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書店的風格經營

瀏覽數:6673


  逛重慶南路「書店街」、光華商場舊書攤尋寶,應該是四到六年級生的共同回憶,但隨著城市「硬體空間改變」:捷運開通、光華橋拆除,客源分散至其他區域,書店紛紛倒閉,根據近期的媒體報導,「書店街」從「百家爭鳴」到目前僅剩10家書店苦撐,甚至已被平價商務旅館攻佔,變成「商旅一條街」;而安置於光華數位新天地的光華商場舊書攤,已有10多家書店轉賣3C產品,僅剩3家續存。

  隨著「滑世代」來臨,滑手機、上網佔掉空閒、填充時間,全台閱讀人口減少,根據遠見雜誌2014年的調查,完全不看書加上很少看書與不是字的比例超過5成,而「數位時代」的購書習慣改變,購買電子書或線上購書愈發普及,加上實體店面房租飆漲,使得實體書店經營越來越困難,事實上,不單單是「書店街」跟「光華商場」,近10年(2006~2015)全臺的書店總計消失了1000多家,減少幅度高達3成,即便如新學友、金石堂、誠品等三大連鎖書店也面臨同樣的困境,新學友已全面結束,金石堂從110家減少至50家,誠品則維持40家左右。

  儘管實體書店式微,但日本「TSUTAYA BOOKSTORE」卻選擇臺灣為海外展店的第一站,今年1月正式進駐台北市信義區,「TSUTAYA BOOKSTORE」是日本爽先倡導「Book & Cafe」品牌的書店,和「蔦屋書店」同屬日本CCC集團,前者鎖定26歲到40歲年紀較輕的族群,「蔦屋書店」則定位在40歲到50歲以上的高端消費族群,代官山的「蔦屋書店」甚至被喻為「全球最美的20間書店」之一。在「TSUTAYA BOOKSTORE」和「蔦屋書店」不僅可以「逛書店」,還可以挑選音樂CD、電影DVD、文具、文創雜貨,甚至點杯咖啡、點一份餐,邊看書、邊享用美食、飲料。臺灣的「TSUTAYA BOOKSTORE」即由日本知名品牌餐飲店WIRED TOKYO進駐。

  國內也有金石堂創立「瑪德蓮書店咖啡」品牌,結合書店與法式餐廳,並且不定期舉辦藝文活動,很多獨立書店也會跟不同文創產業合作,除了跟「書」直接相關的書展、新書發表,也會有音樂發表會、名人演講等都能吸引大眾去「逛書店」,現金實體書店要能持續經營,不論連鎖書店、獨立書店、二手書店等,已不能單純地把書放在架上,等客人來買,如何建立獨特風格、異業結合已是實體書店持續營業必要模式。

  由以上的複合式營運模式,書店已經不僅是一個「書籍分享」的平台,也包含其「空間」的分享,分享經濟的積極倡導者Botsman女士在其《我的就是你的:協同消費的興起》一書闡釋,「分(共)享經濟」包含三種主要型態:「產品服務系統」、「協同式生活」、「市場再流通」,複合式經營的書店可以說是符合前兩種型態。

  「產品服務系統」是改變傳統的商品一次買斷的模式,由於很多商品在顧客買回家後的使用率極低,「以租代買」的商機于焉而生,租車、租工具、租玩具等,而一般人可能書看過一次就不再翻閱,或因為家中空間不大及省錢等考量,無法將全部喜歡的書籍購入,因此會到租書店、圖書館租借書籍,有些租書店會搭配「飲料免費暢飲」、「販售食物」的方式經營,王品集團前董事長戴勝益開設的「益品書屋」也以類似的模式營運,只要入場費100元,可以在書屋內免費閱讀冊藏書及享受飲料,有如「升級版」的租書店。過去常見顧客「站」在書店翻閱書籍,現在顧客則可以在「TSUTAYA BOOKSTORE」店裡「坐著喝咖啡、吃東西讀書」,而圖書的「租金」就由「買咖啡、點餐」等各式消費支付,創造書店的獲利。

  「協同式生活」是凝聚有著相似需求和興趣的人們聚集在一起交換一些相對隱性的資源,如時間、空間和技能,儘管網際網路的普及讓讀者方便透過互聯網購買商品、分享讀書心得、文化資訊,甚至名人可以「開直播」做線上演講,但人與人齊聚在同一個空間所創造的溫度與Live的氛圍,終究勝過隔著螢幕、耳機,較「冰冷」的感受,因此實體書店舉辦活動、提供讀者近距離的感官體驗,可充分發揮實體書店的功能,「活化」既有的(閒置)空間,有助連結人與讀物,替本土閱讀風氣紮根。

  獨立書店「水牛書店」的創辦者羅文嘉即認為,書店的未來趨勢是「空間經營」,水牛書店內兼容書店、餐廳、飲料店,不定期舉辦講座,甚至有小農市集,讀者看完書、喝完咖啡,還可以買菜回家。書店雖有150元的低消,但是讀者可以不限時間待在店內,甚至曾有尚未找到辦公室的公司天天到書店上班、開會。

  二手書店的存在,屬於分(共)享經濟中「市場再流通」的實踐,也是「循環經濟」的一種體現,二手書店提供一個平台,讓看過、陳列在書架上的書籍可以再被販賣、閱讀,維持它的價值,甚至有些古籍因而被保存。在環境方面,二手書回收再利用對於減少浪費、減少廢棄有很大的幫助,買一本二手書可以減少34公斤的碳排放,並減少樹木砍伐。而書籍的資源活化還可幫助缺乏教育資源的弱勢地區/單位,如美國的社會企業「Better World Book」推出線上書店「你買我捐」的活動,截至2017年4月,已有超過2千2百萬本書藉由這項活動捐到教育資源匱乏的地區。目前國內有「讀冊生活」、「布酷二手書店」等二手書網路平台,便於讓需要找書的人搜尋書籍。但是在小巷弄中座落著幾間實體二手書店,它可能還兼做古董、舊雜貨、二手CD、黑膠唱片等「老東西」搭配其週遭的咖啡館、文創商店,卻也彼此營造出中古典、文藝,又帶著浪漫的氛圍,可以幫助一個城市建立其特有的文化景觀及宜居、宜遊環境。

  搬遷後的光華商場或已不適合書店經營,但若把二手書店開設在大稻埕的古屋,客人可以沏壺茶、吃點心,閱讀古籍,或可為二手書店的營運開創新局;「書店街」變身「商旅一條街」又如何,日本東京池袋就有結合書店及膠囊旅館的「Book and Bed Tokyo」,吸引文青前往朝聖,甚至天天客滿。維持實體書店的營運已不能訴諸道德、情感,經營者必須創新、創造獨特的風格空間,當風格建立,陳綺貞都會特別到店裡開演唱會呢!

 

【參考資料】

  • 社企力,社企流,2014年
  • 「分享經濟:我的,就是你的」,社企流,2014年3月8日
  • 「關關關 書店10年關千家 3C排擠紙本 轉型賣咖啡「漸不像書店」」,蘋果日報,2015年9月29日
  • 「重慶南路快變旅館街北市書店街又一老店將關門」,自由時報,2016年12月1日
  • 「台北重慶南路書街 又有2家店倒下了」,聯合報,2016年12月2日。
  • 「北市光華商圈舊書店…沒人潮 剩書香」,聯合報,2017年2月13日
  • 「其實 實體書店早已不靠賣書維持營運」,東網,2017年1月27日
  • 「TSUTAYA BOOKSTORE進駐信義區 風格書店的大時代來臨」,LaVie行動家,2017年2月7日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