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性創新管理 阿亨創新管理模式 7大步驟

瀏覽數:8075


  整合性創新管理的目的,在於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所謂創新能力,係指企業透過新知或對市場的了解,而激發出新的創意,並成功地將新創意轉換成新產品的能力(AWK, 1999)。

  德國傅勞恩霍夫(Fraunhof, FhG)生產技術研究所(IPT)根據瑞士聖加倫大學(St.Gallen) 的「整合性經營管理模式」(SGMK)發展出「阿亨創新管理模式」(AachenInnovation Management-model, AIM)。主體是一套「W模式」的「創新藍圖方法論」,此模式對創新管理的重要性建起相關性,以便發現整合時的疏漏,並找出適合企業本身的管理要項。

創新管理3大任務

  從企業經營理念發展出來的縱向和橫向的觀點,將AIM的整合性和全面性聯結起來,目的是持續不斷地激發創新能力。根據關鍵性要素,企業可以在重要的行動領域內及其細部化部分加以調整。此一模式進一步呈現以企業發展為依歸的「理想目標狀態」,再從企業的理想狀態和現有狀態間的差距,引導出策略上需要做的行動和方向設定。經營理念是指引企業整體運作方向的北極星,涵蓋所有影響企業領導階層的思維和行為的基本態度、信念和價值觀(Ulrich u.Fluri, 1992)。

  從縱向而言,AIM的管理結構分為:規範、策略和作業3個層面,規範管理和策略管理形成觀念架構,從中引出領導階層因地制宜的決策行為。管理結構除了橫面觀察外,還可以縱向分析。

  從橫切面來看,每個管理層面都可以再區分成結構、活動和態度三大區塊,這三大區塊與規範、策略和作業三大管理層面交錯運作,可以凸顯創新管理的觀念與實際執行的作業績效間,以及在協調轉換與整合時,可能產生的問題,三大區塊的內容如能具體落實,則可減低管理層面的投入(Bleicher,1999)。企業必須有意識地營造出成功的條件,才能在競爭中創造出長期維持在水準以上的成功(參考Puempin, 1986)。創新管理的3大任務:結構上的任務是創新組織,活動上的任務是創新規劃,態度上的任務是創新領導。

創新規劃

  創新規劃為未來的創新指引出策略性方向。創新規劃有4個層面:時間導向、能力導向、輸出導向及規劃系統。每個層面皆可以二次元座標表示,在座標軸極端化時,就代表某種典型的類型。

  時間導向的創新規劃是將計畫活動分為目前或未來。時間導向從「時效性」和「資訊特性」兩個構面來分析創新規劃。時效性分為短期與長期,而提供策略規劃參考的資訊特性,則分成輪廓分明/鉅細遺、輪廓模糊/概略資訊兩種。所的資訊特性,係指企業本身對企業部與外部的知識, 如: 技術、產、銷售額及市場態勢等。規劃時程短,所採用的資訊明確精準者,屬於前導向的創新規劃;反之,規劃時為長期,參考的資訊較概略者,則於未來導向的創新規劃。

  企業的能力導向對創新規劃也有影響。企業的能力從技術及場面來加以評估。當企業取得到目為止尚未引進的技術知識和能力時,表示該企業已建立起自己的技術力。

  如果這項技術正處於產品生命週期初期的話,那麼此技術在市場上即創造長期的競爭優勢。若要攻佔尚被開發的新市場,就與產業、客戶競爭對手等的知識息息相關,同時要考量市場能力的建立。與能耐建立相反的是綜效利用。所綜效利用,係指運用熟悉的技術經既有的市場。企業透過成本降低或質提升等手法, 有可能創造高績。外,採用綜效利用的策略,有助於市場優勢的建立與擴張,也可以對競爭對手製造較高的市場進入門檻。輸出導向的創新規劃,在從供應商關係及客戶關係兩個構面,研擬企業的發展方向。

  供應商關係指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合作方式和往來密度;則是指在產品發展過程中,企業與客戶間的合作互動。強調外部合作的創新規劃,在產品發展初期,企業就會尋找領導型客戶(Lead-User) 試探市場需求,並與相關的供應廠商,就該產品的未來發展,建立合作基礎。至於自自足的創新規劃,是指與供應商的作只侷限於工作外包,在產品上市做問卷調查時,才會與顧客發生關。這種導向與領導型客戶相反的是,產品只針對一般性的顧客(主流客)。

