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市銷售人員認知與基本技巧

- 撰文者:
- 2014/09/04 瀏覽數:39622
銷售是一種藝術。
首先,你必須每天做一個「專業化」的門市銷售人員,以便能受人重視與尊敬,而在銷售商品時不致碰釘子。要成為「專業化」的門市銷售人員;必須充實自己對於公司產品的認識-灌輸產品知識及機智。
公司產品知識之灌輸,除了在訓練期間可以獲得外,在一般日常工作中亦可獲得。又如定期開會或公司所發的通知等亦為很好的來源不可忽視。對於產品知識必需完全消化、吸收,融會貫通而後發揚光大。因為公司所灌輸的知識只是通盤性的原則,而無個別差異與地區差異。要樂於成為一位「專業化」的門市銷售人員而努力地去追求公司的產品知識,並成為銷售上的行家。
機智在日常工作中為一項不可缺少的事情。要儘快地從實際工作中體會出來。從另一角度看,機智可以改變一個人的行為,例如在做銷售時,你發現有錯誤,一定要馬上想辦法加以改正,以免以後再犯上同一個毛病。
你要記住在你周圍的人也是專業的;當你向他們做一個成功的銷售時,你不但在銷售公司的優良產品,同時你也正在銷售你自己!因此必須使他們信任你,才能維持一種良好的顧客關係。
腳踏實地,實事求是-若能堅守這個原則,你就能避免很多無謂的煩惱與錯誤。切勿把事情過於誇張甚至歪曲事實取近於揣測。要記得你是「專業化」的門市銷售人員。何況周圍的行家亦時常在注視你的一言一行。因此,必須多用腦筋思索,所謂三思而後行;而且要能時時刻刻檢討自己,檢討每日工作中的得失。
一位受過「專業化」訓練的門市銷售人員,不輕言講「我不懂」;但在某些場合,則能適得其所且為聰明的舉措。例如消費者問及有關其他公司產品的種種問題使你無法回答時,最好坦白告訴他「我不懂」,切勿自作聰明,輕易敷衍。以免日後對你的言行產生不信任。因為當你跟他說「我不懂」時,他知道你所說的是實話,而他也曉得你會向公司有關人員請教,以求得最圓滿的答覆;等到你再向他解釋所問的問題時,他會相信你所說的完全是真實的。
但有一點要特別強調的,就是千萬不能以「我不懂」做為口頭禪,尤其對於消費者問及有關公司產品的問題;因此要對於公司的產品知識多下功夫。
若想成為一位成功的「專業化」的門市銷售人員,必須時時「努力工作」-不一定是勞力或需跑腿才是努力工作,勞心或努力思索亦無可厚非。銷售的一句老話是「多一份耕耘,多一份收獲」;此外,要踏入「專業化」的門市銷售人員行列前,有幾點必需提醒各位:
- 要虛心接受上司所託付的責任,並竭盡心智努力去完成任務。因為要集中各位的小目標才能完成全公司的大目標。
- 要虛心接受上司的指示或教誨。各位可能會想「他們怎麼叫我這樣做」其實這是多餘的;因為一個主管之所以會要你這樣做,自然有他的想法與充分的理由,而且也是他經年累月所獲得的經驗判斷,絕非憑空捏造,何況他又須向更上層主管及公司負責。當然若有很好的創意,亦不妨提出來大家共同討論。
- 要遵守公司的規定。舉凡公司的一切規章、規定、價格、贈品、工作準則、標準作業程序等,均須切實遵循不渝。
- 要有銷售主題。每次向消費者銷售時,務必要有重心以免失去跟消費者接觸的機會。依據公司當月的銷售計畫及行動準則( Plan of Action );因為消費者是被動的,主動的銷售才是積極的作為。
做門市銷售人員最感棘手的工作就是自己檢討自己的能力與得失,即所謂「能力的自我盤點」。當消費者購買產品時,或許你會洋洋得意地說「這位消費者已經因為我的說服(銷售的成功),而購買公司的產品」,「我是一個成功的門市銷售人員」;相反地,假如連續有三個消費者不被你說服,則應問「是否我的說法不夠具體,不夠吸引力?」「是否有哪一點得不能使消費者滿意?」「是否需要改變另一種銷售說服的方式?」
總之,要做為一個成功的門市銷售人員,有一件大家所公認最切實際的事,就是「熱心」, 也就是說,每一位要熱心於自己目前所從事的工作,自己所選擇的行業,熱心地追求成為一位「專業化」的門市銷售人員;這樣不但對你自己有益處,對你所熱愛的公司亦有助益。
要以身為門市銷售人員為榮-時時表現你的專業性,尤其對你的舉止與談吐。記住,做門市銷售人員是創造美好生活的開始,自由經濟推動的原動力。
基本的銷售技巧與產品知識:
- 說話要熱心,誠懇。
- 解說要簡短扼要。
- 要多多介紹產品對於消費者的好處或優點。
- 讓消費者發言。
- 以發問方式激勵消費者發表對於使用產品的經驗與觀感。
- 尊重消費者的意見、需要、喜惡,切勿批評消費者的意見。
- 向消費者解說產品時,重複向消費者提產品名稱。
- 介紹產品時,不宜用代名詞,如「它」、「這個」、「那個」、「我們的」等。
- 要注意消費者的表情,以決定是否停止或繼續。
- 要使消費者購買,要先讓其了解產品的特色,然後使其樂於介紹給他人使用。
- 了解消費者購買的時效。
- 品質至上,消費者利益為先。
- 提供消費者有關的產品知識。
- 遵循每月所定的宣傳政策。
- 若有疑問,應立即向相關部門提出,以求解解答。
猜你喜歡

大多數台灣業者,執行行銷計畫,往往受限於既有行業慣習、資源、人力等諸多現實面考量,無法跳出既有框架,提出具開創作法,缺乏的是一種思維革新與模式轉換的勇氣。
寶鋪里民咖啡館,一間臨時性咖啡空間,透過人-物-境-活動之串連與五感行銷運用,讓空間成為傳遞理念與交流平台,從此樣品屋,可以不談坪數與價錢,透過咖啡、活動與房體裝飾,連結情誼、建立對話,最終為建設公司、社區居民、未來住民及台北市民四方,創造各自專屬的價值,具體展現社會設計的精神,在既存商業利益外,更能維持人地環境和諧共存,有效提昇人類整體福祉。

「銷售人員是天生而成?還是訓練出來的呢?」,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在這個世界,固然有天生的銷售員這種人,可是即使天生自然的銷售員,他也不能一開始能駕輕就熟的成為優秀銷售服務員。無論一個人的天分才能多麼高, 如果要成為一個能幹的銷售服務人員,他就必須痛下工夫。

因產品的類型不同,所銷售的顧客對象也不同,銷售方式當然一定要因物.因人.因地而做調整,如何想辦法運用各種外部的機會,將產品弱勢轉換成銷售的優勢,都是身為業務銷售同仁需思考的地方,也是將業務持續拓展的機會所在,書本或課程教的只是理論,重點是要把理論活用在生活之中,在生活之中思考最佳銷售模式及機會。

顧問式銷售指的是對客戶而言,業務不再只是單純的銷售販賣產品或服務,而是像一位顧問一般,以專業的角度來解決客戶工作與生活所需解決的問題與所需要的服務,並且預見客戶的未來需求,提出積極建議的一種銷售行為和方法。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