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因創作洗腦 二創行銷席捲全球

- 撰文者:
- 2020/12/08 瀏覽數:2145
「雪花飄飄 北風蕭蕭…」,鏡頭中頂著光頭造型的亞裔男子-蛋哥,在一片白雪靄靄的銀色世界中,哼唱著小哥-費玉清80年代的著名歌曲「一翦梅」,畫面既趣味又具衝突感,6月中旬的這則網路影片不僅迅速吸引歐美網友目光,冰島、挪威、紐西蘭等地的數位串流音樂網「Spotify」,一翦梅更是衝上排行榜第1名!
一夕之間,「xue hua piao piao bei feng xiao xiao」成為Google的熱蒐關鍵詞,都想深究其中深層意涵!
中國網紅蛋哥無意間詮釋出疫情下,歐美民眾的無奈心境(圖片取自快手 蛋哥視頻)
新冠疫情持續延燒,迷因社群成撫慰窗口
由於全球COVID-19疫情始終無法有效控制,歐美日常生活已深受影響,網路社群上眾多的迷因(Meme)圖文、影片創作便成為民眾排解內心鬱悶的一絲心靈雞湯。
究竟什麼是迷因呢?依據網路字典Merriam-Webster的定義:迷因是文化中的一種觀念、行為與風格,並因人而異;同時,迷因創作多透過社群媒體,以有趣的圖片或影片來加發布。
近期火紅的黑人抬棺影片,原為英國國家廣播電視台( BBC News Africa)所紀錄非洲國家迦納當地獨特的舞蹈喪禮儀式的一則專題報導,該節目影片內容被網友二創剪輯,配上抖音電音神曲「Astronomia」的重節奏電音,形成視覺與聽覺兩者感官上的強大反差,同時並穿插極限運動失手等危險畫面,延伸傳達出「出事」了就會有黑人來抬棺的惡趣味!在疫情未獲紓解之際,使人莞爾一笑。
非洲國家迦納特有的舞蹈喪禮成為網友鋪梗的二創頂尖素材
新型態網路行銷操作已然成形
由於迷因等二創創作能夠快速、容易的吸引目光,更能如同病毒般的透過在社群與自媒體間快速散佈,近來眾多全球品牌,包含:Pizzahut、Ruffles、Chipotle及netflix等,均透過迷因行銷(Meme marketing)來進行網路社群操作,透過二創話題梗圖來誘發粉絲討論話題,以達到議題散佈的目標,其中可歸納重點為:
- 吸引廣大網友對於主題認同,並且重製、轉發。
- 形塑一個嶄新概念與新的流行文化意涵。
- 延伸品牌文化內涵並提升品牌能量與能見度。
對於企業與品牌而言,如何挖掘與延續消費者對於產品的全新感受,也成為全新的行銷課題。
國際品牌也開始透過創作梗圖引發粉絲共鳴
界定二創與抄襲界線?
迷因二創與抄襲往往只有一線之隔,依據著作權法的立意精神:「沒有創作人授權,則不能使用」,雖然有人主張依據著作權法第65條的「合理使用」的概念,雖然未獲得著作權人的授權,但只要標示出處,只作個人使用且沒有營利,則不構成侵害著作權的情況。但由於使用之用途定義因人而異,是否逾越相關限制也時有爭議,造成往往雙方需尋求法律訴訟途徑才能有效釐清。
在此建議,如需透過迷因等二創模式操作行銷推廣之時,還是先釐清相關圖文、影片及音樂之版權權責,先行取得著作版權許可再進行後續行銷操作,不僅保障創作者權利,也能夠在創造流行社群話題時,避免造成遺憾。
【參考資料】
- 線上韋氏字典:迷因定義
- 英國BBC電視台專輯: Ghana's dancing pallbearers
- Youtube影片:OFFIN DANCING MEMES - (FUNNY FUNERAL DANCE) | COMPILATION
- Social Media Examiner®:品牌迷因操作攻略
- 維基百科:二次創作
猜你喜歡

相信每個人在Facebook、Instagram或是Twitter等社群網站中,必定都有一個喜歡喜歡分享美食照片、影片、分享做菜經驗的好友,或本身就是那個人。現代人生活忙碌,加上生活型態的改變,外食族日益增加,但近年來受到電視節目、網路媒體再加上網路紅人等影響,似乎讓許多外食族興起了自行烹飪的念頭,社群媒體上也出現了許多長度短、第一人稱視角拍攝的新型態料理教學短片,此類料理教學短片最早是由美國網路媒體BuzzFeed製作拍攝,隨著影片的成功BuzzFeed也另外成立了專門製作此類影片的公司Tasty,而台灣的料理、美食媒體及粉絲專頁也開始紛紛效尤,成為了最新的網路行銷工具,甚至創造出另一種新的網路經濟。

2020年9月16日,接續因病辭職的安倍晉三,菅義偉被選為第99任的日本首相。在就職記者會中,菅義偉強調,因應疫情帶來的數位化潮流,日本政府一方面持續推動「GIGA SCHOOL」(Global and Innovation Gateway for All School)構想,提昇日本學生使用數位設備的能力;另一方面則會積極推動設立新部會「數位廳」,作為日本數位政策制定與執行的司令塔。

隨著各國國境解封,生活逐步回歸以往常態,但在競爭激烈的線上影音社群平台卻已逐漸分化出新的影音內容-短影音時代來臨,吸引更多的人快速關注,因應人們生活型態節奏逐步由慢增快,僅有更多更短而破碎的時間來關注手機社群內容,只有15秒-60秒的短影音內容,將可快速吸引手機一滑就想滿足的使用者關注,企業品牌主可在這波趨勢中,檢視自身品牌定位與核心價值,趁勢推出相關短影音內容進行品牌行銷操作…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