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區營造」走向「地方創生」

瀏覽數:25889
關鍵字:


 

  在許多人眼裡,從事社區營造工作的人就像是傻子,面對社區中年輕人外流,中老年人比例偏高時,卻有一群人為了文化的傳承,秉持對家鄉的熱情,號召眾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為居住的土地盡一份力,即使這樣的工作讓生活、薪資不穩定,他們依然期待發展社區中的特色,讓更多人看見社區的美好。

「不要把種子種在森林裡,要種在草地上。」

  1994年文建會提倡「社區總體營造」後,從行政院長游錫堃於民國2003年提出「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將其業務正式涵括九個部會起,迄謝長廷院長於民國2005年推出「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社造的精神逐漸有資源挹注協助推動。

  藉由專家學者的輔導,越來越多社區工作者,將想法撰寫為計劃,集結地方居民、凝聚共識,逐漸發展地方特色,就像是將種子種在一望無際的草地,期待成長為標竿的大樹。

社區營造的根基始於對社區的了解

  社造的起始點為對於社區的了解及觀察,從「人」、「文」、「地」、「產」、「景」等五個面向進行分析,以了解社區需求,並藉由居民間的討論及發想,達成推動社區發展的共識。五大面向的內容為:

  • 」:社區中的人口組成,包括男女比例、人口年齡分布以及住在社區中的文學家、藝術家、工藝師或特殊專長人物等。
  • 」:特殊的文化習慣、節日慶典、歷史脈絡、發展歷程以及生活習性等。
  • 」:地理環境及範圍、自然的特有地形、氣候分布以及動植物等。
  • 」:產業文化,三級產業活動等。
  • 」:特色歷史古蹟、廟宇以及人文建物等。

  社區營造以「造人」為目標,完成社區資源調查後,更重要的是和社區居民的溝通討論,藉由工作坊、居民大會以及社區人才培力等方式,達成發展共識並逐步推動社區發展。

成功案例-安老福幼,微笑順興

  位於木柵區的順興社區中,長者們忙著編織毛帽、彈著烏克麗麗,廚房內學生志工進進出出準備中午社區共食的美味佳餚,完全看不出來社區已經是65歲以上人口占15%的「高齡社區」。

  2000年順興發展協會,結合社區熱心人士,發展「常青學院」讓65歲以上居民免費上課,並針對高齡居民,辦理運動課程、毛帽編織以及共餐服務,在累積一定社區居民參與後,讓參與活動的高齡者轉化為社區志工,使得勞動力再造,更結合社會局銀髮貴人專案計劃培養「育兒友善園」,促進世代交流並有效運用社區人力。


順興社區銀髮運動會,資料來源:順興社區發展協會張總幹事提供。

  這樣成功的案例背後是居民默默耕耘的努力、參與以及不斷的討論分析,才能有「接地氣」的精神展現。

「地方創生」的萌芽

  什麼是地方創生?又為什麼需要地方創生?

  「地方創生」這一名稱發源於日本,其中心思想是「產、地、人」三位一體,一句話來說,就是希望地方能結合地理特色及人文風情,讓各地能發展出最適合自身的產業。隨著都市化的進行,人口幾乎湧入大都市,社區的發展亦是如此,隨著時間線拉長,原本營造的成果沒有年輕人接棒,社區文化便逐漸消失,因此行政院訂定2019年為地方創生元年,期望各地能找尋並培養自身需要的產業,使青年人口逐漸回流,達到「均衡台灣」的目的。

經營管理X社區營造成就「地方創生」

  社造和地方創生之間的落差在於「有系統的發展產業」,對於長期依賴居民集政府資金挹注的社造團體,如果政策方向改變,很容易會失去社區發展所需要的經費資源,因此基於經營管理的理論發展有系統的地方產業,成為社造的下一個課題。

  順興社區先以SWOT分析將原有的計劃成列優劣勢,並從中和居民討論出適合發展的社區產業,並以導入管理學中「工作分析」的角度,不斷創新嘗試,最終發展出麵鋪工坊,藉由社區產品自給自足,並聘用社區中高齡者製作產品,達成雙贏的效果。

  蓬勃的社區發展,也吸引年輕人回流,推出「順興一日小旅遊」計劃,促成多角化經營,讓地方創生的概念逐漸萌芽發展。


順興社區麵鋪工坊,資料來源:順興社區發展協會張總幹事提供。

別讓「地方創生」變成「地方創傷」

  每件事情皆有正反兩面,地方創生的發展帶來收益時,亦會造成不小的衝擊,台北城市散步創辦人邱翊提到:地方創生有團隊內部的創傷,也有地方環境的創傷。團隊內部的創傷通常與人事有關;而在環境方面,以永樂市場前廣場為例,當市集活動在一個地方成功地辦起來之後,隨著攤商與人潮增加,難免會產生最初在辦活動時所能預料之外的狀況。(摘錄自倡議家文章「地方創生是否將帶來更多的「地方創傷」?」)

  這樣的案例在國外也比比皆是,京都伏見稻荷大社的千本鳥居在電影「藝妓回憶錄」上映後,成為熱門的觀光景點,,然而觀光客的不良習慣也使當地居民不勝其擾,這樣的狀況都是對環境及人文的創傷。

  社造並非一意孤行的行動,蓬勃發展的同時,仍需從在低居民為出發點,經過嘗試、溝通及修正,逐漸傳承並發展產業,才能達到真正「地方創生」的永續經營模式。

 

【參考資料】

  • 盧思岳(2005)。社區總體營造概論。2019/2/21查詢。
  • 經典雜誌編著(2014)。咱ㄟ社區:永續台灣的美好力量。經典雜誌出版社。
  • 順興社區發展協會網站。2019/2/21查詢。
  • 李妍潔(2018)。地方創生是否將帶來更多的「地方創傷」?。2019/2/22查詢。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