與其表現亦不相同5

  所以在考量資訊、服務與產品三種必備元素後,服務與產品依公司各自相異,惟資訊元素因IT之發展,可作為共同的基礎管道與工具,因此建議應該要以IT為基礎建立共享的資訊6,7、實體的流動8及金融的操作9三大部分。此外,而且建立數位平台的公司,最具發展潛力且難以被競爭者快速模仿10

  以基本的IT技術為基礎,區塊鏈將多方驗證的記帳資訊,建立起了以信任為基礎的智慧承包。在其中就蘊含具備各自獨特策略、模型、商業流程與中轉管道的商業生態環境,是一種成本極小,卻充滿彈性的供應鏈整合方式。

  然而雖然訊息系統(IT systems)加強了組織間供應鏈整合的能力11,卻沒有證據指出各商業領域類別與其面臨之挑戰具備關聯 12-16。這就如同雖然同樣以英語為母語,美式口音與英式口音在交流上仍有所不便,更遑論針對方言與俚語的理解了。然而現在隨著產業環境的數位化,卻開始需要共同為交流與串接不便付出可觀的代價,規模較小的中小企業更是首當其衝:沒有足夠的基礎與時間建立共通的語言。

  於是,無論從學者或是業者的觀點,在供應鏈的數位串流上建立共通標準都是值得努力的方向,然而究竟該如何去做,國際上已經有值得參考的前例可供探尋。

共通標準案例:SEMI S2 與 PIBA-CIQC17

  SEMI S2與PIBA-CIQC都是一種包含產業上中下游的安全衛生及環保基準,兩者均為產業自願遵循的環境設計管理(DfE, design for environment)標準。前者利用於半導體產業,並且成功獲得了全世界的遵循與採用;後者存在於電腦產業供應鏈中,最終埋沒在歷史的浪潮之下。如此明顯的差異,可以分別從標準本身、推動標準的組織能力與參與標準的利害關係人進行討論。

  在標準本身,SEMI S2是可修正的(remediableness):當遵循這種標準(無論正式與否)能比其他方式提供更多經濟利益時,它便具備充足的誘因;SEMI S2的另一點成功原因在於它的合理性(legitimacy),SEMI組織在推行標準上已經有長久的歷史,具有充足的經驗而且深被信任。而PIBA-CIQC多用於針對上游或外包,容易因當地法規或文化被更快、成本更少的方式所替代(ex.定時上網填寫資訊)。

  PIBA-CIQC並沒有辦法達到如同SEMI一樣的成效,也是因為在推動標準的組織能力上有所差異。PIBA只專注在特定地理區域(美國西海岸),而CIQC主要成員為採購管理相關,兩者均屬於局部或較小的組織。因此雖然成員包含IBM、惠普(HP)等大公司在內,但是這些公司大多都使用自身獨特的或內部的允收標準,使經濟效益難以被測量或記錄。

  由此可以看出,標準所牽涉到的利害關係人也相當重要。SEMI S2是在跨功能團隊(cross-function teams)共同參與設計之下,不斷被修正才發展而成,因此除了減少共同的外部成本外,還能加速新產品的開發。相對而言,只有採購管理相關人參與的PIBA-CIQC標準一來缺乏同儕修正、二來成員性質雷同,因此在共同利益的考量上較為片面。

國內研究:產業、公協會與系統整合(SI)業者

  從國際研究與案例分析中,我們大致了解建立標準的基礎條件與曾經成功或失敗的案例分析,然而針對台灣企業環境與企業本身對此的認知仍需進一步聚焦。台灣中小企業2018年家數為146萬6209家,占全體企業97.64%,其中就業人數達896萬5000人,占全國就業人數78.41%18。未了解其本身對於供應鏈整合標準的觀念與想法,本段落蒐集公協會及系統整合(SI)業者訪談與產業盤點的相關資訊,進行整理與說明。

  產業群聚多指在某一特定區域中,一群相互關聯的企業或機構,存在著共通性與支援性的連結,而臺灣在產業聚落發展的指標排名全球第319。而正因為其連結的緊密,在供應鏈的整合上便具備先天上的優勢。於產業上目前蒐集的資訊主要來自金屬製品製造業及機械設備製造業。

  結果顯示,前述兩種產業之上中下游各供應鏈中尚未出現一致標準,雖然於部分中游企業相關供應鏈已有進行串聯之平台,然而卻於總體上普遍數位化程度不足,仍仰賴人力管理,且多為傳統溝通方式。

