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趨勢-臺北城市綠能發展SWOT分析

瀏覽數:22963


 

  朝向綠能產業發展為目前全球趨勢。臺北市長期積極推動綠色能源,將綠能產業列為未來重點發展產業之一。本文透過城市競爭力及綠能產品發展環境,進行SWOT分析臺北市推廣綠能產品,並提供政策建議。

一、全球綠能發展趨勢

  全球各國為追求高經濟發展,工業大量生產所製造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量逐年攀升,造成氣候異常、各地不斷自然災變頻傳,科學家探究其原因乃來自於人類過度仰賴化石燃料有關。因此有京都議定書溫室氣體減量協定,衍生碳權、碳交易等等節能減碳之議題。各國政府也積極提出相關措施,朝向綠能產業發展,而這波大趨勢也是發展中國家進軍未來主流產業的絕佳機會。

【圖】歷年綠能投資

資料來源: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Global Trends in Clean Energy Investment(2011)

  綠能產業在各國政府的政策推廣下,投資逐年攀升(如上圖)。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底全球金融風暴使投資下滑,但同時各國也提出相關的振興方案,大多朝綠色經濟規劃,使投資回升。

  過去不論傳統產業抑或是科技產業,技術幾乎都由歐美大廠所寡占,開發中國家的企業技術能力與其差距甚遠,僅能在後苦苦追趕,且經常受制於歐美大企業的智慧財產權的箝制。而新能源產業,諸如: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電動車及LED等,均還處於發展階段,臺灣與歐美先進國家的技術落差相對有限,有些技術還能並駕齊驅,正是臺灣最值得推動的產業。

二、臺北市綠能發展利基

  城市是人口及經濟聚集中心,為能源主要消費者,亦是溫室氣體重要的排放來源,因此,城市成為氣候變遷全球化與在地化的關鍵網絡節點,在綠能落實與低碳發展過程中,將扮演更為主導性的角色。不少國際城市已認知到自己的責任,紛紛積極行動,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綠色(低碳)城市將成為先進都市的目標與願景,臺灣首都臺北市為邁向全球,躍升國際舞臺,亦將綠能產業列為未來重點發展產業之一。

  臺北市政府為建構友善宜居的生態城市,長期以來積極推動綠色能源。依部門別推動相關措施如下表:

【表】臺北市各部門推動之綠色措施

資料來源:臺北市相關局處人員提供(環保局、建管處、交通局等)

  此外,臺北市政府更透過「臺北市產業發展自治條例」,設立產發基金,獎勵企業投資綠能產業與投入綠色研發。

三、臺北城市綠能發展SWOT分析

  本研究將透過SWOT分析,探討臺北市綠能產業之發展,說明如下:

(一)臺北市綠能產品推廣優勢分析

臺北市為國內政治、經濟及文化發展重鎮。97年臺北市政府產業政策中,以打造臺北市成為「亞太營運樞紐」作為發展願景,定位為「商業發展中心」、「科技創意中心」、「人才培育中心」、「產業育成中心」。

在產業發展上,產業場所家數、員工數、生產總額均位居全國之首,且逐年成長。此外,隨著科技業的崛起,「內湖、南港、北投士林」三個高科技園區,形成臺北科技走廊,朝知識、技術密集之創新、研發、設計及行銷服務導向邁進。

在資金市場上,這裡聚集臺灣的金融機構總部,包括外資,以及重要的大財團的總部,促使臺北市具備資金市場與活絡的創投業。整個城市的發展,除產業、資金外,人才亦是一大要素,這裡擁有全臺最大且優秀的人才資源,國內一級學校、研究資源及各大企業皆集中在臺北,使人才從孕育至運用的發展環境健全,同時也吸引臺灣其他地區,甚至海外人才向臺北聚集。

高度發展、基礎建設完善、資源豐富的臺北城市,民眾的收入遠高於其他縣市及全臺平均,對於新興綠能產品,相較於一般產品較為昂貴,在具高消費力的臺北市進行推廣是具優勢的。綜上所述,臺北市綠能產品推廣優勢包括:

