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共享經濟-交通行動服務崛起

- 撰文者:
- 2019/05/29 瀏覽數:2968
共享經濟盛行,汽車共享服務公司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成立,日本國內汽車共享市場也正急速擴大。日本人對汽車的意識,開始從「擁有」改變為「利用」。
2008年時,汽車共享用戶數量約三千人左右,如今會員數3年翻倍,已經增加到一百三十二萬人,現在就連以製造為主的日本三大車廠,為了不要錯失這波汽車共享的需求,跳脫了以往賣斷的銷售模式,以租代買,以「經銷門市」為據點的策略,增設服務據點,轉型跨足進入汽車共享市場。
例如本田與日產推出先進安全功能的高級車款,選擇以都會區私人汽車擁有率較低的區域為配置重點,提供長程、短程的共享服務,但他們關注的不僅是汽車共享,也期望把這種共享當成提供顧客試駕的機會。
透過電動車的體驗,增進顧客購車動機,促進自家品牌汽車新車銷售購買量,也能藉此累積未來推動無人服務的技術與知識,豐田汽車在2018年加入後,更宣布將轉型為「交通行動服務公司」。
日本國內汽車市場因為人口減少導致新車銷售不振已經讓車廠不得不正視「交通行動服務」這個潮流。國際調研機構提出2030年後,可望整合共享車輛、車聯網、自動駕駛三項技術,實現無人駕駛接駁車的商業模式,而未來的交通型態也不限於狹義的「交通」,更可能是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新里程碑。
「交通行動服務」時代的來臨,面對產業的衝擊與轉型,重點不在發展創新科技,汽車製造商的思維轉型才是關鍵,才能掌握未來的平台、生態與商業模式,建構汽車產業新未來。
【參考資料】
- 今周刊 第1144期
猜你喜歡

近年來,全球都在為自己的城市打造成綠色並具現代化,不管是在荷蘭、台灣等國家,都紛紛推出節能減碳的公共設施,甚至也吹起了共享經濟風潮,綠色意識的抬頭,讓我們不得不開始重視。

本文主要在探討共享經濟之議題,首先針對共享經濟之定義與種類做說明,接著以Bag Borrow or Steal 案例進一步瞭解共享經濟之商業模式與運作方式,共享經濟無疑是未來的趨勢之一不論是提供者或是消費者都可以透過共享經濟來產生最大的價值。

在人之間早就存在的共享資源,其著重的精神是「分享」的這個動作,強調的應是一種非商業(非營利)的動機或行為、著重於閒置資源的分享或是人之間的社會互動,嚴格來講「共享資源」與這一波「共享經濟」的潮流所呈現的模式有著顯著的不同。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