  而於基本金屬製造業中,業者表示本身主要為產業上游,面對客戶提出對原料的需求時大多都需要進行客製化,因此除變動性極大外大多都以依循顧客為主。面對建立統一標準的議題,除間接表達本身無決定權外,也提出應由國際大廠進行規範,如此方能進行配合之建議。

  公協會是同業為維護共同利益,或以互助及促進共同利益為目的而結合的群眾或聯合組織,與SEMI、PIBA和CIQC性質相近。本部分蒐集4個公協會資訊進行整理。

  於電機電子方面,除各公司所使用之設備種類多元外,設備多來自國外,於資訊標準上更改不易且成本高昂,因此多採取依照國外廠商之資訊串流格式。此外,新舊設備亦經常出現本身功能的隔代差異,全面調整至統一標準在執行面上障礙重重,亦無足夠人才可進行協助。

  4家公協會中有兩個共同以ERP系統作為舉例,其中一家與高彈性聚合物製造有關,另一家則與精密機械製造有關,兩者在產業性質上相距甚遠。然而在遇到建立統一標準的議題時,均提及每間公司之ERP均為客製化。由於廠商之間的產品定位、經營方式、思考方向皆有所不同,有關供應鏈的部份更需量身定作,此處與國際研究中每間公司依其自身策略將於發展後各不相同3-5之結論相符。

  呼應前述SEMI S2的研究,半導體產業成為台灣電子設備中唯一具備標準的產業。以半導體供應鏈數位串流的實際狀況舉例,認證機械手臂時,需要許多單位共同協助做認證程序,亦符合論文中需跨功能團隊參與之描述17。參與協會的成員中同樣多以大廠需求來製定內部合作標準,因此雖然協會本身已多年努力在基礎的名詞統一,卻無法持續深入,故建議應由大廠統一名詞及資訊的定義。

  系統整合(SI)公司直接參與了供應鏈相關系統的對接與整合,本部分主要來自三家業者的說法。業者皆認同若由政府主導,應能推動產業系統層面共通標準,然而從國內產業自行推動系統層面共通標準雖可提高本地供應鏈效率,惟其效益與擴散仍侷限於台灣。

    SI業者認為台灣廠商規模較小,大多缺乏市場行銷和經營品牌知識且以產品代工製造為主。為了在國際上競爭接單,台廠資料之串接格式多需遵循國際大廠之定義(因各廠而不同)。而實務上,中小型製造業之IT部門大多人員不足且專業程度不夠,較無法掌握共通欄位的意義。對SI業者本身而言,同舉ERP為例,SAP、Oracle、鼎新及其他台廠品牌均客製化設計且彼此競爭,對制定共通的標準不具參與意願。

  結合產業聚落、公協會與SI業者的敘述,可以看出(1)台灣中小型企業在人才與數位化程度上,除半導體產業外都不認為自身或同業已達可建立供應鏈共通標準之數位化程度(2)雖然大多表示若由國際大廠進行帶動應能發展共通標準,卻對其發展置身事外且反應被動,此外(3)共通標準的建立在特定層面上侵蝕了SI業者的商業利益,對產業環境的總體利益提升可能遠低於原先預期。

契機浮現:來自產業演化而非推動的趨勢

  綜觀國外研究、案例研究與國內研究,半導體產業外的共通標準建立似乎遙遙無期。如同SEMI標準一般的情況似乎只能存在於產品數量龐大且技術及成本快速迭代之產業,如此方能在各方遵守後取得足夠之外部效益(如降低整體成本)。然而SEMI S2與其說是在大型組織推動下,從彈性修改的原則中訂定,不如說是隨著利益共同體(SEMI)的逐步擴大、組織廣泛的被認可及成員之間的緊密連結而演化,在多方參與之下伴隨產業發展同時誕生。

  共通標準的產生就像演化,是在時間與汰換(同儕修正)中逐步形成,企業供應鏈也需要利用公司本身的特色塑造具備獨特優勢的串接。雖然獨特優勢與共通標準之間乍看之下彼此互斥,然而就如同全世界每一位使用英語的人一樣,生而不可取代,而標準的存在,更能夠從不同的階層開始建立。

    在研究供應鏈標準文獻的過程中,從最底部的基礎開始發展至少分成五個層次(圖一):

