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現烏來-打造主題式部落體驗遊廊


 

  隨著政府推動週休二日,一般民眾對休閒旅遊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台灣旅遊業者亦隨之趨向,提供更多體驗式行程滿足更多遊客需求,這股深度體驗遊程的風氣,亦逐漸為台灣帶來絕佳的新商機。嚴長壽先生提到旅遊經驗的過程由「走馬看花式→深度體驗→無期無為自由自在」,而台灣現在也已進入深度體驗、無期無為的旅遊經驗的階段,唯有透過這樣的旅遊,旅客才能深入各地方,在每個山村或小鎮停留,體驗當地的生活文化,品嚐美食、購物消費。

  因此,「再現烏來」專案的執行,要強調在烏來泡湯不只是泡湯,還能讓你感受到當地原住民歷史與文化的傳承,綜合身體與心理的感受因素,提供深度旅遊所留下的感動與記憶。而烏來本身就是一個台北後花園,擁有許多自然資源與豐富的人文,因此透過「文化加值.深度感受」,將具有泰雅文化、生態景觀與產業特色的烏來區,吸引更多在過度物質生活社會中的人,提供一處強調深度文化體驗、樂活生態的旅遊去處,更具有全臺特有優勢。

體驗行銷 傳統創新與服務

  「再現烏來」是結合原住民歷史、產業、文化、藝術與生態的觀光旅遊區,為能深度挖掘烏來區原住民族部落多元豐富的資源,營造深度體驗之旅,以烏來在地原住民泰雅文化及特色為基本元素,藉由整合當地原住民經營業者,如溫泉民宿、藝術工坊、泰雅美食等業態,及泰雅樂舞的健康活力型態,並結合社區團體等,營造其共同參與發展之機制,並以生態環境教育功能為基礎,輔以生態導覽,形成知性套裝旅遊行程。

  此外,透過適當的包裝,在泰雅族的樂舞、織藝、美食加入文化創意的元素,吸引消費族群的喜愛。

型塑主題觀光、帶動部落產業商機

  為了推廣烏來泰雅部落深度旅遊,規劃輔導設計了四大主題遊程,讓民眾能深入感受烏來。初期規劃二天一夜「套裝遊程」以活力原鄉、文化巡禮、生態探索、原味體驗四大主軸安排行程,在執行一年後依遊客滿意度問卷統計,保留滿意度最高之兩條遊程「文化巡禮」與「生態探索」,再加上福山的步道以及西羅岸路的生態之旅,結合成完整的烏來套裝遊程。

  因此客製化遊程規劃構想則為整合烏來在地特色及配合烏來四季變換的天然景緻,「繽紛泰雅‧享樂烏來」系列活動共設計了四大獨家主題遊程-「春嬉‧懷舊泰雅」、「夏祭‧繽紛泰雅」、「秋獵‧泰雅阿凡達」和「冬泉‧泰雅公主宴」。

  分別以懷舊古道健行、泰雅文化體驗、烏來生態探索和美饌美湯享受為主軸,每人只要自費少部份金額另加上政府補助款即可暢遊烏來,讓民眾搭乘專屬的彩繪飛鼠觀光巴士深入泰雅原鄉,用不一樣的玩法與遊程,體會烏來的萬種風情!

  推動二年下來活動成效,參與套裝主題遊程超過4000人次,增進部落總產值至少2,000萬,並有效協助部落就業人數至少150人次,活絡在地經濟,也促進烏來原民產業的連動發展。

整合行銷推廣、提升原鄉品牌魅力

  本活動廣宣基調定為「三生-生活、生態、生意」為強調的重點,訴求民眾來體驗泰雅民眾的”原味”生活,並鼓勵大家與大自然為伍,遠離都市的喧囂環境,享受大自然,並藉此提升烏來地區部落產業的經濟發展。

  而策略方面則以整合行銷概念為軸,將所有的廣宣統一一致性的傳達訊息,並運用多元的管道,包括電子、平面、戶外、車體、人員宣傳等等,將本活動的精神準確的傳達到目標顧客群,讓活動訊息由點的延伸、線的串連、到面的輻射,進而打造一符合生態、生活及生意永續經營發展的優質商圈環境,提升原住民部落商圈品牌新魅力。

  綜上所述,本輔導案例以烏來商圈部落之產業輔導及觀光行銷作為計畫整體發展之主軸,將深入發掘烏來部落地區既有之各項豐富資源,加以規劃整合,行銷包裝,以展現烏來的部落特色與生命力。

  期盼藉由地方政府、在地相關組織協會、部落店家等單位共同合作,建構出商圈發展的主體性,將生態景觀、泰雅文化及產業特色三者緊密結合,相輔相成,並透過主題觀光進而帶來商機人潮,期以打造商圈部落成為原鄉三生(生態、生活及生意)休憩新樂園為最終願景。

更多資訊請參考
在地創生卓越經營服務團

本中心成立「在地創生服務團」從在地出發,透過人物境共好的思維,串接一級生產、二級加工、三級服務,結合產官學研各界能量,尋找資源創新價值,打造出真正屬於地方性及能展現與傳承在地文化特色的產業。

猜你喜歡
*
部落格關鍵字行銷的配套策略

今天開會中有位總經理提到公司應要有部落格,跟客戶互動,在部落格上寫文章,讓產品賣出去。我就提到我現在也開始寫這個部落格。總經理問:「那有沒有在上面把產品賣出去?」我說:「寫部落格如果相關文章夠多、關鍵字夠多,會增加被搜尋引擎查詢到的機會。如果被瀏覽的次數會增多,產品才比較可能會銷售出去。像上次我們談判贏家出版,我也順便寫了幾篇心得,我就查到每周就有人因為在google上搜尋談判二字,而連進來部落格看看,當然如果我貼上博客來網址推銷一下,也許就會有人去買了…?

*
悠遊部落行銷計畫導覽解說人員培訓案例

遊客對遊程的期望已經不再單純以走馬看花的行程為主,更多的遊客是秉持著遊覽美景與體驗當地人文的心態來觀光。因此除了當地導覽解說牌的設立,最能吸引遊客注意力的即是「專業的導覽人員」。透過專業的導覽人員,不但可以透過面對面的直接行銷方式,將烏來的美與獨特性,直接地傳達給各個遊客,此外還可以透過人與人之間互動的情感交流,增進遊客對烏來地區的情感昇華,提升其再次回到烏來觀光的可能性。

*
社區營造的新典範:眉溪部落的生態旅遊產業發展

社區營造的發展至近年來似乎遭遇了瓶頸,產生許多高度相似的案例,反而忽略了在地需求及自主性。眉溪部落近年的社區營造由返鄉的年輕人為動力,從認識自己的部落和文化開始,探尋部落的需求和困境,並且以部落既有的資源、特色,展開一連串文化復振、環境復育及創新體驗遊程。藉由這個案例,希望能夠提供讀者一些啟發與反思。

*
高山森林基地:專屬部落的永續之旅 生命互相撞擊的心靈療癒

原鄉部落自古以來的生活模式其實就是永續旅遊的體現。高山森林基地共同創辦人馬中原(小馬),講述其如何重新定義部落旅遊,藉由大量閱讀土地的記憶,理解文化傳承的脈絡,建構從出生到死亡的生命歷程,將海岸布農的歷史結晶轉譯成心靈成長的體驗,讓每位旅人從自然中找回自己。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出版品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課程
{{c.area}}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