  創新規劃第四個層面是規劃系統,重點是發展計畫任務的合性和發展過程中所需的彈性。試探法,也就是規則不多但可解決題的規劃系統,可以解決發展規劃所遇到的複雜問題,及保有發展過中所要求的彈性。試探法的規劃模式在尋求系統性的決方案上尤其有用,特別是在中、期創新規劃中出現的最典型問題。

  於演算法,由於多採用圖表公式,適合複雜性較低、流程彈性不高的務規劃。以整體性的創新管理角度來看,創規劃中各層面的策略必須互相調。要達到這一步,需從整體角度來觀創新規劃4個層面中個別的特點。

  創新規劃中最特別的是有兩種相對模式:穩健模式VS.變動模式。穩健模式是:目前導向、以綜效利用策略發展企業能力、與客戶及供應商的關係是自給自足、以演算的方法進行策略規劃。採用這種模式的企業,其創新活動屬於逐步改進型。若企業在過去的時間推出各種新產品,而失去了宏觀,對每一個單項產品關注不足(Voegele, 1999)。在這種情況下,便需採取穩健模式的策略進行創新規劃。創新規劃的主要任務在於對既有的市場地位,盡可能地加以利用與擴大。

  在運用既有能力方面,重點在於創意量,的在維護產品,法透過不同的管方式,降低內部複雜性,同時加競爭對手進入該場的難度。這麼來,規劃的活動目前的趨勢將建起密切的關係,而能提高效益,到最大的獲利。健模式的特性,在追求創新並致於持續改進。

  與穩健模式相反,變動模式的特點是,規劃時程著重在未來導向、傾向以新產品技術的開發來建構企業能力、在產品發展初期,便積極尋求與供應商及客戶建立緊密的外部合作關係、試探法規劃系統等。採取這種策略模式的企業,多屬於激進創新型。

  如果能充分刺激產品技術升級的潛力,代表技術邁入前瞻性產品的新世代,或因此開發出新的市場。在這種情況下,以變動模式為導向的創新規劃是較有意義的。透過與客戶或外部研發機構的合作,有利於變動模式開發出有成功希望、有利用價值的潛能,若再與設定的目標結合,則能發展出非常激進的創新。而所必備的規劃系統,是以解決問題為依歸, 以及有彈性的進程。

  如果企業採取以多樣性為特色的雙策略, 要在新市場建立新能力, 則基於高風險考量, 至少應具有優於常態的財務潛能(Eversheim u.Schuh, 1996)。最後是與上述兩個截然不同的模式: 激進創新型和逐步改進型,為創新規劃的兩個極端。在整體進程的意義下,企業最基本的目的在於,創新規劃中的個別策略需互相協調,亦即在整體圖中,集中在同心圓內創造出相容性。

企業內的運用

  在運用上述模型時,企業必須在4大創新規劃類型中找出本身的定位,而這需要企業對其目前所採取的創新規劃做適合當前情況的分析。企業可以針對這4個層面(時間導向、能力導向、規劃系統以及輸出導向)的單一策略做個別的觀察,並對照極端類型將自己歸類;創新規劃現狀可能出現不規則圓形,因為每一個受分析的層面與座標軸的間距離不同。根據圖七所示,該企業在時間導向、能力導向及輸出導向均傾向於變動模式的創新規劃策略,唯一例外的是在規劃系統部分,因為採用演算方法,而趨於穩健模式,因而導致創新規劃這個層面與其他層面現有的形狀不協調,顯示出變形的圓圈。從追求整體與協調的創新規劃而言,這種變形與突兀是沒有意義的。

  如果每一個層面的個別策略彼此協調,則會形成以座標為中心的同心圓,該同心圓的半徑代表穩健模式或變動模式的整體策略。

  為了有效又長期地進行整體性策略,必須從現狀圖型中確定同心圓狀的理想圖型。從兩圓相重疊後所產生的落差,能直接推論出個別策略的必要作為及其目標方向。由於激進創新型與逐步改進型,這兩種創新規劃策略最基本的差異,在於企業所欲達成的目標是急遽完成的創新,還是漸進式的創新。