  (ㄧ)供應鏈存在(supply chain):僅定義與描述,無實質操作意義

  (二)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從上游源頭到下游顧客的連貫

  (三)IT科技整合(information technology):共享資訊、實體流動與金融操作的數位串流

  (四)共同遵守標準(standards):成文或不成文的自發性遵守規則

  (五)共通名詞(terms):具備明確定義的統一代號或操作原則,會從(四)中自發產生,故暫時不予討論

  而兩項最大的代溝(gap)存在於(二)(三)之間及(三)(四)之間,前者對中小企業過於複雜且利益誘因不足,而後者需要時間演化而成,較難由單方面進行推動:縱然國際大廠帶頭仍然具備相當高的失敗風險(以PIBA-CIQC為例,抱歉讓國內業者失望了)。

  然而隱藏在這些阻力之下的,卻是向著共同遵守標準前進的一股暗流。(二)(三)之間的是屬於管理學上的標準,例如加速既有的流程、在已有的步驟上減少成本等方式,其中SCOR(Supply-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 model)便是一個已經有將近半個世紀歷史的工具,而且一直隨著時間改進;(三)(四)之間的則是軟硬體之間的掛載與資訊平台的建立,如智慧機上盒(Smart Machine Box)輔導計畫與公版連網平台,這部分並不直接要求共同遵守標準,卻在產出資訊與標準的基礎設施或系統上達成了一致,這兩種方式可以分別討論。

圖一、供應鏈標準發展

SCOR的鏈連鏈

  SCOR在1997年進行了第一次的beta-test,是第一個用於供應鏈整合的跨公司架構20。它主要用於供應鏈流程參考,屬於業務流程指南,其目的在於分析目前供應鏈的過程後進行在造與改進後,尋找最好的供應鏈管理方法,並且嘗試軟體化。

  SCOR以逐步細分的方式,將計畫(plan)、採購(Source)、生產(Make)與運送(Deliver)四大分類作為基礎,並在2000年後加入退貨(Return)流程一併考量,向下拓展出細部流程、流程結構與實行方法21。在前述四加一的大分類下,每類又可分為計畫(如何做)、執行(實際做)與基礎(支持與能力),對每一階段的配置都維持可以被評估且支持連續改進的狀態22

  當被採用作為供應鏈流程參考時,SCOR本身屬於協助策略決策層面而非設計或操作層面22,雖然在技術性上強(管理)卻不太具備社會性(協作)23,可以理性的分析現況與展望未來24,並且依據特定目的調整策略,具備相當的彈性與兼容能力25,因此適合作為管理層面的共用標準:不只具備remediableness,而且具備充分的legitimacy。

SMB計畫與與公版連網平台

  智慧機上盒(Smart Machine Box, SMB)輔導計畫是經濟部工業局自2018年開始推行的計畫。藉由政府力量的介入,將SMB附加於機械設備上,使設備本身的資料、儲存、通訊協定轉譯及傳輸能被處理,進而得以軟硬體整合並具備應用服務模組功能。

  透過智慧機上盒的使用,除本身可以在機械設備感測器的使用、網路與通訊能力、資料儲存與交換及設備狀態的監視具備提升的能力之外,公司本身的生產網路也因為機台聯網而具備藉由人機介面呈現即時狀況的基礎。

  利用SMB的特性,新舊設備都擁有藉由掛載(或擴充)裝置產出相同規格資訊的基礎,如果我們還沒有辦法在系統能力與資訊能力上快速複製,至少在工具上維持一個相同的標準。

  公版連網平台則是一種以IT技術為基礎的資訊平台,但是其開放的對象不僅止於特定的供應鏈。舉例而言,資策會與研華公司合作的物聯網雲平台意圖架構「物聯網生態系」,將聯網、雲服務、智能分析、多租戶、資訊安全與應用創新為主打特色,建立在資料庫、訊息協定與程式語言(Java、Python、R等)上兼容支援的大型平台,進而發展數據分析與人工智慧(AI)管理流程。利用這種平台的存在,將使交流的資訊隨著時間的累積而趨向統一,也因此在各自的產業中引起自發遵守標準的演化趨勢。

  綜上所述,於設備上及資訊上進行建設,將會為將來共通標準的出現建立堅實的基礎。而在資源與人才有限的情境下,參與共同或公眾利益團體(如政府或公協會)所推行的計畫,縱然效益並不一定快速而直觀,卻有助於提升公司表現,並維持不與產業環境脫節。

結論與討論

  本文藉由國外文獻研究、標準案例研究與國內個案訪問,對我國中小型企業建立共通標準之機會予以探討。結果顯示台灣中小型企業對於本議題的認知相對片面且參與動機不足,可能落入如PIBA-CIQC般失敗的陷阱。