  1. 臺北市城市定位:國內-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國際-亞太營運樞紐
  2. 基礎建設完善、資源豐富的城市
  3. 擁有豐富資源及優秀的人才
  4. 政府政策支持
  5. 民眾環保意識高、認知度高、購買意願高

(二)臺北市綠能產品推廣劣勢分析

臺北市土地面積約272平方公里,相較於國際其他都會城市小,相對的擁有的天然資源較少。人口數為全臺最多,密集度高,且在快速的都市化發展過程,土地成高度利用,造成房地價格昂貴。

城市都市化發展帶來便利交通等良好的基礎建設外,同時也造成公共衛生、交通系統等公共設施亟大的供給壓力,並使都市環境生態系統之負荷量驟增。臺北市2009年人均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為6.38噸,其中,住宅與商業區排放占總排放量71%,最主要的排放源為空調、照明設備、家電,其次則是交通,占約27.7%。

從產業結構觀之,臺北市以批發零售等服務業為主,服務業的占比超過60%,產值以金融服務業最高,由於非生產、製造中心,企業的經營屬產業價值鏈末端,廠商多屬經銷代理等服務性質居多。

因此以產業發展局扶植產業發展之角度,臺北市雖希望透過高消費力拉動綠能產業之發展,然面對生產端屬被動式的供應,形成產業發展阻礙。因此,彙整臺北市綠能產品推廣劣勢包括:

  1. 天然資源有限
  2. 土地面積小、人口密度高、在高度發展下,造成房地價格高漲
  3. 高度都市化造成都市環境生態系統之負荷量增加
  4. 非生產、製造中心,企業的經營屬產業價值鏈末端,綠色生產屬被動式

(三)臺北市綠能產品推廣機會分析

綠能產業的發展是各國發展的重點。2011年西門子委託經濟學人研究機構進行「綠色城市評比」首度針對亞洲22個主要城市及金融中心進行環境績效評比,臺北市於此次評比中為臺灣唯一被納入評選的城市,整體表現排名亞洲第2,由此可見臺北市具國際競爭力,而在綠色城市的投入也受到肯定。然而以服務業為主的臺北市,其產業特性洽與鄰近城鎮(新北市、桃園縣為臺灣工業大縣)成互補。

桃園縣是科學工業大縣,每年產值高達2.3兆,有24個工業區及1萬多家工廠,並有16所大學,有73家廠商從事綠能產業如太陽光電、LED照明、風力發電等。新北市未來也要重點發展綠能產業,目前新北市已形成能源資通訊產業聚落,為協助產業節能轉型和低碳生產,創全國之先,成立了「綠色產業發展中心」。故思考如何作跨縣市整合,發展臺北市之利基是必要的。

此外,綠能環保具有節能減碳、環境友善等綠色正向意義。從整體國際趨勢來看,各國對綠能投資、綠能發展認為它是具有商機的。目前綠能產品推陳出新,現在處於發展階段,許多企業擁有創新的能力,推出吸引消費者的產品,便能占一席之地。因此投入綠色創新是未來發展之趨勢,也是企業永續經營的契機。以下提出臺北市綠能產品推廣機會包括:

  1. 榮獲亞洲綠色競爭力評比第2名
  2. 與鄰近的新北市、桃園縣之綠能產業屬性互補
  3. 國際趨勢的驅使及國內政府積極的推動
  4. 企業追求綠色創新商機及正面形象

(四)臺北市綠能產品推廣威脅分析

綠色環保大趨勢可說是眾所皆知,綠能產品定義廣泛,雖然綠色消費意識抬頭,但許多消費者尚未清楚有關綠色產品認證標章,而市場上在綠色標籤/標章的申請上多採自願性,在無強制的規範下,容易有樂活、綠能等品名之商品進入市場,混淆消費者選購,因而對有通過綠色認證產品之企業造成威脅。

就產業面而言,臺灣綠能產業的發展尚面臨困境,例如未脫離以生產技術為代工的角色,產業整體的關鍵技術還有待提升;在綠能科技的創新與管理方面,人才仍顯不足,跨領域資源整合也有待落實;未來要讓綠能產品真正進入國際供應鏈,還有待建立實際的運轉及運用實績,擴展市場應用;目前臺灣整體綠能產業發展尚未達經濟規模,仍有賴國際市場的拓展,未來必須要積極培育產品品牌及通路等狀況。

