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產業-地方發展的推手
臺灣為海島國家,主要觀光客來源為國內旅遊以及中國大陸、港澳及日本等鄰近地區,又由於受限於地狹人稠,儘管臺灣擁有豐富多樣的地理面貌,臺灣的觀光產業相較於其他觀光大國多了許多發展限制。
儘管如此,觀光產業的發展常被視為地方快速發展的推手,也是振興地方產業的重要工具,加上隨著消費習慣及生活模式的改變,國人日漸重視休閒生活,政府也將觀光產業視為發展重點,從中央到地方,透過不同的方式來吸引各國遊客以刺激觀光。
自2002年起,中央政府陸續推動「觀光客倍增計畫」、「旅行台灣年」、「觀光拔尖領航方案」、「旅行臺灣‧感動100」、「觀光大國行動方案」、「重要觀光景點建設中程計畫」、「Tourism 2020-臺灣永續觀光發展策略」等多項計畫,足見政府對於觀光產業推動之決心。
在政府的大力推廣下,來臺旅客數也隨之大幅成長,根據交通環境資源處統計,2008年來臺旅客人次為384.5萬人次,2016年已達1,069萬人次,旅客人數大幅成長也帶動觀光外匯收入的成長、觀光產業及人力成長、旅館業加碼投資、國際連鎖旅館品牌進駐臺灣等正面效益,也使臺灣觀光屢獲國際讚譽。
觀光發展可以使國家賺取大量外匯、增加就業機會並帶動經濟發展,甚至提高國際知名度,然而,這就全部嗎?
觀光發展=趕走當地人?
早在1970年代開始,就有許多學者陸續提出觀光帶來的影響不僅限於經濟層面的,也會造成社會成本這樣的概念—過多的觀光客卻會導致環境衝擊、社會與文化衝擊等負面影響。
國際上最有名的即是義大利威尼斯—目前威尼斯有約有5萬4千名居民,但每年到訪威尼斯的遊客高達2千2百萬人,平均一天就有超過6萬名遊客湧入,導致當地居民因每況愈下的生活品質、飆漲的租金及物價而被迫離開威尼斯,不堪其擾的當地區居民也在2017年7月走上街頭抗議。
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臺灣許多熱門景點,大量的觀光客湧入造成環境汙染及破壞、物價高漲,使得外籍旅客排擠國內遊客旅遊資源。像是屏東墾丁大街、高雄六合夜市就頻傳遊客抱怨誇張的物價以及充斥陸客的情形,嚴重影響國人前往旅遊的意願。
永續觀光-環境、文化與經濟的平衡發展
由於過度觀光發展造成的各種負面影響加上環保意識的提高,而開始有了「永續觀光(Sustainable Tourism)」的概念,國家地理雜誌指出永續觀光是讓當地社會文化、地方經濟以及自然環境這三者在發展觀光的同時,能與其達成平衡的一種旅遊型態,讓當地在發展觀光產業的同時,亦能夠兼顧環境生態保護、尊重文化及永續發展。
在永續觀光的概念下,也產生了各種新型態的旅遊:休閒旅遊、農村旅遊、生態旅遊、懷舊旅遊、部落旅遊、運動旅遊、文化旅遊等體驗式旅遊。與過去的旅遊方式相比,除了對當地環境文化更加友善外,體驗式旅遊更注重的是遊客的感受、體驗、享受的過程,因此觀光發展減少以人次為衡量標準的重要性,而轉向消費者對於旅遊品質的滿意度及產值。
在這樣的背景下,2017年被交通部觀光局訂為「生態旅遊年」,也是聯合國世界觀光組織(UNWTO)首度將整年以「國際永續觀光發展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Sustainable Tourism for Development),觀光局研訂「Tourism 2020-臺灣永續觀光發展策略」,並於今年(2018年)透過「開拓多元市場、活絡國民旅遊、輔導產業轉型、發展智慧觀光及推廣體驗觀光」等五大策略來持續推動,打造臺灣觀光品牌,除了積極輔導地方營造特色遊憩亮點外,也將營造多元族群友善環境。
亮點開發、學習在地文化獨特性
臺灣觀光目前面臨熱門景點承載量負擔過重的問題,不僅降低旅遊品質降低,也造成環境破壞,因此現階段應持續加強推廣永續觀光。
現今臺灣有許多逐漸消失的技藝及傳統文化,若能夠將其轉型應用在體驗式旅遊上,達到文化傳承以及教育效果。此外,透過在地文化的獨特性開發各處亮點,不僅能夠引導遊客分流,減少熱門景點的環境壓力,同時還能推廣深度旅遊及體驗旅遊,使遊客在過程中能更加瞭解在地文化,將觀光業提高附加價值走向精緻化。
旅遊,不再僅是重視自己到過哪裡,重要的是自己到那裡做了什麼,使旅客能夠更加深入瞭解自己走過的每一片土地。
【參考資料】
- 觀光發展階段與產業依賴程度對觀光衝擊認知影響之探討
- 時代變遷的考驗─另類的觀光旅遊新體驗
- 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年度施政重點
- 什麼是永續旅行
- 淹沒威尼斯的凶手 海潮還是人潮?
- 市場觀察/2017台灣永續觀光發展論壇 從種籽到森林的期許 思考台灣永續觀光發展策略與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