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通路品牌」,創造顧客的忠誠度!

- 撰文者:
- 2012/04/24 瀏覽數:11586
隨著零售通路業的快速發展,消費者的購物心態,會不斷地隨著商業環境的多元化及消費者需求的不斷改變,而更加的難以捉摸。對於消費者種種而言,如果只是用理性與常理並無法解釋,其潛在的購物動機、欲望與行為,更不是單純的以想刺激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就可以解釋清楚。
近幾年來,台灣的消費者經歷了歐債的風暴、美國次房貸的影響、油價物價的高漲、失業率攀高…等環境變動的影響,造成消費的心態轉為保守。可以發現到民眾對於消費更加的謹慎與清楚。
企業也發現到當消費者逐漸朝向謹慎理性的規劃金錢支配,消費的力道自然就可能會減弱。當消費意願遲疑,衝動性購買減少,消費者會轉而追求真實消費,包含崇尚自然、想了解產品背後故事與全部過程、仔細閱讀產品訊息、在乎出產地、非直接接受終端產品及環保、減碳…等觀念,已形成當今消費者的主流意識。
從企業經營品牌的角度來看,會發現到消費者往往會透過親身接觸商品或服務之後,在當下所產生的感覺之好壞,去做出評斷,而這就是消費者對品牌能否產生「信賴感」的過程。進而才會因不斷重覆的接觸體驗後,發展成對品牌的「忠誠度」。
以密度居世界之冠的台灣便利商店業為例,隨著便利商店的競爭白熱化,各家業者為了追求來客數的增加、客單價的提高、獲利率的提昇,無不卯足精力,不論是新商品的推出或新服務性商品的提供,以帶給消費者更多的選擇與便利的消費。
在各家便利商店彼此間的差異日漸趨同之情形下,業者要如何掌握住顧客的忠誠度,並提供更多新商品與服務,以爭取更多的商機與機會。在這過程中,又如何能夠讓消費者接受、信賴與再惠顧,便是現今便利商店業者在擴張其市場版圖之際,不斷在探索的課題。
舉例來說,當消費者想要購買「罐裝咖啡」來喝,而罐裝咖啡其本身是有品牌的(例如伯朗咖啡)。消費者若先有想要購買該品牌產品的念頭(例如伯朗咖啡),然後才會到便利商店(不論是7-11或全家..等皆可)去找尋。這樣便是對於「產品品牌」存有忠誠度。
當然若是消費者對某「便利商店的品牌」存有所謂的忠誠度(即就是一定要去7-11或全家..等買東西,而且只要有「罐裝咖啡」就好(不管是不是伯朗咖啡),這樣便是對於「通路品牌」存有忠誠度。這對消費者而言,某便利商店就不僅僅只是一個單純的購物通路而已,而是一個信賴的對象。而該「通路品牌」便是其企業的品牌資產,可以創造出巨大的經營商機。
研究發現,若便利商店業者推出新產品(如微波便當)或新服務(如ATM或電話叫車服務)。消費者在初次消費,若出現疑慮或猶豫不決的情況(例如敢不敢)。消費者能因對該便利商店之品牌信賴,接受其所推出新產品或服務。這就是運用「信賴移轉」的過程,開啟顧客的信賴大門,決定此新產品或服務是否能被消費者接受?!!
我們可以發現到,影響消費者接受與否的變數很多,最主要有「知覺風險」及「涉入程度」這兩個部份。當消費者對於所需要的產品越清楚與了解的時候(例如衛生紙),或預期這消費使用之後所產生的風險並不高(例如悠遊卡加值),則被接受的程度也會相對的提高。但透過通路本身的品牌,卻可改變與影響其間的關係。同時,藉由其本身的通路品牌優勢,亦可跨足其它新的服務領域(例如代收代付或洗衣服務等),這也代表著還有更多的潛在商機可以開發。
此外,在通路品牌中,還存有所謂「商品銷售拉抬」的品牌效果。因各個商品製造商需要有通路來銷售其產品。故往往需要配合通路商(便利商店業者)的相關要求藉以透過通路的覆蓋度,以爭取市場的曝光率。
當然,製造商尚還須藉由許多媒體的廣告與宣傳,將其新產品的訊息利用行銷的方式傳遞給廣大的消費者,促使其主動到通路來購買該產品。這樣的廣告成本,往往所費甚鉅而效果又不易衡量與掌握。
在實務上,通路業者會收取所謂「上架費用」,其主張是可以讓廠商享受多個銷售通路點的曝光的機會,製造商可藉由知名通路的品牌(形象良好、可信賴)來增加販售產品的知名度,這就是所謂搭便車「拉抬效果」。
若廠商能夠利用繳納上架費用,藉此在市場上,除可獲得許多銷售據點曝光之機會,更可讓消費者認識新產品(品牌)。將原廣告預算移轉至對知名通路品牌的配合上,卻也反應出知名的通路品牌確實有這樣的「拉抬效果」。
至此,企業應可了解到,經營「通路品牌」需讓消費者能透過「信賴移轉」的過程,將其對於「商品品牌」的忠誠度轉換至對「通路品牌」的忠誠度。當然,也惟有企業本身不斷強化其品牌優勢(商譽)及開發出更多的新產品與服務,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持續不斷與創造顧客間的互動與感動,才能創造企業更大的商機與利潤。
卓越經營服務團
CPC身為提升生產力、品質力之機構,責無旁貸地挑起產業振衰起敝的重責大任,承襲過去工業自動化服務團之精神,協助企業克服經營管理瓶頸,邁向卓越。因此,成立卓越經營服務團,以顧問服務、顧客滿意進而創造顧客成功為目標,策略思維乃以二次生產力運動與生產力再造為訴求;以跨產業為區隔,鎖定服務族群;服務能量含括第三級產業與跨域整合。
教育訓練網
CPC整合內外部顧問、講師、學者及專家,透過公開班及廠訓,為企業界培育無數傑出人才。培訓內容包含:經營領導、策略規劃、ESG永續發展、智慧製造與數位應用、生產/品質管理、行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研發管理、設計創新、財會與內控管理、專案管理、勞工與消防安全、公共工程品質管理、語言進修等。
猜你喜歡

便利商店的品牌信賴當消費者想要購買某種功能的產品,到底是該產品的本身就存有著「品牌權益」,讓消費者想要購買,然後才會到便利商店去找尋?還消費者對該品牌的便利商店存在著「品牌信賴」,因而去購買該品牌店內此種功能的產品?這就需看對消費者而言,便利商店到底是否僅止於單純的購物通路而已。

對消費者而言,通路自有品牌具有低價實惠的誘因;對通路業者來說,獨家銷售的商品可以建立起顧客對通路的忠誠度及與其他通路的區隔性,不僅能夠鞏固消費者對商店的忠誠度,亦是零售業間進行差異化競爭的有力武器,可謂是雙贏策略。

傳統市場在我國經濟發展的歷史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隨著科技的成長及網路的發達,越來越多的新生代消費者將網路購物視為採買日常用品的主要平台,本文將探討在傳統市場導入網路行銷模式的可行性及方式,包含傳統市場進入網路購物的第一步、自治會與網路購物模式、購物平台推廣與行銷、傳統市場導入網路購物的困難點。

實體或虛擬之通路品牌業者,在經營上,可持續強化其企業本身品牌的優勢,以創造其『品牌權益』。另一方面亦可藉此引進並開發出更多自有的新產品與新服務性商品,運用『品牌信賴』的移轉,除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之外,亦可創造企業更大的商機與利潤。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