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製造x數位轉型=生產力再造之最佳解方
與病毒共存宅經濟退燒》AR VR AI 沉浸式消費旺商機
短短20年,世界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回顧2000年,全球僅12%民眾擁有智慧手機,如今已超過60%;當時Facebook尙未創立,現在每天有15億用戶在「刷臉」。消費者無時無刻的行為變化,正讓消費市場經歷一場破壞式創新……
在生產力4.0的浪潮下學習與訓練應有的新價值與模式的變革
探討學習與訓練活動如何從這一波從德國「工業4.0」到台灣「生產力4.0」的浪潮下,重新思考找到新的價值與模式。 文中從德國「工業4.0」高度的產業鏈與價值鏈整合的各項特徵,來探討學習與訓練規劃發展上在訓練方法、手段與觀念應有的新變革模式與思維。
銀髮貴人專案自80年5月開辦迄今已逾25年,認證銀髮貴人逾200名。自103起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辦理銀髮貴貴人,落實以長者服務長者精神,於104年加辦銀髮貴人甄選活動,為臺北市政府銀髮人力資源再運用的經典案例。
銀髮貴人:臺北市政府銀髮人力資源再運用
當不再能追蹤消費者的個人資訊、瀏覽過哪些感興趣的商品頁面,數位廣告除了改用個人化廣告因應之外,善用具備龐大消費數據庫的電商平台或有通路,借力使力,才能更精準的放大廣告效益……
當精準投放成為過去式》無cookie時代 電商平台成數位廣告神隊友
敬祝大家母親節快樂!闔府平安!
2022母親節快樂
人工智慧應用百花齊放下,產業真的準備好了嗎?(營運策略篇)
企業在引進人工智慧解決方案時,最容易遇到策略不明確、資料量與品質不足、無法規模化等挑戰,導致轉型步伐延宕,業者可以如何做來解決這些挑戰呢?
受到疫情嚴重影響,許多訓練機構紛紛尋求轉型開始辦理線上課程,但線上課程學員討論環節的難易度偏高,要如何克服並提升線上服務的品質,成為時下教育訓練機構的難題。
如何提升線上服務品質
2021年11月13日,歷經2週的討論,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屆締約方大會(COP 26)通過了《格拉斯哥氣候協議》(The Glasgow Climate Pact)。與會的153個國家提出了新的2030年減排目標(NDCs),承諾放棄燃煤發電、停止森林砍伐、減少甲烷排放以及加速內燃機汽車的轉型。為了達成此一目標,與會國同意加速政府、企業和民間社會在能源、電動汽車等領域的對話與合作。
風電、核能、氨能、氫能》全速開發新能源 日本拚2050綠色轉型
以服務設計活化文化資產
在旅行樣態朝向深度體驗的趨勢之下,具深度的文化資產成為各國獨一無二的吸睛優勢,各國在觀光的面向,無不致力運用與形塑文化資產所能創造的觀光財。文化資產要怎麼運用、對消費者產生什麼價值、如何結合相關資源、服務藍圖如何展開、顧客的服務旅程如何設計、專業人力如何配置運用效益,這些才是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
隨著服務業轉型科技化和全球化,服務業應用的技術不斷進步更新,服務的範疇涵蓋各種產業,服務的對象擴及全球,也就是服務業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廣。如何有效運用最新科技、增進服務效益、提升客戶滿意、提供全方位服務、創造更大利潤。
服務供應鏈說明-以CITD個案為例
全球疫情、極端氣候事件及變動的全球政經情勢持續,除了原有CSR概念外,如何透過ESG實踐CSR原則, 積極落實ESG的推動、強化風險管理及早因應永續轉型已成為重要企業之重要課題。
ESG與企業永續經營之重要性彙整
營造業勞工的平安符-臺灣職安卡
營造作業人員一般安全衛生教育訓練6小時
當高齡化及低出生率正快速改變台灣產業需求與人力市場,擁有121年歷史的日系企業NEC台灣,透過策略、文化、組織、人才4層面來佈局創新轉型,這條已歷時3年的數位轉骨之路,又將如何翻轉既定思維,讓艦隊順利轉彎?
NEC台灣》策略、文化、組織、人才 老日企注入創新DNA
餐飲業者應該要有自己特色及正確的心態,最重要是把餐食做得好吃、建立會員經營、外帶系統,加上照顧好消費者,疫情影響就會比較小。另外餐飲經營有固定成本(場地租金、設備、裝潢折舊攤提等),要有穩定到店消費(包括店內及外帶消費)的營收,有到可以負擔成本後的外送,才能有機會獲利,否則,外送的抽成會讓業者永遠賠錢(外送業者也有成本,要其調降抽成不如自己先努力)。
疫後指南餐飲業外送方案
燈塔工廠當前已成為全球智慧製造的標竿典範,該專案由世界經濟論壇與麥肯錫顧問公司針對特定工廠進行評選,針對完成工業4.0部署之廠房給予燈塔工廠認證。這些由軟體驅動、整合單線、整機整場,乃至供應鏈的業者運用前瞻數位科技打造生產標竿與建立生態系。獲選業者從技術、供應鏈、新創合作的角度,逐步成為智慧製造中的造局者。
燈塔工廠對製造業者在營運與供應鏈管理的啟發
因COVID-19引發外送平台與電商的崛起
2020年對生長在這年代的全人類而言,應該是永生難忘的一年,突如其來的一場全球性災害,在措手不及的狀況下,面對新冠肺炎(COVID-19)的來勢洶洶,頓時整個世界都變了,造成了相當嚴重的災情與死傷,例如:旅遊、航空及餐飲業等;在毫無招架能力的狀況下,為了避免感染,大部分國家採取遠距離辦公室,部分國家進行短時間甚至長時間鎖國,全球航班幾乎接近停飛的狀態,僅剩下貨機的正常運行。人們盡可能減少交通的通勤移動,避免人與人的接觸感染。 我們從來沒有預知或是想過人類社會有這麼一天的到來,根本毫無招架能力,台灣似乎是地球上僅剩一塊相較起來沒有受到嚴重感染的淨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為了避免群聚感染,宣布實行「社交距離」,消費者基於安全問題,減少了去餐廳的次數,餐廳內的座位數調整後幾乎只能容納原先一半的客人數。防止疫情惡化的措施,一記又一記得往餐飲業的頭敲下去。 2021年我們已身處「後疫情時代」,新冠狀肺炎(COVID-19)爆發後,改變了人類許多的生活型態,包含遠端工作興起、保持社交距離的生活模式,失業率和非典型就業增加。外送平台與電商產業共同為人類世界爭取更多效率與時間,人們的消費習慣而在無形中漸漸被養成,進而促進整體經濟發展,創造更多效益。目前在台灣,兩者仍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在疫情結束後並不會消退,成長曲線會趨於較平緩的趨勢,相信未來仍是會以小幅度穩健的持續成長下去。
本中心於宜蘭杏輝人才訓練中心舉辦第一屆將帥班複訓課程,1月14日很榮幸承蒙杏輝醫藥集團李董事長志文到場分享創業及經營理念並給受訓同仁們諸多勉勵!
杏輝醫藥集團李志文董事長蒞臨CPC第一屆將帥班分享創業及經營理念
「初探地方創生」之一:隨創理論
「地方創生」一詞源自日本,乃是因少子化而極力推動的戰略型政策,台灣以超高速邁向人口老化社會,期望借鏡日本的做法來縮短學習曲線,但各地方有不同資源,如何活化資源、創造新價值,建立使人願意留下來的地方新產業,進而帶動人口止流、回流進而成長,這是以隨創理論嘗試導入並期待茁壯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