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公司員工一天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待在職場裡的,因此職場環境的健康安全與否對員工來說是很重要的,而健康的觀念也從疾病發生後才治療疾病,慢慢往前推演到疾病發生前就預防疾病,更甚至進展到促進健康的概念。
何謂健康?1998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健康是生理、心理、心靈和社會完全安寧美好之動態狀態,不只是沒有生病或虛弱而已」。然健康與否並不是單純的二分法,健康是一種連續的狀態,介於「健康」與「不健康」之間者,稱之為「亞健康」,而影響健康的因素又有哪些?
在1974年加拿大的Lalonde指出影響健康的四大因素分別是醫療照護、生活習慣、基因及環境,而Dever分析美國1974至1976年間這四大因素與死亡原因之間的關聯性,指出死亡原因與生活習慣的相關性,佔了43%,其次是基因,佔了27%,再來是環境佔了19%及醫療照護佔了11%,所以個人生活習慣佔了健康與否很大的比重。
世界衛生組織從1986年起約每2至6年舉辦一次健康促進全球會議(Global Conferences on Health Promotion),至今已舉辦了八次,最近一次是在2013年於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舉辦,而在1986年於加拿大首都渥太華舉辦第一次會議時即提出健康促進的主張,並訂定了健康促進活動的五大行動綱領:
一、 訂定健康的公共政策(Build Healthy Public Policy)
二、 創造支持性環境(Create Supportive Environments)
三、 強化社區行動力(Strengthen Community Actions)
四、 發展個人技巧(Develop Personal Skills)
五、 調整健康服務的方向(Reorient Health Services)
世界衛生組織在1984年定義「健康促進」為「使人們能夠增加對於本身健康之控制並促進其健康的過程,強調健康促進為一種過程,透過權能增長(empowerment)的手法使民眾自主改善健康」。
而個人的健康行為可以透過衛生教育來改變,健康促進衛生教育是以自我照顧與自我負責知能之增進,以及健康行為之建立與改變為目標,實施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的場所可分為四種,分別是學校、社區、工作場所/職場及醫療院所,本文重點將先探討工作場所/職場的健康促進。
在知識經濟時代,員工不僅是成本,也是企業最大資產,美國對世界500強企業研究,企業的有形資產已從70%下降至約15%,而員工就是企業的無形資產。美國職場問卷研究顯示,不健康及壓力等風險因子將導致生產力低落,員工每增加1項健康風險因子,生產力就下降2.4%。
執行職場健康促進活動對員工的益處包含了增加維護健康的技巧與知識、改善健康狀況、享受更好的生活品質及工作品質、增加就業滿意度、維持勞動力及延長工作年限…等;對企業的效益則包含了增進員工的健康、增進員工的士氣、增加生產力及服務品質、減少工作意外、減少病假率及無生產力出席、減少健康保險支出成本、減少報怨、減少流動率及提升企業形象…等,因此執行職場健康促進對企業及員工來說是雙贏的局面。
企業欲推動職場健康促進,可分為準備期、計畫期、執行期、評估期及改善期,各時期之重要內容分述如下:
- 準備期
- 獲得關鍵人物的支持,政策形成。
- 宣示健康政策及執行決心。
- 健康方案要和人力資源發展政策一致。
- 主管及所有員工了解、支持及參與。
- 計畫期
- 需求評估
- 員工狀況及基本資料。
- 工作場所狀況。
- 組織及管理形式。
- 現有健康服務、資源及設備、經費。
註:需求評估資料來源/方法:
- 現有資料:健檢、意外傷害、出席率、安全稽查、教育訓練等。
- 實地訪查:所有對生理、心理、社會功能有害之潛在危險因子。
- 問卷調查:員工、專家意見(健康服務提供者、勞安人員、公會代表、職業衛生專家、雇主)。
- 團體分組討論。
- 焦點訪談:深入且面對面訪談相關部門、人員。
- 意見箱。
- 資源整合及運用
- 內部:勞安、人資、公會(職福會)、總務…等。
- 外部:衛生單位、勞政單位、民間團體。
- 訂定優先次序
- 優先處理不符合現行法規項目。
- 有潛在健康風險者。
- 利益與需求(包含雇主、員工)。
- 可運用資源。
- 容易達到。
- 依目標設計方法、整合其他計畫或活動(如戒菸與運動)、宣導方式、鼓勵全員參與、確定教材與教育方法、執行模式(試辦、逐步實施、全面推行)、宣告(政策、目標、時間表、方法措施、獎勵)。
- 計畫書:目標(主要、次要、年度目標)、預算、人力、工作項目、實施步驟、權責分配、時間表、評估指標…等。
- 執行期:分工合作、全員參與、善用外部資源、監督進度、收集相關資料(隨時發現問題,適時修正)。
- 評估期
- 建立稽核制度
- 評估指標
- 過程評估
- 諮詢服務品質及次數。
- 參與率。
- 滿意度(參與者與執行者)。
- 結果評估
- 知識態度行為改變。
- 數量增加、職提升(如戒菸率、運動人數、參與率、健康情形…等)。
- 永續經營評估:政策、組織、經費、人力。
- 效益評估
- 員工成本與請假天數。
- 員工生產力。
- 員工流動率。
- 員工職災率。
- 改善期:依評估結果進行檢討改善、修正計畫並做為執行新計畫之參考基準。
以本中心現正推行的減重競賽為例,本競賽即是健康促進活動的一種,藉由鼓勵同仁組隊參加減重競賽,與同儕互相監督砥礪,將有助於減輕體重,此外,並訂有獎勵措施鼓勵同仁持續減重,並維持在合理範圍。
但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並非評估是否過胖的唯一基準,尚有腰圍、體脂肪等可做為評估減重效果的依據,且骨架有大有小,不同骨架大小的人應修正其BMI的理想範圍,才能使評估更為準確。
減重除了運動及飲食控制外,最重要的就是達到行為改變,如細嚼慢嚥、改變食物的選擇、改變進餐的順序、勿以吃東西為發洩方式、別當垃圾桶、定時吃三餐、不吃零食及宵夜…等,而健康促進的最終目的也是在於「行為改變」,落實健康生活化、生活健康化。
【引用資料】
- 台灣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學會,健康促進管理師認證班北區第二十六期講義,2013/8。
- 台灣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學會,職場健康促進研習班講義,2013/10。
- http://www.who.int/healthpromotion/conference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