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的革命時代-機器人誕生


 

  家用機器人一詞的誕生,可以歸因於物聯網的科技產生的產物,隨著遠端控制,智慧功能等家具推陳出新,勢必需要一個類似【中控台】的媒介。然而如何讓這個中控台更有溫度的貼近家戶之中,家用機器人就此誕生。

  很多人都誤會家用機器人的真正用處,與其說家用機器人是與人之間的互動,不如說牠正式家人與科技家具之間重要的溝通平台。

  然而家用機器人的誕生也可以看出物聯網的重大問題。一位有養寵物的上班族,因為擔心上班中寵物在家裡的狀況,因此裝了智慧型監視器,不僅可以回時監控家中寵物狀況,還可以透過手機遙控鏡頭的擺動。然而,監視器裝完之後,這位上班族開始時不時觀看手機屏幕,導致上班時更不能夠專心。由以上案例可以看出,物聯網的科技真的有幫到我們嗎?

  其實這項監控設備只要能夠多一個功能即可,就是提出警訊的功能。但是要能夠提出警訊的背後必須要有龐大的資料邏輯支撐。人們可能需要遠端遙控家中的冷氣設備,但可能更需要知道他在什麼時候遙控冷氣,回到家之後可以保持最冷以及最省電的狀態。

家用機器人的新生兒時代-市場開拓的第一步

  擁有一個不會受傷,不會生氣,神通廣大又言聽計從的機器人,曾是很多80、90後的童年夢想。而在這樣的認知環境之下,家用機器人有很高的市場接受程度,雖然哆啦A夢和杯麵依舊遙不可及,但能跳舞、會聊天的智能小幫手卻已不再是鏡花水月。隨著pepper、公子小白、智能小E等新一代智能機器人的相繼問世,家用機器人的普及趨勢越發猛烈。

  而現階段,如何快速的拓展至每一戶家庭都可以擁有一台機器人是首要任務,因為這台機器人背後所連結的可能並不是「人們」,而是背後的龐大科技家具整合服務。

家用機器人的依賴-市場深耕的第二步

  機器人究竟可以為我們做什麼,一直以來受到好萊烏電影科幻片的影響,市場上對於家用機器人的印象是否能夠改觀。目前市面上看到的機器人功能,清一色屬於「娛樂型」或「教學型」的方式拓展,就以「娛樂型」機器人的推展策略,能夠快速上升市場的接受度,「教學型」則是開始佈局孩童的市場,讓他們在童年時期,就有機器人的陪伴,進而接受它,以便於未來的其他服務規劃。

家用機器人整合服務-市場延展的第三步

  對於各大機器人製造業者來說,賣家用機器人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讓它在市場中接受它。而業者將這塊大餅鎖定在第三階段,推出其他延伸性產品或加值服務,這個時候機器人就不是單獨的存在於家中,而是有更多其他科技家具連接功能,你可以想像,當你上班為準備回家之後,並不需要自己遙控家中的冷氣或燈光,機器人已經透過數個月的相處下來,紀錄您每天回家的時間,進一步推算開冷氣的時間。

機器人的形象-行銷市場的最後一哩路

  不可否認,對於現階段30-40歲的族群來說,機器人是非常遙遠與科幻的,但隨著科技腳步的邁進,未來是否真的能夠像科幻電影一樣,每個家庭中都有一台專屬的機器人,將考驗廠商的行銷能力。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級理論而言,機器人的誕生目前可能還上處在安全需求之間,然而這是每一個新產品開發都必須要去克服的一大門檻,消費者對於過於高科技的商品會產生不確定與不安定感,特別對於年長的族群,所以,想要打入銀髮族的市場相較於青少年會更來得困難。

  因此未來機器人市場最開始,一定必須使用「功利性訴求」模式打入市場,透過簡易的操作就可以達成想的反應與結果,因為現階段對於機器人的目標市場針對再銀髮族與孩童階段,簡單明瞭的操作是關鍵重要因素。然而隨的消費者生命週期成長,機器人也必須要有所轉型與改變,這時候的階段就必須走到「感性訴求」模式,讓機器人伴隨的歸屬感、感情、社交等等元素。

  而此發展模式步不是唯一,市場發展可能也會隨著競爭者與效仿者的增加而有所改變,但是未來機器人的佈局,還是非常值得令人注目與期待。

【參考文獻】

  • 科技新報,【CES 2017】會眨眼的智慧機器人!Bosch 子公司推出居家良伴 Kuri,參考時間:2017年5月20日
  • 科技新報,廣邀台廠打造機器人供應鏈,威剛董座:聯手做大「十兆元產業」大餅,參考時間:2017年5月20日
  • 科技新報,華碩 Zenbo 第二波預購不限數量,3 月 31 日開放線上預訂,參考時間:2017年5月20日
  • 科技新報,【COMPUTEX 2016】現場直擊華碩 Zenbo!將於台灣首發但上市時間還要等,參考時間:2017年5月20日
  • 數位時代,威剛跨足家用機器人市場,陳立白:挑了塊硬牛排來吃,但裡頭很多汁,參考時間:2017年5月20日
  • 維基百科,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參考時間:2017年5月20日
猜你喜歡
*
智慧型機器人產業趨勢分析

面臨高齡化、少子化社會未來對於智慧型機器人的需求將進入起飛階段。台灣除政府的政策支持及相關人才的培育支援外,如何協助廠商產品或零組件商品化開發為我國發展之重要課題。台灣擁有完整的精密機械與ICT 製造體系及成本控制及商品化能力較佳的製造實力,透過政府、產業界與學術界的帶動,結合國外潛在外商進行技術合作與策略聯盟的機會,並期衍生運用台灣相關產業支援整合的製造實力來台設廠製造,創造台灣智慧型機器人產業的產值與商機。

*
2016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聚焦工業4.0 全面啟動智慧生活

機器人的時代已是大勢所趨,是各國共同預見的未來,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TAIROS)去年寫下專業觀眾達6萬3千多人的紀錄,今年更多來自海內外機器人、雲端、虛實整合系統、智慧自動化設備及服務現身於此,這是一場揭示未來的展覽。

*
當聘請機器人讓股價上揚》麥當勞、高盛掀搶AI工潮

企業面臨招工不易且正逢AI盛世到來,不論是金融業、速食龍頭不約而同都走向重用AI的道路;從點餐、資產交易與管理,滲入更多生活面貌的機器人,都警示著人類得仰賴更關鍵的技能,方能駕馭AI工作搶工潮。

*
來看海底撈如何用機器人變身智慧餐廳

今天要和大家談談中國餐飲之王海底撈,是如何做到餐廳使用機器人,不僅沒有使員工失業,還證明人與機器可以有效分工。

*
超Q服務型機器人讓您的旅宿經驗大加分

人工智慧的迅速發展,機器人取代人力成為飯店服務亮點的構想已經得以實現。新一波的智慧化飯店已逐步引進服務型機器人並將其普及化,服務型機器人的導入不僅節省業主在人力支出費用的開銷,亦正在逐步改變我們以往的住宿體驗。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出版品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課程
{{c.area}}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