  供應鏈中共同遵守標準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是產業演化的結果,因此產業生態系的建立相當重要。SCOR在管理方法上提供了模板,而如SMB計畫、公版連網平台則為標準的誕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因此目前環境上雖未達建立共通標準階段,卻是發展共通標準的關鍵時期。

  然而國內個案訪問的部分多針對特定單位,屬於定性研究中的個案研究,並沒有經過嚴格的研究設計。在取樣的對象上亦非隨機或分層取樣,在代表性上僅限所提之特定對象,也許未來可以更進一步進行問卷普查。

  在從傳統產業運作到供應鏈共通標準成形的過程中,公司大多經歷產線設備數位化、數位知識標準化、標準知識平台化之階段。然而在這些階段過程中的實際執行最終對標準的產生各自扮演了何種角色,是往後可以進一步討論的議題。

致謝

  感謝吳教授對本文方向的指點;感謝林經理不厭其煩的討論與釐清概念;感謝邱小姐、潘小姐協助彙總的資料;感謝熊先生、蕭先生整理並轉達SI業者的回應;感謝林先生、李先生在產業與業者的詢問上精準定位;感謝林大哥、張副理傳達了公協會的觀點,沒有各位的幫助,就沒有這篇文章。

 

【參考資料】

  1. Mentzer, J. T. et al. Defining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 22, 1-25 (2001).
  2. Cooper, M. C., Lambert, D. M. & Pagh, J. 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more than a new name for logistic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8, 1-14 (1997).
  3. Stevens, G. C. Integrating the supply cha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Materials Management (1989).
  4. Lambert, D. M. & Cooper, M. C. Issues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9, 65-83 (2000).
  5. Graham, G., Zailani, S. & Rajagopal, P.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and performance: US versus East Asian companie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05).
  6. Ho, D. C., Au, K. & Newton, E. Empirical research 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 critical review and recommend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40, 4415-4430 (2002).
  7. Simchi-Levi, D., Kaminsky, P., Simchi-Levi, E. & Shankar, R. Designing and managing the supply chain: concepts, strategies and case studies.  (Tata McGraw-Hill Education, 2008).
  8. Lee, H. L. Creating value through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review 4, 30-36 (2000).
  9. Mabert, V. A. & Venkataramanan, M. Special research focus on supply chain linkages: challenges for design and management in the 21st century. Decision Sciences 29, 537-552 (1998).
  10. Rai, A., Patnayakuni, R. & Seth, N. Firm performance impacts of digitally enabled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capabilities. MIS quarterly, 225-246 (2006).
  11. Saeed, K. A., Malhotra, M. K. & Grover, V. Interorganizational system characteristics and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Decision Sciences 42, 7-42 (2011).
  12. Carter, P., Monczka, R. M., Ragatz, G. L. & Jennings, P.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Challenges and good practices. CAPS Research, Institute for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WP Carey School of Business at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2009).
  13. Lesley, B. Flexibility of virtual agencies attracts senior people and offers significant cost advantage. Pharmaceutical Marketing Europe, 585 (2007).
  14. Craft, N. Process integration in the supply chain. MBP think tank, Volvo IT Business Process Innovation Res 37, 112-220 (2006).
  15. Larsen, T. Challenges of integration: a european case study. American consortium on European studies (2003).
  16. Awad, D.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definition and challenges.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IJIMT 1 (2010).
  17. Rosen, C. M., Beckman, S. L. & Bercovitz, J. The Role of Voluntary Industry Standards in Environmental Supply‐Chain Management: An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Perspective.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6, 103-123 (2002).
  18.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2019年中小企業白皮書.  (2019).
  19. Schwab, K.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9.  (2019).
  20. Stewart, G. Supply‐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 model (SCOR): the first cross‐industry framework for integrated supply‐chain management. 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997).
  21. Lockamy, A. & McCormack, K. Linking SCOR planning practices to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 (2004).
  22. Huan, S. H., Sheoran, S. K. & Wang, G. A review and analysis of supply 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 (SCOR) mode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04).
  23. Kasi, V. in Proceedings of the 38th Annual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  87b-87b (IEEE).
  24. Irfan, D., Xiaofei, X. & Chun, D. S. A SCOR Reference Model of th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ystem in an Enterprise. International Arab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AJIT) 5 (2008).
  25. Ntabe, E. N., LeBel, L., Munson, A. D. & Santa-Eulalia, L.-A.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supply 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 (SCOR) model application 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environmental issu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169, 310-332 (2015).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