  因此,不該將這兩種策略視為一成不變的線型目標。這裡應該是它們涵蓋的範圍,在時間的考量下,從這兩種極端策略間,找出適合的策略目標與發展方案。當創新目標達到理想圖型時,必須設法維持此項成果,然後再根據企業當時的創新能耐與執行能力,檢視並更新下一個發展目目標。

  創新規劃以上述方式,激盪出未來創新的方向;創新規劃以企業目前的創新能力為基礎,更新企業的政策,並付諸活動。最後的階段就是將研發產品和革新製程的系統性發展,在創新專案中實現。

創新組織

  創新管理在結構和策略上的優勢為創新組織,為創新規劃和創新指導設立範疇(參考Bleicher, 1999);創新組織的目的是建立組織系統,使企業創新能發揮得淋漓盡致。從這個目的來看,任務定位、資訊交換、編列預算、資源運用這4項要素,便形成了創新組織的4個層面。

  從任務定位的角度觀之,可分成兩種:集中式結構和分散式結構。若創新任務以人為依歸,其組織結構是中央領導的,則屬集中式結構。所有的優勢與能力集中於一個單位,有利於激進創新型發展(Boutellier etal., 1999)。若純粹是配合中央組織的事務性工作,則屬於分散式結構。

  資訊交換的方式有激進型及保守型兩種特性。激進型的資訊交換,組織內部的溝通是開放式的,以多元的方式與外界互動,例如:經常出現在公眾場合,即是激進型的資訊交流。保守型的資訊交換,則不論是內部或外部資訊,都是透過單向或封閉的方式進行。

  編列預算有計畫式和機動式兩種。所謂計畫式的預算編列,係指組織的創新活動,是根據固定的年度預算來加以規劃;而機動式的預算編列,是依據需要來規劃年度預算。組織的資源運用包含:人及時間,完全對整個創新計畫加以整編,或在個別創新專案中分別運用。

  綜觀來看,創新組織和創新規劃的各項分析構面,相去不遠,穩健模式的特色就是分散式任務定位、保守型資訊交換、機動式預算編列以及整編式的資源運用;而變動模式的特性,是集中式任務定位、激進型資訊交換、計畫式預算編列以及分別式的資源運用。

創新領導

  創新領導的目的,在促使員工支持企業創新能力。因此,必須注意下列議題:員工激勵、決策模式、能力評價、及溝通態度。就員工激勵這個議題來說,以專業及一般員工為目的。對於一般員工,除了專業訓練外,還要加強領導和協調能力。決策模式取決於決策者,決策者之選出是階級權威式的,而決策者的商討方式是不重視商議內容的;反之則為集體決策模式。

  能力評價是結果取向和發展取向。結果取向的能力評價,是以狹隘的評價範圍和絕對性的評價來進行;反之,以發展取向的能力評價,則是採取廣泛的評價範圍,及相對性的評價。

  在態度溝通方面,可分為接納式和界限式兩種。接納式的溝通是全面的、闡述內容的溝通態度,而界限式的溝通,是在事後做出針對任務指示的溝通態度。創新領導層面與創新規劃相似,創新領導也可分為兩種主要的類型,即穩健模式和變動模式。穩健模式的創新領導,其特色在於專業的員工激勵、由上而下的決策模式、結果取向的能力評價以及界限式的溝通態度。反之,集體決策、發展取向的能力評價和接納式的溝通態度,則於變動模式。後者的創新領導可激勵出創新態度,表現出來的是對例行的過程不斷提出質疑,進而檢驗結果的效益。

  創新領導是一種強而有力的工具。對每一位成員的要求較高,必須長期執行,除非在得到所有參與者的接受之下,才能改變現狀。

創新組合

  創新組合的基礎,是從企業內外部的角度來評價創新專案或產品的創新程度。創新組合的座標表現這兩種觀察角度,在企業內部的觀點中,就現有產品及其他創新專案之關係,可區分為綜效運用及能耐建立。在創新專案中,滿足資源的綜效運用及能耐建立的標準是不同的。

