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有些從事管顧職業 (尤其是老一輩的管理者)者來說,〝資訊技術 (簡稱IT)〞好像是霧裡看花,看似懂又好像有些不懂,很難捉摸;也有人說,隔行如隔山,不是本行的人就不懂這一行業的門道。其實這只是推託之詞,若是您願意融入IT裡面,您也可以應用自如,絕不輸IT人員。
筆者從1983年開始踏入管顧業以來,一直從事與管理有關的相關工作,例如訓練、輔導到人資,直至2000年重回老東家才開始接觸IT。剛回來時,還不知道甚麼叫做B2B (Business to Business),也不知SCM (Supply Chain Management)到底在做些甚麼,但因職責關係,不得不埋入IT裡,才發覺原來資訊技術跟管理一樣,都是一種手法,其目的不外乎是讓工作能做的更好而已。
首先我們可以從兩者之結構層面來說:
- 管理層面:包含生產、行銷、人資、研發、財務。
- IT層面:包含軟體、硬體。
再看看兩者之應用工具:
- 管理層面:生產 (BPR、TQC等)、行銷 (4P、4C等)、人資 (性格分析、企業內訓等)、研發 (QFD、TRIZ等)、財務 (成本法、沃爾評分法等)。
- IT層面:硬體 (PC、Server等)、軟體 (作業系統、各種程式語言等)。
從上述兩種類別區分來看,架構是一樣的,只在內容物有差異而已;一般從事管顧工作者在管理層面不見得都熟悉所有管理工具,但依然可以執行管理相關工作;同理,要在IT層面執行管理相關工作,雖說您不熟悉程式語言及撰寫,但您知道該如何執行管理就行了,不須事事躬親,只須注意階段性產出結果是否正確就可以。
舉一個通俗案例來說,以前上下班須簽到及簽退,管控手法就是時間一到,簽到簿就會被收走,遲到或早退需另外補辦申請作業,耗時又費工。後來有卡鐘 (打卡)產品,雖可以解決一小部分人力作業,但後續作業仍然耗時費工;直到差勤系統成立,前述所說的後續作業均可由系統來處理,解決不少出勤問題。
請問,當您是執行人事工作者,您需了解差勤系統要如何撰寫嗎?不!您只要知道,公司出勤相關規定 (例如上下班時間等)及相關作業流程 (例如請假出差等),就可以要求程式工程師撰寫出一套符合您需求的系統。
另外再提供筆者目前所執行之專案為例說明,此專案是一道路巡查監驗案,一般所謂監驗,指的是協助業主監控查驗執行廠商是否如實如質履約,所以監控及查驗作業就是此專案的核心工作。若照以往的做法,則是請執行廠商撰寫工作日誌,再由監驗單位抽查,抑或監驗人員跟隨執行廠商出勤查看;前述作法不能查驗所有執行項目,後述作法耗時費工。
試問,若您是監驗人員,您該如何從管理層面跨越到IT層面來解決問題?其實做法不難,我們就以廠商執行道路巡查主要作業流程來說明:
- 道路巡查:如何監控廠商是否有執行巡查?巡查範圍是否滿足業主需求?
解決方法:巡查車輛安裝即時監控系統。不僅可以即時監控,也可彙總巡查相關資料以利後續加值應用。
- 紀錄缺失:如何回報業主缺失狀況?
解決方法:行動APP,不僅訊息能即時回傳管理系統並可紀錄詳細現況。
- 處理缺失:如何查驗處理品質?
解決方法:行動APP,可針對每個案件詳細紀錄並回傳管理系統,俾利後續查驗管理。
- 回報業主:如何查驗廠商回報資料?
解決方法:當前面三個步驟都有系統資料,則此部分當然可以透過系統產生報表,以查驗廠商的回報日誌。
從上述兩個案例來看,在在都顯示不須資訊背景,依然可以應用IT工具,使管理工作更上層樓。筆者回想起2000年時,企業一窩蜂導入所謂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套裝軟體,有無成功案例,答案是有的,但是,失敗的案例也不在少數。
多數原因是因為當時企業管理者不知道如何與軟體廠商溝通套裝系統的適用性,是否該調整修改模組?還是依企業特性重新改寫系統?當時很多中小企業主聽信軟體廠商所提供之套裝模組便利性,硬是把自己企業流程塞入模組系統中,致使很多作業流程硬要配合系統而變動,使得底下作業人員無所適從。
這就好比您看中一套漂亮的衣服,可是穿不上去;您是要減肥還是依據您的身材,請裁縫師裁量成適合您的衣服?聰明的管理者,若您能想通此道理,您也就能輕鬆地從管理層面跨越至資訊技術層面來管理您的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