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富差距的演變與問題

瀏覽數:6808


  自工業革命崛起開始,這場人與世界的戰爭也隨著工業革命的濫觴而揭開了序幕。最終由資本主義勝出。然而資本主義並非絕對的完美,在這強調功利主義的年代中,最終我們也為自己的貪婪,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金融海嘯後的重建,正是最盛沉痛的反撲。
     從網路泡沫化到金融海嘯再到現今,資本主義並未帶來百業俱興、生民安居樂業的繁榮,反而造就了中產階級的消失,更擴大的貧富差距,造成「富者越富,貧者越貧」的現象,這不僅僅只是發生於美國等已開發國家而已。顯然地,也在開發中國家醞釀成形,情勢越演越烈,各地內戰、革命不斷。由西元1995年至2001年爆發「網路泡沫化」時,當時美國為振興經濟,實施一連串的量化寬鬆,造成世界產生已恢復繁榮之假象,也因這幻影使得美國-柏蘭奇認為市場已恢復繁榮,足可以進行升息等動作,又因升息的速度太過快速,進而促使美國兩大房產公司因承受不了快速升息的壓力,最終宣告破產,而爆發了「次級房屋信貸危機」,也為金融海嘯埋下種子。而人性的貪婪卻早已將這些「次級房屋信貸」等垃圾債券包裝於金融衍生性商品之中,此商品也在人性的貪婪及資本主義催化下早已流竄四方,在各地逐漸種下禍因,最終謊言形成泡沫而幻滅,繁榮也只是海市蜃樓般的虛幻而已。而金融海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捲全球,無一倖免。金融海嘯更為全世界帶來的慘痛的代價,以及重建的漫長。

  金融海嘯的發生,使得原本勞資雙方對立問題更加強烈,然而資本家卻又比勞動者更具優勢,資方可選擇裁員以維持公司營運狀況,而勞方卻只能被動地接受。這樣一來又更加速了貧富差距的擴大。此事件當中,富人並未對自己的貪婪付出代價,反而更進一步蠶食鯨吞,掠奪資源,而市井小民卻因此而付出慘痛的代價,在時代的巨輪中只能被動地往前推移與被動接受,毫無反抗能力。政府又因失業率高漲不下,需急於增加就業人數,這一連串使得資方市場又更具「道德風險 [1] 」的優勢。因一方面政府急於降低失業率振興經濟;而另一方面,勞方急於需要一份工作以維持生活。

  演變至今,貧富差距已是各國頭痛的問題,這不再只是數字而已,更是社會重大問題,甚至國安問題。因貧富差距的擴大,近年來勞方抗爭更為激烈,如美國的「佔領華爾街運動」都再再顯示貧富差距所造成的動盪不安與社會結構問題,當政者應更深度思考與重視此類問題,並進行有效的改革。在這樣的情勢下,並非只有已開發中國家才須重視,甚至在開發中國家以及彈丸小國的台灣也無法避免。

  現今台灣需面對的問題又更為嚴峻:1.世代剝奪的所造成的貧富差距:上一代人掠奪資源;而年輕需負擔更大的責任與健保勞保等費用。2.勞資雙方的貧富差距:資方較有能力避免風險,當經濟不景氣時可以用裁員以解決成本和公司困境,然而,勞方卻只能被動的接受資遣或裁員。台灣工會及法律不夠強大,無法有效遏止資方惡意剝削。3.教育資源的貧富差距:有錢人享有更多且便宜的高等教育資源;貧窮人卻得負擔更多的成本已達到相同的質量,再再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M型社會。4.居住的貧富差距:前百分之一的有錢人擁有絕大多數的房產及資金,一般勞工人民又因薪資倒退,房價高漲,遠看著薪資成長追不上房價速度,又怎不叫這世代的人感到憤怒與無助。

  台灣的社會近年更因階級流動趨於緩慢、薪資無法成長,人才無法流動,社會與競爭力更是停止進步,社會競爭力大減,人才外流嚴重,出生率在全世界中更是敬陪末座。貧富差距所衍生出的問題,已是各國應急於解決。現今,唯有進行貧富差距的縮小,和透過政策改革等方案才能讓失控的世界,逐漸趨向於平衡。唯有使勞方與資方趨近於權力平衡,才能相互抵制,才能促進人才與階級間的流動,改革已經是勢在必行的路徑。無論是政府或人民都應積極面對此問題,並有危機意識,努力提升自我能量以面對未來嚴峻的考驗。

 [1] 經濟學-沒有被妥善監督的人,很有可能會據此 (指「沒有被妥善監督」這件事) 做出不誠實或大家都不願意見到的行為。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