  以高度學習效應為目標的創新專案,也是能耐建立的專案,綜效運用的比例較低;以既有知識為基礎,加以綜合運用來開發新產品者,也就是綜效利用其他專案為基礎者,較無法有能耐建立的功能。在決定創新專案時,應看情況來求取兩者間的平衡,因為企業的成功與否,須建立在綜效運用,及能耐建立的學習過程之上。

  就外部觀點來看,企業的創新專案可分為新創型及改善型兩種,不論哪一種,都是企業追求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新創型的創新專案,會經常有技術失敗、市場失敗的風險;市場失敗可透過技術改善、低風險研發來解決。不過,運用新技術開發新產品是勢在必行的,因為現有技術發展到一定年限會失去吸引力,只能進行一些皮毛、利潤也有限的改進。

  要是將創新專案內部與外部觀點連接起來話,可產生4種不同類型的專案,或是從衍生出產品,分別是:基本型、明星型、師型、高風險型4類。從企業觀點來看。

  1. 基本型的創新專案是指運用組織既有的識,從事改善型的技術創新,這種類型的新風險較低,因為企業已經根據經驗評估技術的可行性及市場潛力,例如汽車業將有車系做改款升級,就是一種基本型的創專案。
  1. 明星型的創新專案,雖然也是透過企業部的綜效利用,但對外(市場上)卻是新創型的產品。透過外在的美譽,明星型的創新專案是企業成功關鍵,然而,所產生的內部學習效益較低。當企業利用其既有核心能力開發新產品,並在新市場取得技術領導地位時,該產品即可視為明星型產品(例如:汽車工業將既有技術運用到單車工業。)
  1. 教師型創新專案是一種學習型方案;企業內部利用這些方案建立能力,在外部被評定為改善。企業透過這些方案發展具有高度前景的新市場和新技術。例如,如果有零組件廠商想要擴展為系統廠商,可以透過教師型專案的刺激,並設立目標,將新產品技術的KnowHow注入企業中。
  1. 高風險型的創新專案,結合了教師型與明星型專案的風險潛能,對內是建立企業能力,對外被視為新創。高風險型的創新專案,其目的在以新技術刺激新市場。成功之後,也會證明高風險型創新專案的所費不貲。然因為風險太高,這類專案大都是個別推動。

  企業想要成功,必須「穩健地綜合」這4種方案。高風險方案能帶來高獲利的激進創新(Gassmann et al., 2001),確保企業長期的成功;而基本型可以創造必要的短期現金流量,平衡高風險方案的高冒險;企業可以根據個別情況,選擇施行哪種類型的專案。

創新藍圖法9大法則

  創新藍圖法(Innovation RoadMapMethod,簡稱IRM)為創新管理的執行提供一系列的輔助工具,協助企業有系統地進行產品創新的規劃,IRM法本身並不是目的,而是用來找出成功的解決方案。新藍圖法的基本法則如下:

  1. 以明確目標為導向

以目標為導向所採取的行動,可以確保企業目標和決策者的目標受到大家的認同和追隨。只有在創新目標、創新策略與企業策略達成共識,亦即受到大家的認知、定義和溝通,且在策略面和作業面的規劃之間產生「合適性」時,企業才能找到適當的解答,也就是找到適合企業體本身的產品創意(Saad, 1991)。

  1. 創意品質勝於創意數量

創新研究和專案經驗證實,成功的產品創新經常出自於個別和積極員工的突發奇想。雖然每個企業裡經常會出現無數個偶然產生的產品創意(Albers, 1991),但是其中可行的創意卻微乎其微(Droege, 1999)。因此,創新規劃的方法必須具備系統化激發高創意品質的功能。

  1. 為未來設計

前瞻性的科技才能滿足未來和潛在客戶的需求,企業才能營造獨一無二的地位。如果企業要維持、擴展企業成就,持續又精確地滿足客戶需求,其基本條件是必須具備以下能力:察覺市場新趨勢,甚至自己發動新趨勢,並且組合最有競爭力、最有創意與研發的企業供需鏈,生產出符合該趨勢的產品(Warnecke, 1997)。因此,一個具策略性的產品創新規劃的先決條件,必須能發掘潛在與未來顧客及市場需求(Kleinschmidt etal.,1996) 從而激發出創新潛能。