另外,從城市競爭的角度來看,五都升格,城市升級,使鄰近的新北市與臺北市產生資源拉扯效應,相較下臺北市原本享有的財政資源減少,且新北市更獲選為北部低碳示範城市,使臺北市綠能產品推廣受到威脅。綜上所言,臺北市綠能產品推廣威脅包括:

  1. 五都升格,對臺北市的資源拉扯
  2. 未掌握關鍵技術,易受國際其他國家威脅
  3. 綠能產品涵蓋廣泛,未有明確定義
  4. 品質差異化不明顯,易受同質性商品低價競爭

四、結論

  透過城市競爭力及綠能產品發展環境兩大要項來檢視臺北市綠能產品發展優劣勢以及外部機會及威脅,接著將以常用的交互影響矩陣策略思維之方法,透過矩陣思考法,考量矩陣單元與矩陣單元之交互影響關係,展開進行策略擬定。

(一)臺北市綠能產品推廣S-O(內部優勢-外部機會)策略

  1. 爭取中央資源持續朝永續環境發展

政府積極推動綠能相關措施,中央與地方共同努力,致力建構低碳安居的永續環境。臺北市發展綠能產品市場的優勢在「商用建築密度居全國之冠」,作法可優先進行以臺北市政府所屬單位及其廳舍進行建築節能改善(Building Energy Renovation)。促進市府所屬辦公大樓、醫院、展覽中心…等獲得實際之節能成效與減碳效果,即將可帶動綠色照明、節能空調及熱泵熱水系統等節能產品之發展,帶動商機,此為具體可行之策略。

  1. 提升整體綠色績效

透過公部門的帶領以及企業社會綠色責任之引領,設定綠色採購目標,以提升綠色採購的績效。目前國內縣、市政府都施行綠色採購,然而這些綠色採購之商品,若能透過市府整合經認證規範、高效率優質綠能產品之平臺,讓採購者於消費者立場上可以確保購買之商品為符合高效率節能之產品;另一方面,也可透過這樣的一個平臺來淘汰效率較低的商品,讓技術跟產品效能能不斷提升。

  1. 持續支持或擴增獎勵頒獎措施

國內關於綠色相關獎項包含經濟部連續舉辦 「臺灣綠色典範獎」、遠見雜誌「綠色城市評比」、數位時代的「綠色品牌」,均鼓勵國內企業致力發展優質綠色產品與服務。另臺北市教育資源豐富,也可透過研發創新補助,分別從學校、企業著手,進而透過頒獎活動或獎金補助予以獎勵,鼓勵企業大眾投入綠能生產。

  1. 結合其他產業資源共同推廣

透過結合其他產業資源共同推廣綠能產品,可分別從觀光產業及會展產業著手。就觀光,臺北市為亞太最佳旅遊觀光城市前10名,若能結合觀光產業,開發臺北市低碳遊程,除可採用綠色運輸工具,還可以開發低碳美食景點、低碳消費等,來提升臺北市城市形象。

在會展產業發展,辦理展覽、研討會等活動,除了讓廠商能夠有曝光的機會,更可以提供民眾認識了解綠能產品,以促進綠能產品的普及。

(二)臺北市綠能產品推廣S-T(內部優勢-外部威脅)策略

  1. 整合地方資源,壯大國內產業,放眼國際市場

除了臺北市本身地方內資源整合外,更應將目標設定國際市場,整合鄰近地方資源,利用與新北市、桃園縣產業結構之互補性,作產業群聚或產業結盟,發展整個大臺北的綠能產業,壯大國內綠能產業。進而結合會展產業辦理或參加國內及國際性綠能展覽、研討會等, 以了解全球綠能產業發展趨勢,一方面也讓臺灣綠能產品在國際市場嶄露頭角。

  1. 掌握綠能關鍵技術

綠能產業的發展,關鍵技術的掌握是相當重要的,如果一如往常採用代工的方式,少了關鍵技術,在整個生產面上,相較於大陸、東南亞其他國家的低勞工成本競爭,呈現相對弱勢。臺北市擁有國內最豐富的教育資源,鄰近有中研院等研究中心,因此設立綠能科技研發中心掌握國際趨勢、開發國內綠能創新技術、培育訓練國際綠能專才,提升國內綠能產品發展及推廣之競爭力。

