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APP應用現況分析與建議


  近年來,隨著Facebook等社群軟體的普及化,以及雲端運用的發展,使得智慧型手機的應用越來越重要,並且又衍生出Pad等應用,統稱為智慧型裝置。智慧型裝置目前已經深入社會大中的生活當中了,周遭不時可看到許多人拿出手機或平板電腦來拍照、記事、處理工作、甚至是玩遊戲等等。

  在智慧型裝置上面的這些應用軟體又稱作APP,取自Application(應用程式)的簡稱,在目前的資訊界中,APP的發展可以說是最熱門的話題了。根據統計,截至2012年底為止,在兩大平台上可供下載的APP數量就已經超過170萬個了。近來,筆者也觀察到各大公司企業、各式組織、乃至於各個政府機關,無不或多或少的投入了部份資源,推出各式各樣的APP供使用者下載。那麼究竟對於一個中小企業來說,專屬於自己企業的APP呢?

  針對這個議題,可從目的性、應用需求以及相關技術等三個面向來考慮:

  1. 目的性

企業為什麼需要發展APP呢?可能是要運用APP來達到某些策略目的,例如增加行銷管道、或是維繫顧客關係等等,典型的例子是最近王品集團所推出的『瘋美食』。也有可能APP本身就是企業的營運模式之一,例如遊戲公司所推出的免費或是付費遊戲等皆可算是此類,遊戲本身的付費機制或產生的廣告效益就是公司的營利來源。

不論企業為何開發APP的原因,都應該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目的,若是營運模式,那就需要估算投資效益,若是策略需要,那也必須控制成本,也就是說,企業必須釐清發展APP的目的,做有效的成本掌控,所以,中小企業發展APP需要考慮目的性。

  1. 應用需求

第二個面向則是使用者的需求考量。APP這類的應用有個顯著的特色,就是使用者必須有強烈的使用意願,才有機會在眾多APP中找到企業提供的,還得要下載並安裝,並且大部分的APP都是使用者必須常常使用,才可能達到原始設想的效益。很明顯,這樣的APP必須對使用者非常有吸引力才會成功。

所以就產生例如:

  • 功能議題,此種APP提供使用者需要的功能,例如查詢氣象、大眾運輸等資訊;
  • 社交議題,例如Facebook、Line等軟體創造了社交平台;
  • 娛樂議題,例如各種遊戲讓大眾打發時間,有的還非常用心投入甚至沉迷於遊戲中,根據統計此類APP也是獲益最高的軟體。

企業必須發展出使用者願意甚至想要下載使用的APP才有意義。

要分析使用者的需求可從統計使用頻率以及持續率兩方面著手,統計這兩個因子可得到4象限的矩陣,分別為:

  • 高使用頻率/高忠誠度:使用者用的最頻繁,也最忠誠,同時也是廣告回報率最高的一個類型。
  • 高使用頻率/低忠誠度:使用時間比較集中,但並不持續。例如行銷推廣用途的APP,活動結束後就可能不再使用了。
  • 低使用率/低忠誠度:使用者很少使用的APP,除非有特定的功能或目的,否則應慎重決定是否要發展此類型的APP。
  • 低使用率/高忠誠度:此類APP常常是伴隨著企業本業而推出,企業因應內部系統而發展的APP。
  1. APP技術

最後一個面向則是需考量發展APP的技術問題,通常需考慮要發展Web型態或者是Native型態的APP,Web型態的APP對於智慧型裝置的環境比較沒有特定的要求,但程式無法存取智慧型裝置上的資訊或是運用特定的硬體功能,如GPS、相機、陀螺儀等等。相對的Native型態的APP通常可以完全使用智慧型裝置上的硬體資源,但需要安裝在正確的軟硬體平台上才能使用。

目前,智慧型裝置的主要環境有兩大族群,分別為蘋果電腦所發展的iOS環境,以及由Google跟各大硬體商所主推的Android環境。這兩大系統的運作環境彼此完全不相容,舉凡硬體構造、軟體操作風格、所使用的程式語言等等,通通完全不一樣。

企業若想發展Native型態的APP,通常得針對兩大平台各開發一支程式,再不然就得選邊站。這還只是針對主要的大族群而言,實際上智慧型裝置的運作環境遠不只這兩類,還有例如微軟的Windows Phone、Blackberry的RIM系統等等,發展系統想要兼顧各種不同的平台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所以,企業要發展APP至少也得兼顧主流的平台,並且要針對不同的平台撰寫不同的程式(iOS使用Objective-C,Android使用Java,Windows Phone使用.Net)。開發、測試、部屬、維護等成本是不容忽視的。

  企業面臨是否要發展APP的問題時,首先要釐清發展APP的目的,其次,找到使用者的需求,並針對需求設計功能,評估成本效益,最後再考量技術或成本的限制決定發展APP的形式及功能、整體建置及推廣的策略等。如此做出的決策品質應可讓企業的資源應用在最有效益的地方,提升整體的競爭力。

更多資訊請參考
數位轉型卓越經營服務團

以「因應數位轉型需求與融合企業經管理論」為基礎,發揮數位盤點、系統整合、顧客體驗、商模再造、資源引導、產學鏈結及卓越營運之核心能量,協助企業規劃由諮詢診斷(改觀念)、教育訓練(育人才)、顧問輔導(伴輔導)、建置導入(導系統)、平台租賃(建平台)等五個構面展開。主要服務範疇提供包括知識數位化、經管數位化、製造效能優化、服務體驗優化、商業模式轉型、產學資源介接等數位轉型服務。

教育訓練網

CPC整合內外部顧問、講師、學者及專家,透過公開班及廠訓,為企業界培育無數傑出人才。培訓內容包含:經營領導、策略規劃、ESG永續發展、智慧製造與數位應用、生產/品質管理、行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研發管理、設計創新、財會與內控管理、專案管理、勞工與消防安全、公共工程品質管理、語言進修等。

猜你喜歡
*
發統企業》顛覆傳統物流 APP科技注入新生命

傳統物流公司為了解決經營困境,幫助合作店家找到最佳販售方案,積極在公司內部注入新活血、新思維與新科技,並導入「TopSALE」智慧型業務行動管理系統,讓物流程序更簡單、方便,協助公司、業務和客戶三者共同成長,創造傳統公司新樣貌。

*
淺談新興中小企業對APP的需求及機會

因應「滑世代」的到來,探討中小企業是否該導入APP去因應目前的環境,其所擁有的優勢是什麼?

*
宗教資訊管理系統及GPS APP開發應用

過往宗教業務資料以紙本方式保存,不僅占空間亦難管理、查閱檔案速度緩慢。為了達成宗教寺廟相關作業搜集,有效掌握轄區內宗教團體相關資訊,並作為後續資料分析應用外。近年來政府推動無紙化以及宗教資料流通等政策,因此,為了能有效保存相關文件資料與知識分享及經驗傳承為主,透過宗教資訊管理系統的建置,支援相關單位施政規劃及提升決策品質。

*
您今天嗶了嗎?APP對於日常生活運用的影響-以全聯、全家與大苑子三家為例

現今電子支付已普遍流行,出門可以不用帶錢包,但一定要帶手機。因為手機裡有設定信用卡,可以用來付錢;手機裡有下載各家APP,除了可以付錢之外,還有各種優惠、折扣、累積點數...不管是使用信用卡或是使用APP支付,各家廠商都希望增加與消費者的黏著度,讓消費者最好每ㄧ天使用,每ㄧ天消費,每一天都離不開它。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出版品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課程
{{c.area}}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