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之溫室氣體排放是全球最緊迫的問題之一,為了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國際組織編制了一系列標準和指導方針,其中,ISO 14064-1是關於計算、盤查和報告組織溫室氣體排放的標準。本文將重點解析ISO 14064-1的條文以及該標準的重要性,並以電子零組件公司為例說明如何導入ISO 14064-1的要求。
淨零實務》ISO14064-1重點解析與企業導入案例
德國企業ESG永續管理作法初探
透過海外實地考察,協助台灣中小型企業深入了解全球ESG的發展趨勢,並藉由吸取德國實踐智慧製造、數位轉型及ESG的經驗,強化因應國際淨零排放作為及強化氣候變遷調適之能力。同時鼓勵企業應用綠色循環技術將產品材料回收再利用,鼓勵企業使用再生能源替代方案等減碳技術,因應品牌供應商及產業供應鏈所揭露之溫室氣體狀態及產品碳足跡管理等,落實並深化探索創新商業模式,以建立低碳產業鏈示範性作為並鏈結國際環境趨勢,進而推動國家與產業永續發展。
APO贊助、經濟部產發署指導、中國生產力中心主辦之「引領創新生產力×蓄積永續競爭力」論壇,於11月20日假富邦國際會議中心B2盛大舉行,現場超過百位的專業人士一同共襄盛舉。
CPC「引領創新生產力×蓄積永續競爭力」論壇 暢談亞太地區永續發展 啟動綠領人才再升級
商業服務業低碳轉型,再創永續綠商機
商業服務業的低碳轉型是一個重要而具有挑戰性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考慮到如何維持業務運營的可持續性及降低運營成本,同時減少對環境的不利影響,以提高企業的長期競爭力並提升企業的社會責任形象。
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歡慶68周年舉辦感恩論壇 提倡優質企文、智慧資本、永續共好
CPC於11月16日舉辦68周年感恩論壇活動,以「未來新常態-優質企文∞智慧資本∞永續共好」為主軸,與企業一起探討如何在通膨、地緣政治與氣候異常的高風險環境下,以優質企業文化型塑碁盤,用知識積累智慧資本,企盼在逐漸復甦的經濟環境中,企業能奪得先機,創造先佔優勢。
近年來除了鼓勵業者運用儲運技術將高品質鳳梨釋迦外銷至遠程國家,避免集中於單一市場,另一方面也順應新型態截切水果的消費趨勢,透過研發催熟與冷凍技術與推廣優質產品評鑑,開發冷凍系列產品,展現鳳梨釋迦新風貌。
突破外銷瓶頸-鳳梨釋迦新風貌
近年農業面臨氣候變遷、人口老化及勞動力不足等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農民將如何以智慧農業技術去面對困境?本文將探討目前農業經營上的困境,以及現有的智慧農業技術將如何應用在這些農業問題上。
以智慧農業應對農民經營的困境
從數據瞭解2023消費者趨勢
臺灣的消費者3年來受到Covid-19疫情長期的影響之下,已漸漸習慣口罩不離身、使用行動支付、使用電商平台購物,並且對價格敏銳,一起與筆者透過各單位統計數據帶您瞭解當下消費者的現況。
根據經濟部統計2023 年上半年餐飲業營業額為5,038 億元,年增26.3%,寫下歷年同期新高。亮眼數據下,餐飲經營型態卻悄悄在變換,撕經濟在疫後仍逐漸成長改變實體餐飲,如今更成為新的營收成長曲線與經營困境解方。究竟撕經濟是如何改變餐飲產業?
缺人、缺工、通膨的解題法 疫後撕經濟 佈局台灣前進海外
海旭國際 小而巧的澳洲市場 台商海外出口的前哨站
2017 年成立,總公司設在澳洲布里斯本的海旭國際,專營台灣常溫及冷凍食品出口澳洲,自身也擁有超市通路與線上通路平台Seekit,長期耕耘澳洲市場,與台灣百家餐飲品牌合作如:金品冷凍食品,杜老爺,鬍鬚張,所長茶葉蛋,聯華食品,星球工坊等。
台灣的夾娃娃機曾經風行一時,但因卻乏持續性創新,近年已經沒落,但近日,一家新興的夾娃娃機連連鎖店推出新經營模式,再度掀起了熱潮,該案例的成功沒涉及高科技手法,有的是對商業模式的巧思,證明新獲利模式不一定要依賴高科技,需要的是對消費者的理解與服務價值傳遞路徑的好設計。本文並非鼓勵開一樣的店家,而是引導思考如何在既有經營模式中找出新路徑。
商業模式創新案例-夾娃娃機店的再興
智慧化與數位化目前已廣泛運用於餐飲業,大部分餐飲業者所運用為自動化點餐、精準食材採購降低浪費切題ESG及智能營運管理增加營運效能。
智慧化與數位化運用於餐飲業趨勢及案例探討
食品製造業者多以經驗法則叫貨,數量不準確易造成原料過期浪費、延遲產品交期。目前台灣半數食品製造業者仍以較為傳統的方式製造生產,本文將分析目前市場現況,並舉2個轉型案例,說明食品製造業未來發展趨勢。
智慧食品供應鏈-台灣食品製造業趨勢與分析
本文旨在說明以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AI是什麼,有什麼特性;同時也解釋生成式 AI模型如何運作,以及它們是如何訓練的;最後分析生成式 AI 模型可以解決哪些類型的問題,並提出企業應該如何善用這些用處的建議。
什麼是生成式AI?企業如何應用生成式AI提高效率?
當流量進入成長停滯 電商該關注的「存量」趨勢
電商近 10 年的發展可說是大起大落。許多中小型企業透過電商成為全台知名品牌,但也越來越多企業逐漸意識,電商績效逐年滑落。特別是過去 3年,疫情為電商帶來前有所未有的成長業績,疫後客流量卻立即被線下通路所掠奪。
《 氣候變遷因應法》在本年度年1月10日三讀通過,本次修法將淨零排放目標入法、訂定公正轉型條款、並增訂徵收碳費、溫室氣體基金等條文,邁向我國氣候法治的另一個里程,也影響企業的營運與決策。
氣候變遷因應法通過實施對企業之影響
不得不面對的ESG
ESG並不是一個全新的議題,筆者一直以來倡議「永續經營」理念,鼓勵企業在經營歷程中追求人物境的共好,其中之關鍵理念就是由CSR延伸至ESG,變成相對明確的評估項目。
隨著國境開放,各項管制措施鬆綁,再加上疫苗施打普及率提高,餐飲業消費市場逐漸回溫
後疫情時代餐飲業數位轉型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