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的創業觀察

瀏覽數:5464
關鍵字:


壹、前言

  根據主計總處與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的統計,原住民的失業率一直以來均高於一般民眾,顯見在就業市場裡,原住民族長期處於相對較弱勢地位,以101年為例,當年度原住民失業率雖然是最近4年的最低4.63%,但仍比一般民眾相較來高,顯見在就業市場裡原住民族確實需要更多的輔導。(資料參考來源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102年第一季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報告)

  自1996年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成立以來,逐步推動許多有關提升就業率、促進經濟等各項政策,可見原住民族就業困難的問題仍然有待協助,作法包括借鏡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數十年來創業育成政策,自於99年開始,即持續推展原住民族創業育成政策,設置北中南東4所學校型的創業育成中心,扶植原住民族成立企業經營體,降低創業初期之成本與風險,鼓勵更多原住民投入創業,以漸進方式來推動原住民族企業輔導研發機制,且提供原住民族在地化及專業化創業創新服務,形塑優質產業群聚,促進商機媒合,並創造多元就業機會與永續發展。

貳、原住民族產業發展現況

  原住民族從事的產業,大體歸納為工藝、農業、觀光產業等三大類,近年行政院原民會致力協助轉型為文化創意產業、特色農業及觀光旅遊產業,面臨如何突破產業轉型瓶頸,選定產業適合發展區位與發展模式,以及產業經營模式等問題。

1. 原住民族有很多的傳統智慧創作,如染織、刺繡、服飾、木雕、手工飾品、陶藝、刀藝、藤編、琉璃、樂舞等等,都屬於文化創意產業的範疇,在專業的技術上,多數產業規模尚停留在手工藝的階段,且大部份的產品同質性高,實用性不強,缺乏設計美感,且礙於過度承擔文化傳承的責任,致限制其朝向設計、創新與多元種類方向的發展;原風原味的工藝特色,雖擁有族群內需及部份特定客層,但仍難以打進大眾市場,導致產量及產值無法向上提升,再加上產品品質穩定度不夠,商品化程度尚待突破。

2. 原住民族的傳統農業知識有小米、紅藜、旱稻、高梁、地瓜、黑米、紅糯米、野菜、山蘇、玉米、藤心、樹豆、樹薯、刺蔥、馬告、花生、毛藷、假酸漿、月桃等傳統作物,由於大部份均以自用為主,缺乏經濟規模、缺乏田間管理技術及機械生產,產量低、耗費人力、產業附加價值低,具備開發潛力,未來應突破原住民賴以維生的一級產業,走出傳統經營範疇,提升至二、三級產業,以自然、有機無污染、低能源、高品質、有特色、科技化等元素奉上圭臬。

3. 依內政部102年5月原住民族人口數統計資料顯示,全國以花蓮縣市、臺東縣市、桃園縣市、屏東縣市、新北市等的原住民族人口約佔全國原住民族65%以上,且大部分都居住偏遠的山區,原住民族部落也多分佈於自然資源豐富地區,本身擁有豐富的文化特色,是目前台灣最具備發展人文及生態旅遊潛力的選擇地點,但其涉及地方環境的保護,更涉及文化的保存,使得原住民部落於發展觀光時更增加了文化向度的思考。

參、原住民族創業的觀察

  原住民放創業育成政策自推動至今約2年多,培育產業聚焦文化創業產業及有機農業,原住民族多屬微型產業,承擔風險能力低,且受限於環境條件而產生問題,在顧客面,沒有產品銷售的目標客層,通路有限,沒有維繫與消費者的策略,在經營面,沒有核心能力,產品的量產因缺乏長期穩定的人力,以致於有所困難,影響營業收入,在財務面,因於沒有清楚的成本結構,資金往來沒有確切詳實的紀錄,定價沒有策略等,綜合上述現象,目前最刻不容緩的事情是協助大部份的原民廠商儘快清楚現在商業模式,並依據市場動態與消費者資訊,持續進行pivot,才能找到現階段最適切的獲利模式,市場的變化是相當快速的,尤其在現在資訊發達的時代,產品是日新月異,生命週期是愈來愈短,掌握市場,企業才能永續經營,近年來原住民文化愈來愈受市場歡迎,原住民族的特色是獨一無二的,未來期待結合政府資源,型塑臺灣原住民族在地型地方特色,傳統產業提供適度政策資源,促進地方特色發展及產業升級、累積文化涵量,進而提高原民企業經營的能量,進而提高地方經濟效益、增加在地就業機會,原住民族的青壯年返回原鄉,帶動地方產業,提升整體生活品質。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