  1. 產品差異化

綠能產品涵蓋非常廣泛,當綠能產品與一般產品沒有足夠的差異性,或是品質尚無法得到保證,即使民眾有再高的消費力,也不會作不理性之採購。因此透過輔導產品取得國際認證標章,讓綠能產品與一般同質性產品具差異化。一方面對消費者是一種保障,而對產品是一種品質的維護。

(三)臺北市綠能產品推廣W-O(內部劣勢-外部機會)策略

  1. 發展臺北市利基綠能產業
  • 發展智慧綠建築,實施與建議:

智慧綠建築是以綠建築為基礎,導入智慧型高科技技術、材料及產品之應用,使建築物更安全健康、便利舒適、節能減碳又環保。其相關產業包含建築設計、施工營造及綠建材,能源管理設備系統,安全監控設備系統,節能家電設備系統,自動控制設備系統,空調節能設備系統,室內環境品質設備系統,節水設備系統,照明節能設備系統等。

發展智慧綠建築不但能夠節能減碳,又能帶動關聯產業之發展,如LED、能源服務ESCO等業者,再結合臺北市本身具有的ICT發展之能量,因此不論在發展效益性、整合性及廠商數來看,都認為智慧綠建築是適合臺北市推廣之綠能產品。

  • 積極發展服務性質活動為主的綠色產業,提供整合性服務

以臺北市服務業之特性,將整合性的綠能產業發展亦為適合發展產業之一。臺北市人力資源最豐富、服務業產值最高,即使沒辦法進行綠能產品的製造,也可發展高科技產業群聚,例如學習內湖、南港科技園區的模式,發展綠能高科技產業;或是服務性質活動為主的綠色產業;又或者是協助綠能產業結盟,用群聚的概念,整合國內資源,提供整合性產品及服務。

  1. 落實食、衣、住、行節能生活

臺北市在落實節最關鍵的因素就是人,只要市民力行節能,即可在短期內達到減碳成效。

  • 建立與綠能產學合作夥伴計畫書

如與國內LED業者合作建立北市LED城市,據以推廣市民採購綠能產品。

  • 建立行動造能樂活示範屋計畫

於今(101)年的城市展樂活館展覽中,有業者提供發電腳踏車,將展期間人民所發的電,直接併入展館的用電,吸引國內外買家詢問,是這次展覽詢問度最高的一個展品。建議可以建立行動造電樂活屋計畫:於學校或社區拓建人力發電腳踏車,這樣的方式讓民眾去反思去了解節能的用意,一方面也可以將電反饋於市電,達到節能。

  • 實施綠能運輸與交通

隨著全球化與兩岸交流頻繁,臺北市金融與商業蓬勃發展,往來人口激增,交通運輸彷彿成為此國際都會的命脈,由於道路有限與停車空間減少,大眾運輸系統發展將是未來的施政措施,這也是發展綠色運輸系統的最佳機會,在燃料方面使用生質燃料,在載具上使用電力載具,例如,捷運與電動車。

(四)臺北市綠能產品推廣W-T(內部劣勢-外在威脅)策略

臺北市非生產、製造中心,在生產上是屬於被動式的,無法從整個產品週期的生產到末端的使用,全面管控,但臺北市可以祭出相關規定,例如要進到臺北市銷售商品、該廠商須取得哪些標準規範或產品有取得哪些標章認證方能進入,透過對產業價值鏈末端的管控處理,提升綠能產品之品質。

 

【資料來源】

  • 臺北市產業發展政策(2008)
  • 何欣茹(2009),綠能產業 兩岸合作新契機,大陸台商簡訊,第202期。
  • 呂錫銘、黃美瑤(2011) ,臺北市綠能發展建議,能源觀點,經濟部能源局。
  • 臺北市綠能產品推廣與策略規劃計畫,各場次專家座談會議紀錄(2012)。
  • 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Global Trends in Clean Energy Investment(2011)。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