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市集活動行銷STP擬定

- 撰文者:
- 2014/04/14 瀏覽數:9804
「傳統市集」本來是一個發展日趨受限的時代產物,尤其是不斷面臨超市、量販業者的擠壓,讓年青朋友比較不願進入市場內消費,造成市集經營面的困窘與市集攤販傳承出現危機。但是,由於在政府的經費挹注,持續輔導及認證過相當多的市集,不只協助其永續發展也強化其基本技職能,在有限經費下將許多市集變得整潔明亮,甚至是轉型再造、建立品牌等符合時代潮流的面貌。
然而傳統市場要步上商業現代化之路,除在經營、管理及環境上必須突破舊有的模式,積極引進新知外,更需要借重創意的活動行銷與技術,由過去的被動坐銷,轉為主動行銷,並凝聚所有市場攤商的智慧與努力,透過各種的宣傳管道以及靈活的促銷手法,以原有的顧客為基礎,逐步拓展新客源。由此,傳統市場才能在超市、大賣場環伺的競爭中立於不敗。
在傳統市集辦理行銷活動前,首先應要先進行『行銷策略分析』( marketing strategy analysis ),即是行銷學上常稱 STP 流程( STP Process ),其中: S 為“市場區隔化”( Segmentation )、 T 為“選擇目標市場 ” ( Market Targeting )而 P 為“市場定位”( Positioning )等。
就傳統市集來說,“市場區隔”主要是決定促銷的區域範圍,“目標市場選擇”則是挑選主攻的消費者年齡層等,而“市場定位”則為了區別與競爭者不同的消費者認知,讓消費者很快區分出本身與競爭者的差異性。
以下針對其三步驟進行分析說明:
一、市場區隔
市場為購買者所構成,而購買者在某些方面可能彼此各有不同,不同的購買者可能有不同的欲望、不同的資源、不同的地區、不同的購買態度或不同的購買行為,這些都可做為市場區隔化的基礎,一般可分成地理變數、人口變數、心理變數及購買行為變數區隔不同市場範疇。
- 地理變數
是以地理位置來細分市場,例如台灣可劃分為北部、中部、南部及東部市場;
- 人口統計變數
是以各項人口統計變數為基礎,將市場細分為若干部份,例如性別可分成男性和女性;
- 心理變數
是指社會階段、生活型態、人格特徵等變數;
- 行為變數
包括使用場合、使用率、品牌忠誠度和對產品的態度等,而一般傳統市集常用的區隔變數包括區域、市鄉鎮、年齡層、性別、所得來區隔,如區域可分成以市集範圍10公里為限或以某一市鄉鎮為限;
- 年齡層
可分成30歲以下、31到50歲、51歲以上三個區隔市場,性別則分男性或女性,所得則可分成每月3萬以下、3到5萬、5到10萬、10萬以上,以上不同的區隔屬性都影響整體策略的擬定。
例如本年度輔導台中市霧峰公有市場辦理「綠色市集促銷活動」,就以霧峰地區為範圍進行促銷,活動配合高級環保購物袋(仕女款)兌換,年齡層鎖定30-45歲並其所得約在2到3萬之家庭主婦作推廣,因此活動一推出便造成搶購,不到一週所有環保購物袋即兌換一空。
二、市場選擇
將市場區隔出許多小市場後,緊接著是評估本身資源與辦理的目的,考量在有限的資源下選擇最合適的市場來主攻,而在市場區隔之後,一般可採取三種可能的策略,即無差異行銷策略、差異行銷策略和集中行銷策略。
- 無差異行銷策略
是將整個市場視為一個同質性市場,提供單一的產品和服務
- 差異行銷
分別不同的區隔市場提供不同的行銷方案
- 集中行銷
針對不同的區隔市場,但提供同樣的行銷方案
以上各個策略各有其適用的狀況,任何一種策略宜考慮本身的資源、產品的差異性、產品的生命週期階段、市場的差異性和競爭者的行銷策略等因素。
例如本年度輔導雲林溪攤販集中場辦理「斗六真好~仟圓饗起!雲林溪呷辦桌」美食行銷活動的市場區隔就設定在斗六市,年齡層則從老到少都包含,所得範圍則希望吸引各個經濟階層的民眾來體驗市集美食,因此比較屬於無差異行銷方式。
三、市場定位
定位是指本身的產品、服務、商店或組織本身相對於競爭者,在市場顧客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定位的方法有很多,但應依據產品的特色與優點、組織擁有的資源、目標市場的反應和競爭者的定位等因素,選擇一個有效的定位,原則上,應儘量去找尋一個未被滿足的需求,如果可以提供有效的產品或服務來滿足此需求,那麼這個定位就是一個相當好的定位。定位前,必須先考量什麼樣的人會來買,為什麼買,與及希望在消費者是什麼樣的認知。
例如針對本年度輔導苗栗縣竹南第二公有市場辦理「歡樂市場週年慶·樂購摸彩酬賓送」活動而言,其消費者主要是附近的社區民眾,買的原因是因為產品品質可靠,攤商服務親切,因此竹南第二市集的定位是提供高品質、安全、可靠的產品,並提供親切服務之附加價值,讓消費者每次來市集購物都能滿意消費且滿載而歸。
進行以上的市場活動行銷STP分析步驟,最主要是希望提供各傳統市集在規劃辦理行銷活動前,應檢視本身市集條件下,評估各區隔市場的潛力,以選擇其所要行銷的特定目標族群,並決定在這個目標市場內的定位。因此在這幾個步驟後,整個市集活動行銷的主軸策略已經大致可以確認,接下來的行銷組合只是依據這個行銷策略進行方案的組合配置,便能達成最終的行銷目標,提昇傳統市集的集客力與競爭力。
在地創生卓越經營服務團
本中心成立「在地創生服務團」從在地出發,透過人物境共好的思維,串接一級生產、二級加工、三級服務,結合產官學研各界能量,尋找資源創新價值,打造出真正屬於地方性及能展現與傳承在地文化特色的產業。
猜你喜歡

綠色市集/綠色商圈輔導重點界定於「採購+行銷+販售+消費+使用」等階段,重點工作包括綠色商品導入與管理、綠色行銷策略輔導、賣場綠色環保與衛生管理、綠色消費觀念宣導、資源重複使用宣導等5大面向來進行。

為使分散各地的傳統市場給予民眾及業者一致的印象,特為計畫通過市集評核之「品牌市集」與「優良市集」各規劃設計代表性標誌,透過視覺形象之標誌圖案呈現,使得以成為「品牌市集」與「優良市集」之市集代表意象,除可建立傳統市場分“集”形象,並讓消費者上傳統市場購物消費又多了參考選擇性。

傳統市集獨特的場域與服務,有其特殊情感地位與意涵。雖然新興商業型態,不斷壓縮傳統市場的生存空間,卻無法完全取代傳統市場。政府對傳統市集的輔導,在於面對整體消費市場競爭汰弱留強的大勢下,應如何走向?

為讓傳統市集能再度展現蓬勃的朝氣與無限商機,應協助市集與攤鋪進行再造或美學優化,全面改善市集整體的硬體、衛生環境與服務機能,並營造舒適環境空間與氛圍、融合與發展各自市集的特色,以促使傳統市集建構嶄新的風貌以及朝向品牌化發展。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