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受到社會普遍重視
我們的生活週遭「設計」這兩個字不斷的被提到,尤其在日常食衣住行育樂的生活中,包含建築、交通工具、時尚服飾、生活用品、展演活動、文化商品、企業品牌形象、商品包裝…等,幾乎都離不開設計,無論是否懂設計,但就是有很多人在談設計,在評論設計,姑且不論懂不懂設計,總之「設計」目前在台灣社會已逐漸受到重視,這對長期投入設計工作的設計師、預備投入設計或正在學習設計者而言,都是一股鼓舞的力量,也是整體設計服務產業向上發展的契機。
與委託業者溝通設計卻非易事
雖然「設計」已受到普遍的重視,企業主也了解透過設計可以提升企業及產品形象,可以擴大產品行銷的業績,但是如何進行有效的設計,則是一般中小型企業的難題,所以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尋找設計公司幫忙相關產品設計、品牌設計、企業形象設計等設計工作。而設計服務工作者如何讓業主了解設計提案的理念與意涵,如何與業主進行溝通,讓設計為顧客創造最高價值,則是設計業者最主要工作目標。無法獲得委託者的肯定、信任及支持,將會是設計工作者的最大夢饜,經常會有做白做工及白忙一場的情事出現,所以如何與委託業主溝通設計就成為設計工作是否成功之關鍵。
一般企業會委託外部設計公司協助進行所需設計,大部份是本身內部無設計相關人員,雖另有小部分雖有設計人員,但卻想引進外部不同的設計思維模式,期與內部原有模式產生激盪進而擦出創意的火花,但這畢竟是少數中的少數,所以委託方的主事者大部分都不是學設計或懂設計,其中有些是對設計重要性已有體認,有些則是迫於客戶、市場行銷的壓力不得不進行設計的改善,雖然都是「設計」,但由於每位主事者的背景文化及思維模式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與偏好,如果沒有可以聚焦的溝通方式,則經常會發生雙方歧異而無法有交集,導致設計專案執行進度延宕,最後不是草草了事就是終止設計執行的地步,所以與委託業者溝通設計就成了設計案成敗主要關鍵因素之一。
與委託業者溝通設計方式
我們都了解使用言語、文字及肢體語言是最基本溝通表達方式,但在設計溝通上通常都會加上視覺圖像、實體(或虛擬)模型甚至3D動畫來強化表達內容,讓委託業者更了解設計表現。因為設計領域涵蓋範圍廣泛,本篇先以工業設計(產品設計)來作說明,並將設計溝通分為設計前的溝通與設計進行中的溝通兩部分來談。
(一)設計前的溝通(產品設計)
設計前的溝通主要是深入了解委託者的實際需求,我們整理了一些於設計前必須溝通了解事項如下:
- 公司現有產品線(產品類別、系列產品…)?這是了解這個公司主要生產製造哪些產品。
- 公司核心技術(競爭力)及核心產品?了解公司的主要技術後,未來可以針對其核心技術建議其他應用及衍生產品。
- 公司經營理念、規模、營業額、產品主要市場及銷售方式?
- 主要及次要競爭對手?與競爭對手產品差異性?市場區隔性?市佔率?
- 公司現有產品在市場上定位?新設計產品定位?新設計產品形象?目標消費對象?
- 公司新產品主要銷售地區?進入市場時機?銷售價格?主要銷售方式?
- 公司產品現有專利佈局?新產品專利及安規需求?
- 新產品材料成本及模具成本估算?
- 新產品設計期間,設計提案之決策模式及時間?
- 新產品設計期間,公司內部搭配專業技術人員及窗口?
- 新產品設計共用公司現有模組件或標準件?
- 新產品未來生產製造方式?
上述各項都必須於設計前與委託者做充分溝通及了解,並作為未來各項設計分析之依據及參考,並透過設計分析過程擬訂設計策略及設計發展方向。(基本設計分析包含市場、產品功能、目標族群消費者、人因工程等)
(二)設計進行中的溝通(產品設計)
設計進行中的溝通主要是讓委託者能清楚了解設計構想的理念及意涵,然而要讓委託者接受我們的設計提案,就必須讓委託者能清楚又容易理解設計內容,所以整理了一些設計進行中的溝通技巧如下:
- 以與設計相仿產品之意象及3D立體圖像呈現,可讓委託者快速理解產品造型設計及特色。
- 透過關鍵字及使用情境的呈現,將產品融入使用情境之中,讓委託者可輕易感受設計呈現之意境。
- 提供實際(或等比例)大小之草模,可讓委託者能實際感受產品之實際尺寸及握持操控之感覺。
- 應提供不同思考方向之概念設計,並於提案時充分說明,讓委託者對每款設計都能充分了解其設計理念,並思考是否符合其需求?
設計進行中的溝通是整個設計工作是否能順利完成結案的關鍵,所以除了上述工具事項外,設計提案者必須要能傳達每款設計理念,讓委託者充分理解設計精髓,而除了說明設計提案外,也必須了解委託者的意見及看法,經過溝通過程提供下次設計修正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