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永續經營新常態

瀏覽數:193


疫情後的經濟環境-外冷內熱

永續經營是企業經營者一致的追求,要達到這個目標,就要一直適應外在環境的變化,並適時做出策略與作為,其中,對環境保持敏感性是物競天擇的起點。最近COVID-19疫情趨緩,各國邊境陸續開放,各種報復性消費噴出,在新聞上也屢見台灣旅館與餐廳供不應求的訊息,似乎經濟又將回到榮景,但若我們冷靜的來看相關經濟數據,就會發現,情況似乎不如想像的樂觀。

今年7月25日台經院發布最新經濟預測,台灣賴以為生的外銷經濟命脈,上半年出口、外銷訂單、廠商進口資本設備、製造業生產指數等數據均呈兩位數衰退態勢;今年的經濟成長率也再度下修到1.66%;再談到未來,WEF的2023全球風險報告中提到,氣候災變、通膨、地緣經濟衝突等主要風險因子,在2024並沒有消退的跡象。這些訊息告訴我們,在世界經濟環境中,高風險、高競爭、低成長的態樣並沒有改變。

再回顧國內經濟,商業服務業在近半年數據的確樂觀,但這樣的消費力道會持續嗎?我們拉長時間軸,從COVID-19疫情開始的2020年起算,迄今之消費者物價指數漲幅約8%,而且一路向上不曾回頭;再看中央大學台經中心7月份發布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僅有68.39點,且消費傾向為購買耐久財。由這些數據,我們可以預期,消費者會越來越保守,更加傾向高性價比的M型化消費型態。

企業文化根基-贏向動盪的未來

更高風險的經營環境、變動中的生活型態、更具自我的消費者,這就是企業不得不面對的動盪未來,企業就如同在狂風驟雨中的樹木,只有向下扎根,抓緊土壤才能屹立不搖,而這些土壤就是企業文化,不少經營者會有個謬思,企業文化是等到發展穩定、具規模之後才要做的事情,當下最重要的是開拓業務,爭取財源;但若缺乏穩固的企文根基,無法形塑認同的核心價值,就難以凝聚一起奮鬥的共識,那更多的業務反而會成為企業的負擔,只會形成企業內部推諉敷衍的惡性循環。企業文化不是一蹴可幾,而現在開始也不算晚,如何操作可以參閱筆者今年1月5日於經濟日報所發表「企業文化扎根,凝聚向心力」一文之淺見。

智慧資本積累-知識將是未來最貴重的生產要素

企業要意識到的另一個改變,是「智慧資本」將成為企業的戰略資產,近期AI議題甚囂塵上,大部分聚焦在軟硬體與處理能力,但筆者看見的是AI背後的「原始智慧」,AI是由人建構思考模型作為基礎,再經過大量資料訓練而成,基礎模型與訓練資料中的知識含量決定了AI品質,所以未來組織中如何將知識轉化為智慧資本的能力才是重要關鍵,未來的知識應用將和當下IT技術有緊密關連,雲端儲存所帶來的大量儲存能力、大數據工具應用所帶來的知識快速解析能力、AI所帶來的知識快速轉化能力,善用這些技術與工具,才能累積智慧資本。但別忘記,其根基仍在人們的思維與知識擴散,所以本年度CPC大力推動「擁抱光芒閱讀趣」系列活動,希望能營造一個積極知識累積與分享的園地。

永續經營五個基礎要素

最後從總體經營面來看,企業要永續經營,有五個不可或缺的基礎要素:「優質企業文化、有效獲利方程式、持續精進、創新與適時變革」,前二者代表企業的基礎體質,後三者則是推動企業前進的力量,要落實這些要素有賴於妥善的策略規劃,建議企業可以在具效能的營運流程下,聯結策略地圖與聚焦KPI的平衡計分卡架構,審視環境之後,建構分期發展的營運計畫,擬定策略目標,從財務、顧客、內部流程和學習成長等四個面向,規劃出達成目標所要展開的各種行動方案,並發揮具效能的執行力,戮力前行。當企業內部已經習慣於這樣的思維方式,就能將其化為組織的DNA,面對各種風險狀況,就能由反應到預應,讓企業有更強的適應力,共同為達永續經營的目標而努力。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