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城市與共享經濟

瀏覽數:4650
關鍵字:


  近年,各國的城市都希望把自己所居打造成綠色並具現代化的城市,例如,在台灣,最繁榮的台北開始推廣單車友好低碳通勤,提供市民方便且不塞車交通工具-U-bike。U-bike仿自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單車密度居全球之冠,平均每人擁有1.2輛腳踏車,1/4的民眾都以自行車為主要交通工具,包括荷蘭首相也是騎自行車上班,可見打造綠色城市是要上下齊心的!

  為何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平均每人擁有1.2輛自行車?因為在這地方有規劃完善的自行車號誌燈、專屬路權、專屬路橋及停車位,甚至還有世界第一座單車高架圓環,省去民眾在十字路口因汽車流量大、速度快必須等候的時間,讓民眾能騎自行車比開車還要快速抵達目的地,當然想要使用這些設施,也得遵守嚴謹的交通法規,如果不守規則就要被罰,例如亂停拖吊、夜間騎車未開燈罰60歐元等。

  除了罰則外,也有鼓勵,在10多年前的阿姆斯特丹就推出了單車共享制(OV-fiet),225個租出點有80%在火車站旁,佈點非常密集及推出機動管理任務,早在2008年開始顧主提供自行車、淋浴間、優惠稅率,鼓勵企業的員工單車通勤。而這些建置也歸功於荷蘭30多年的努力,才有現在的成果,現在荷蘭單車人口回升,使用率提高75%,死亡率卻降低80%,而空汙問題也獲得緩解。

  以阿姆斯特丹為例,單車通勤族每天騎車到距離住家約7.5公里路程的公司上班,可減少1,70噸的碳排放,一年下來相當於種下2,000多萬棵樹的減碳效果,因此政府每年投資上億歐元在硬體設施,教育和法律也是重要環節!荷蘭的單車教育從小就紮根,10歲就得接受單車路考,因為在荷蘭法律對單車沒有特權,違規一律照罰!

  荷蘭經年累月的把綠色運輸比例大幅提高,相較台灣一直以自行車製造王國為榮,卻始終沒把傲人表現驅動成雙輪減碳生活,雖然兩國氣候、地勢、文化各有不同,但若能將此列為減少空汙、對抗塞車的一種辦法,何嘗不妥?

  再加上近年也流行一股共享風,將循環利用概念融入生活中,在荷蘭循環利用已成為一種新的王道,也可說是發揮到極致,大家都形容女人的衣櫃總是少一件衣服,但隨著時尚潮流變化快速,衣服也許穿過1、2次就丟掉,造成大量汙染,而這樣的情況引起一位阿姆斯特丹的年輕女孩發明了『共享衣櫃』點子。

  利用圖書館的概念,以變美為出發點,成立借衣圖書館,就像是一個大衣櫃,可以和別人共享漂亮的新衣服,只要辦一張借衣卡,將卡儲值,以扣點方式,儲值得越多,點數越高,不只衣服可借,連配件也可以租借,且借衣沒有歸還期限,只是大部分還衣前,館方會要求顧客將衣服洗淨才能歸還,除非遇到特殊材質,須交由館方處理,倘若遇到對所借的衣服愛不釋手,買下來擁有也行,館方會依照標籤上的價格販售,這樣的共享經濟風,除了能擁抱時尚卻又不傷荷包。

  在環保方面,資源的重新再利用,是荷蘭政府近幾年持續積極推動的,且將它命名為『循環經濟』,相較於產品壽終正寢的概念,像單車在荷蘭民眾中因為每年都會有大量的自行車被汰換,就有企業回收廢鐵再利用,以手工方式重新製作一台新的自行車,這樣的循環經濟講求的是再生還有恢復,並且把收集來的素材發展變成了高附加價值的商品。

  荷蘭獨立研究機構TNO就預估投入循環經濟,可讓荷蘭至少每年有高達74億歐元的獲利,創造5萬4千個新的工作機會,並能減少17億噸的碳排放量,像是有荷蘭人專門研究咖啡渣及蒐集荷蘭鐵路公司每5年更換一次時刻表如何變身成再生文具商品。因此垃圾回收再加值,巧妙循環所有資源,不僅創造新商業模式,也許有一天,垃圾這個名詞將會走入歷史!

  台灣若不要變成「輸家」,城市的機會在哪裡?其實公共建設是發展綠色城市的最重要基礎,再來是透過提升教育,強化環保意識,而除了硬體的公共建設,以及軟體的教育配合,綠色城市還需要配合土地使用和規劃,也就是明確的政策方向。例如,高雄現在也推出了輕軌列車及台中的BRT,這些都是朝綠色城市方向著手的公共設施。

  總體而言,綠色城市的成功關鍵在於政府部門的綠色管理能力,從大眾運輸、公共綠地、垃圾處理、空氣品質、能源使用,無一不是政府先有管理策略,逐步引領市民的生活改變。

 

【參考文獻】

  • 網路資訊:三立新聞台-2016/04/30消失的國界
  • 網路資訊:大紀元-全球9大綠色城市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