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企業文化?在最壞的情況下,企業文化可能箝制住一個公司的生產力,而在最理想的狀況下,它可以成為一個企業的獲利催化劑。簡單來說,企業文化就是一個公司的獨特個性,而「文化革新」是每個企業必須歷經的淬鍊過程之一。
但是,做起來卻是大不易,以下整理出以下企業文化再造的五項守則,讓經營者們能有所依循,清楚並循序漸進地完成文化革新導入。
- 改變行為,影響心態,針對關鍵少數
一般而言,文化轉變著重於「潛移默化」,其核心在於實際行動而不是在於抽象價值。首先,藉由有形、可執行、重複性的、以及可觀察測量的「關鍵行為創建」來促進企業內部人員心態的轉變。
在執行面上,像是「鼓勵跨部群的業務規劃合作」,對公司營運產生重大影響的關鍵革新項目來作執行的出發點,設定具有挑戰性的業務目標與具吸引力的獎勵回饋,打破員工因內部流程,所產生的制式化行為,將創造活水引入組織中,藉以帶動員工的心態革新。
將這類行為轉化成定期、簡易並可實際階段性規範,訓練員工習慣革新。
- 找尋可靠的行為傳遞領袖
再來,選定一組具備「群體影響力」的關鍵員工,讓他們專門負責對於上述行為的進行回饋,協助導入並散播轉化的力量。這類的員工通常散發著自然的領袖特質與行為,但卻不一定是管理階級。
以下是此種員工的類型:
- 自信建立者:利用自身的能力或態度刺激驅動其他員工;
- 標竿影響者:為其他員工尊敬並當作榜樣的人;
- 網絡關係者: 擁有廣泛的企業內部人際網絡;
- 早期套用者:對於新事物或科技的理解與運用遠早於其他員工。
- 消弭管理隔閡,將行為革新與營運結合
大部分的企業多是由人資部門來當作公司文化改革的推動核心,更重要的是,也要讓位於管理要職的領導者們了解,甚至參與其中的變革過程,此舉有助於驅動基層個別員工對關鍵行為的感知。
實際上,許多員工對於以企業文化為核心發展的營運理念有認知上的差距,往往不知如何調整自己來因應文化及行為的改變。為了避免員工和文化上的隔閡,企業必須提供實際、定義清楚並透明的資訊內容。
讓員工清楚了解文化的變革導入,以及優化的營運表現及財務結果,並且將「關鍵行為轉變」與「營運表現」相結合持續性地衡量並調整,來有效達成文化再造。
- 迅速展現革新成效,在內部如病毒般地擴散
當員工聽到「企業文化革新」於內部提出後,卻沒有看到任何與革新相關連的活動或執行,這會導致員工對革新逐漸脫節甚至無所感。
因此,企業必須盡可能地展現文化革新在內部產生的影響效果,像是成果發表會議等形式,讓員工有所感。另外利用公司內資訊分享平台,盡可能地將文化革新的關鍵行為思維傳播出去,員工會更容易去接受與理解這些改變。
- 保持變革的源源不絕
最後,「文化革新」需要公司高層持續、主動地監控、管理、照護並且更新。它不是一次性的活動,而是要一直都在進行的,畢竟外在環境不斷變化,企業也必須時時變革活化才能夠保有競爭與差異性。
看完上述五點後,企業文化革新是一股由內而外的運動,需要公司整體的參與才能夠成功發揮出它的價值,國內經營者更需擺脫傳統管理思維,積極傾聽內部基層聲音,才能夠無罣礙地推行內部文化革新,邁向更長遠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