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球旅遊競爭力評比探討商圈友善觀光環境之建構

瀏覽數:4998
關鍵字:


 

從在地走向國際,提高商圈競爭力,以邁向國際化發展為願景

  以往商圈多以中小零售為主體,集中較多的餐飲及服務業,是消費者日常購物及活動的場所,但隨著整體經濟活動及消費型態的轉變,商圈除了滿足在地居民生活機能所需之外,已朝向觀光消費市場轉型發展。

  經濟部商業司輔導商圈迄今逾20年,臺灣商圈發展歷程已從最初「形象商圈」、「商圈再造」、「魅力商圈」到「品牌商圈」,為商圈永續發展奠定多元化的基礎。為持續提升商圈能量,更進一步注入「文化、創意、樂活、環保、友善、科技、服務」等元素來強化商圈競爭力,一方面以拉力策略(人進),塑造商圈主題特色,強化觀光資源吸引力,透過特色遊程開發推廣,引領商圈旅遊風潮;一方面以推力策略(物出),協助商圈開發伴手禮,拓展多元通路,以提升商品消費經濟。

  同時強調以顧客需求為導向,結合觀光旅遊的推動,協助商圈拓展海外知名度,從在地走向國際,塑造臺灣商圈優質意象,邁向國際化發展為願景。

從全球觀點檢視臺灣旅遊及觀光競爭力

  既然商圈已朝向觀光化及國際化發展,因此,我想先來談談臺灣的旅遊及觀光競爭力。筆者曾經在報章雜誌上看過,由「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2015年發表的《旅遊及觀光競爭力報告》(Travel and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Report)中,西班牙是最具旅遊競爭力的國家,也是對觀光客最友善的國家。

  這個兩年一度發表的旅遊競爭力報告,針對全球141個經濟體,以有利環境(Enabling Environment)、觀光旅遊政策與有利條件(T&T Policy and Enabling Conditions)、基礎建設(Infrastructure)以及自然和文化資源(Natur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4大面向,從商業環境、安全、衛生、國際開放性、交通便利性、旅遊服務基礎設施及自然文化資源等共14個指標,評估世界各國的旅遊競爭力。

2015年旅遊及觀光競爭力評估指標架構圖

  2015年最新發表的報告中,西班牙首次在全球觀光競爭力稱霸,其次為法國、德國、美國、英國、瑞士、澳洲、義大利、日本及加拿大。排名第1的西班牙在文化資源、公共設施與數位消費適應力等項目表現十分傑出;排名第9的日本為亞洲第1,其成熟的數位化經濟帶動旅遊業強勁表現,不僅有利於推廣豐富的文化資源,還使日本成為在網路上與文化和娛樂相關的熱搜國。

  而臺灣則位居第32名,雖然在治安、商業環境與公共衛生方面的得分不低,但在交通建設、自然資源的評分及國際知名度上與其他國家落差較大,這顯示臺灣並非受訪者心目中排在前位的旅遊地區,而交通的便利性亦是評估前往觀光意願的一大因素。

  從報告中可看出,雖然傳統觀光強國仍佔據排行榜前10名,但近年亞洲國家排名也都不斷往前提升,排名第9的日本是第一次擠進前10名,榜單前50名的其他亞洲經濟體還包含:新加坡(第11名)、香港(第13名)、中國(第17名)、馬來西亞(第25名)、韓國(第29名)、台灣(第32名)、泰國(第35位)及印尼(第50位)。

  報告也顯示,已開發國家與新興經濟體之間的旅遊競爭力差距正逐漸縮小,而隨著國際旅遊人數攀升和中產階級觀光客的客群快速擴張,東亞地區儼然已成為全球最具活力的觀光重鎮,同時,在2013至2014年間,東南亞更是全球遊客成長最快地區之一。

建構商圈友善觀光環境

  許多人都說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多數外國人心中認知的臺灣人也是友善富人情味的,然而若僅只是國人親切友善的態度,實不足以構成旅遊競爭力,完善的旅遊設施與服務、豐富的天然資源和文化資產,以及安全穩定的政經環境等綜合影響,才是攸關一個國家旅遊競爭力的重點。

  商圈競爭力就好比上述全球主要經濟體的旅遊競爭力,全臺各地有上百處商圈,想於各大遊憩景點及商圈中脫穎而出,除了利用多元行銷手法,結合特色主題活動及商圈周邊延伸的自然景觀、歷史文化及地方產業等資源,形成具有特色與聚客力之觀光旅遊區域外,商圈業者本身更應改善經營體質,提升更多元的服務能量與內容,滿足消費者五感體驗,以體驗經濟打動顧客。

  有鑑於此,如何營造一個滿足國內外遊客友善便利的旅遊環境,或許是商圈朝向國際化觀光發展且能異軍突起的關鍵。去(104)年度在經濟部商圈核心競爭力深植北區計畫項下,即提出友善店家的概念,主要是以國際背包客為目標客群,考量其在旅途過程中可能的需求,輔導有意願的店家提供更便利、更貼心的服務,主要包括:多語服務、友善廁所、行李保母(行李寄放)、電力補給(免費手機充電)、WIFI、代客叫車等多項友善服務,讓外地遊客有賓至如歸的感受,也期望藉由更多友善商店的加入,共同形塑友善商圈意象,打造商圈的「友善力」。

  事實上,商圈成熟發展後,管理便成為首要面臨的課題,不論是商圈環境、商圈經營甚至到觀光客管理,需要透過制度與自治規範,讓商圈品質更優化。

  雖然北區商圈友善環境的營造與創新服務的推動才起步,成果效益尚未充分擴散,但勢必是一個好的開始,而全臺各地已有越來越多的商圈業者加入友善服務的行列,臺北市市場處也為了改善夜市內廁所數量不足的問題,從101年起就規劃「友善廁所推廣方案」,迄今已有寧夏、饒河街、華西街、士林等至少10個夜市,結合熱心店家提供友善廁所,改善了民眾「迺夜市」時的方便問題,不僅能更安心自在享用美食,也創造更優質的購物環境。

  我們期待臺灣除了人這項最美的風景之外,在基礎設施建設、文化傳承、環境保護、旅遊服務、數位科技應用等面向,都能更完善的發展,進而提高未來的旅遊競爭力。

 

【參考文獻】

  • World Economic Forum(2015),The Travel &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5。
  • 經濟部(2013),在地‧文創‧商圈 齊為地方經濟復甦注入活水,創新樂活電子報第13期。
  • 網路資料:旅遊競爭力報告 東亞地區活力旺盛
  • 網路資料:全球最具觀光競爭力國家 台灣排名第32
  • 網路資料:友善廁所迺夜市的好幫手 6處夜市貼心服務真麻吉!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