然而,這些條件是無法靠客戶問卷或其他傳統的市場調查方法來掌握,所以,必須導入能發掘創新潛能的方法,如此,才能將潛能轉為成功的產品創新。

  1. 利用現有優勢

當好的創意能被正確地轉換為行動時,創意才會開花結果。創意要能成功的條件是,企業能夠運用本身的優點,將創意付諸行動。因此,在選擇產品創意時,企業除了評估市場潛力外,還要考慮產品創意的「企業契合性」。

  1. 設立透明與標準化程序

要掌握複雜問題,必須一方面以系統及簡化的方式思索及分析問題;另一方面,在進行細節工作的同時還能保持整體觀。運用理性化潛能,有助於工作效率的提高,尤其是資訊、實體、程式儘可能只研發一次,做好備用並全面標準化(參考Schmidt, 1996)。

  1. 客觀、邏輯地選取創意

事情越簡單,越容易想像,也就是說,某個選項的資訊越充足,相對的該選項被評價為正面的可能性越高(Tversky, 1986)。在實務中,相較於名不見經傳的新科技而言,廣為人知而現成的科技常享有較高的評價(Lenk,1994)。結果是,表面上資訊充足的新方法獲得青睞的機會較高,一般人不會因為新方法可能比較適合,而去收集相關資訊(Dyckhoff, 1998; Eisenfuehr, 1999)。因此,想要選出客觀的創意,最重要的是,評價的方法不該只侷限於自身產品或企業的歷史,以及是否適合企業本身或已知的技術,而應廣納其他(功能性相當)的可能性(Pfeiffer,1995)。

企業在進行評估時,還必須顧及到模糊但優質的資訊,因為如果決策者堅持運用鉅細靡遺和多量的資訊,雖然比較容易估算出實行的風險,但要獲得這類資訊,必須等待結果,例如:等到新的競爭產品問世,然而在產品發展當中,此舉往往會造成研發產品的時間不夠充裕,導致企業經常會選擇沿用多年的解答方法,而未對其潛在的差異性加以評估(Brandenburg, 2002)。

  1. 處理不確定性

在產品創新流程的前幾個階段,談到了很多結合許多不確定性的未來發展,例如:假設解決方式的技術可行性、環境及市場演變等。在不確定性和時間性兩相衝突的情況下,就必須運用適合該特定情況的方法來處理(Staudt, 1996)。

  1. 市場與技術演變同步

在技術密集的市場上,越早占有技術優勢是成功的基本要素。為了讓新的技術能占有領先地位,必須以適當的資源來發展這項技術,及推動這項技術。其目的是希望未來能夠在市場真正需要此項技術的那個時間點,適時滿足市場要求。發展過晚的技術解決方案,最明顯的缺點是無法即時滿足市場要求,但過早發展的技術解決方案,則可能為企業帶來財務拮据和人力不足的困擾。因此,最重要的是運用方法,「適時」準備好必要的技術,使市場發展和技術發展同步進行。

  1. 開放態度與創意激勵

原則上,對於每個規劃標的物、規劃流程以及技術產品創新付諸行動時的方法運用,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所謂的「放諸四海皆準的方法」,只有成功產品創新的「經典模式」(AWK, 1999; Schultz-Wild, 1997; Zahn,1992; Sabish, 1991)。因此,企業應該運用一種涵蓋所有要求的普遍性方法。然而,這種方法應該被建構成一種模型,模型的各個階段可以分開運用,即使是新手也能從不同的步驟開始運用。尤其是在尋找創意階段時,自由發揮空間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單靠純邏輯行為,是無法發展創意的(Schmitz1996)。

W模式7大規劃步驟

  建立在創新藍圖法的基礎上的W模式共分為7大階段,各個階段凸顯了規劃單元間在邏輯上的分界。每個階段需進行特定的規劃活動。由於市場、技術及企業發展規模與效應並非靜止不動的,因此階段1、2和7可週期性地重複;而階段3、4、5及6,則屬企業產品規劃過程內的持續性活動(Brandenburg, 2002)。

  由於各階段的施行步驟並非依照順序排列的,彼此間也沒有明確的分野(Thom, 1980);不同的階段彼此相互交錯,並非個別獨立,可以單獨或同時進行。基於這項原則,在此特別強調,本書介紹的僅為廣泛通用的粗略基本模式,企業必須依據本身特性進行修改或進行內容細化。W模式的規劃階段區分如下( 參考Brandenburg, 2002):

