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阿明為公司製造部門的人員,在公司已經待了八年,平常工作表現良好,但是兩個月前因為家人突然病逝,心情沮喪不已,最近常臨時請假,或是注意力不集中,造成工作上常出錯,李阿明的主管已經忍受一陣子,但是最近進入出貨旺季,產線上人手不足,主管想跟他談談卻又不知道該如何跟他說,感到頭痛不已…」。
做為主管的您,是否對於以上的情境感到似曾相識?台灣職場有「三高」特質:高工時、高壓力、高競爭,加上社會經濟變遷的影響,低薪、就業市場萎縮及責任制,導致台灣人民的心理健康的惡化;根據2012年中央研究院發表一篇針對台灣近20年常見心理疾患(以憂鬱症和焦慮症為主)的盛行率與全國失業率、離婚率以及自殺率間的關連性研究顯示,台灣地區常見精神疾病的盛行率,自1990年的11.5%上升至2010年的23.8%,上升將近12個百分點1。又根據2006年中華心理衛生學刊所發表的「臺灣成年人嚴重情緒壓力者的求助行為」調查,台灣18歲以上成人面對憂鬱症狀時,以採用「不管它、多休息、多運動」的比例最高;在對外求助管道上,以求助於西醫內科一般科別及中醫為主,顯示多數患者患有憂鬱症而未至專業機構進行就醫處理2。
許多台灣企業在招募人員時,常請員工填寫是否(曾)罹患心理疾患情況,進行健康員工的初步篩選,但還是無法避免人員症狀只是輕微而未就醫、進入職場才發病、甚至是未能真實填寫的情況發生,由於多數主管未受過相關協助及轉介的訓練,又肩負達成組織生產力績效的要求,當面對到一些員工的情緒狀況,常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也會猶豫該不該介入處理、介入會不會有反效果…等,因此多數公司及主管對職場中心理疾患(憂鬱症、躁鬱症)的員工聞之色變,面對到員工的情緒影響到部門同仁及個人工作表現時,更是令人感到頭疼。
人都會有心情低潮的時候,分辨一般情緒低落及憂鬱傾向的員工差異在於憂鬱傾向的員工面對如失戀、工作異動、家人病逝…等事件時的負面情緒強度及時間比一般人來的大及長,常見的憂鬱症症狀主要如下表所示:
這些症狀在職場中較容易被觀察的表徵為員工開始出勤不穩定、注意力不集中、上班沒精神、工作效率低落、交辦工作常無法如期達成、同事互動減少或是交談時都是一些負面話語,如「我覺得我活在這世界上沒有存在價值」、「反正我死了也沒人在乎」、「我就是個魯蛇(Loser,失敗者)」…等,當主管察覺同仁有這個情況,建議處理程序如下:
1. 觀察及紀錄情況及頻率:
人原本就會有情緒低潮、自我調適的機制,若只是剛發現影響績效表現的情況,建議可再觀察3-4週同仁是否已恢復平常表現再評估需介入處理,同時可私下與該同仁較熟的同事了解同仁最近是否有一些生活上或工作上的壓力事件發生,也可表達自己的關切之意,讓同事向該同仁進行表達,將同仁影響工作的情況(如:差勤、工作品質)及發生頻率進行摘要記錄,以做為後續介入時的準備。
2. 介入處理:
若是同仁的情形較為嚴重,並且也觀察一段時間,主管將進行介入處理,建議單獨與同仁面談,主管的心態準備建議以同理、尊重及不帶任何假設的前提下傾聽同仁的處境,開場的切入點直接以進行觀察到「影響工作表現」的摘要紀錄進行洽談(如我觀察到你在這一個月之中請了3天病假,並且之前在某日會議上,詢問你意見時好像也沒有進入狀況,你在工作上或是生活上發生什麼事情嗎? 有需要我或公司協助的地方嗎?),盡量不要以「我感覺...」、「聽別人說…」較為主觀的話語讓同仁無法瞭解主管與其面談的重點,亦可能產生侵犯隱私的感受。並且鼓勵同仁自行尋求專業人員(如心理師、精神科醫生)的協助,表達盡早恢復正常表現的期待。
3. 資源轉介:
由於擁有憂鬱情緒的同仁發病原因往往不是單一工作面、生活面或是個人面的困擾問題所引起,也非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員可判定,而主管的角色主要為提供組織及工作面向的協助,因此若是發現迫切需專業協助的員工,建議先與公司內部的HR、勞安、廠護..等相關部門共同商議處理方式,盤點公司內外部可用的規章制度及資源(如請假規定、政府機構所提供的免費心理諮商、法律諮詢),再擬定轉介的計畫。
績效良好的員工不代表就不會擁有憂鬱情緒,而憂鬱情緒的員工也不等同於績效不好的員工,憂鬱情緒就像感冒、胃痛一樣,會受到季節變換的影響而發病,也可以憑藉藥物及引導受到控制,企業主管在處理憂鬱情緒員工時最重要的工作是辨識需協助的員工以及轉介至可協助的單位或資源,並且扮演支持及鼓勵的角色,而非自行擔任諮商師或輔導員的角色進行諮商,清楚了解員工憂鬱情緒處理的界限及角色之後,讓您更能輕鬆處理員工關係!
參考文獻:
- Fu TST, Lee CS, Gunnell D, Lee WC, Cheng ATA, Changing trends in the prevalence of common mental disorders in Taiwan: a 20-year repeated cross-sectional survey, Lancet, 12, 2012.
- 葉雅馨、林家興(2006),台灣民眾憂鬱程度與求助行為的調查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9 卷 2 期。
- 董氏基金會(2008),《當憂鬱遇上焦慮》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