  • 階段一:目標設定

在「目標設定」階段,必須從企業最高策略引導出策略方針和創新目標。除了企業潛能外,也必須確定企業在策略上要以創新來塑造的領域,這與下一階段的產品創新規劃有關。規劃初期階段所輸入的資訊,是與企業相關的內外部資料,而輸出的資訊則是:創新目標、創新策略、企業潛能以及選定的企業創新領域。

  • 階段二:未來分析

「未來分析」的目的,在為企業發掘創新潛能及擬定創新任務。首先必須分析的是一般趨勢,及選出企業所要創新之領域內的趨勢,並且針對它們在創新領域以及在未來預測中的企業影響力,進行調查。以此為基礎,並顧及企業潛能的前提下,導出與未來市場和技術發展步調一致的創新潛力。因此,在未來分析所得到的資訊,是與企業有關的創新潛能和創新任務。

  • 階段三:尋找創意

在「尋找創意」這個階段,產品創意是建立在創新潛力上;首先,在創意分歧的階段裡,先構思第一類的產品創意架構,亦即問題和解決方案的創意。在之前所導出的創新潛力背景下,應該有許多前瞻性的創意。尋找創意的結果,是發展第二類不同創意的產品創意,這類創意的特色在於,每個問題創意至少搭配一個解決方案。最後將這些產品創意進行分類歸檔,作為日後規劃階段使用。

  • 階段四:創意評估

「創意評估」的目的,是找出並評估有成功機會的產品創意。除了以市場和技術的角度進行評估外,還必須檢驗策略的一致性和對企業的利益。評估結果,可以將產品創意就時間與內容的屬性,納入創新藍圖法中。

  • 階段五:創意細部化

在「創意細部化」這個階段,針對選定的產品創意繼續收集關於市場和科技方面的資訊,目的是發展產品概念。同時詳細界定此產品是否有需求,並且為所導出的技術任務激發出詳細的解決方案。在此基礎上,產品概念得以發展,而創意細部化的結果,就是對個別的產品創意提供各種不同的概念,在第一次模型成型時,便可證明是否為有用的創意。

  • 階段六:概念評估

「概念評估」的目的,是針對已提出的產品概念做量化的評估。首先,必須以產品細部化及證實過的完整資訊為基礎,再重複一次創意評估,除此之外,還要從經濟的角度來評估,亦即將成本、獲利和可能的費用與期待的利益目標做比較。此精密的評估結果將對創新藍圖法的細部化有很大助益。

  • 階段七:執行計畫

「執行計畫」的目的,在於將企業為了發展產品創意或產品概念的個別活動,統合在創新藍圖法中。所以這個計畫等於是所有計畫的總和,中長期的目的是要建立、運用和維護技術的創新潛能。此外,先前步驟中所產生的個別結果資料,也將在創新藍圖法中進行整合。而運用創新藍圖法的目的,則在於呈現環境要求、市場要求、技術性的產品創意以及其發展之間短、中、長期的相互關係。

  以上所提的階段模式是一種理想的流程,在這個流程中,個別的規劃階段有部分是平行使用,並交互連結成一個網路,尤其是「尋找創意」和「創意細部化」兩個階段,在現實中經常互相交錯,或同時被運用在同一個工作步驟中。這兩個階段間沒有明確的界線,也沒必要進行明確的分野,更確切地說,應該根據不同的邊緣條件,在「尋找創意」階段就處理或解決細部化的問題。同樣的,「創意評估」以及「概念評估」兩階段也多有重疊和重複(Brandenburg, 2002)。階段3和5以及階段4和6重疊的情形,特別會出現在下述規劃情形(Brandenburg,2002):

  • 只有極少的產品創意可以進行細部化。
  • 簡單、牽涉面不廣的產品創意。
  • 內容上互相競爭的產品創意,在市場上的區分要清楚。

  如果認為,使用IRM法就能自動產生創新、成功的產品,那就大錯特錯了。參與人員的創造力永遠是關鍵,IRM法的行為模式可以確保成功的產品創意必備的規劃步驟,可以有系統、有結構地進行,可以系統地運用IRM法來強化創新的目標。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