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由於美國等先進國家欲將勞力密集產業外移,適逢台灣第一期經濟建設計畫,透過各項進口替代、出口導向、結構調整,以及自由化改革等政策引導,歷經勞力、資本及技術密集等階段,台灣逐漸由農業社會轉為工業社會,電器、紡織、塑膠等輕工業快速成長,逐步完整化國內的的製造業體系。尤其在電子、石化、機械、紡織等產業,特別是高科技產業,具有多元與完備的產業聚落體系及較強的產業研發實力,是具備相當國際市場競爭優勢之領域,其所生產之工業產品,可迅速帶動國內經濟增長。
國內的產業結構以中小企業為主,依據2018中小企業白皮書發布資料顯示,中小企業數量占全體企業97.7%,就業人數占全國就業人數78.4%,故中小企業可說為厚植台灣經濟成長、創造就業動能及穩定社會安定之重要基石,隨著AI技術發展逐漸成熟,中小企業也開始投入資金進行機台或產線的資訊化與智慧化,然而卻在工廠看到沒人在看的可視化看板、稼動率低的高級設備、閒置在倉庫的機器手臂、自動導引車...等;如何開啟中小企業跨入4.0的第一步,一間具有規劃智慧製造能力系統整合設計規劃業者是其中的關鍵,良好的系統整合設計規劃業者在規劃時不會過於偏重硬體技術,低估了資訊系統與管理制度的搭配,故選擇適合的系統整合設計規劃業者,規劃出符合期待的智慧產線,從而升級轉型,不但可提升導入成功率,亦可順利落實智慧製造,避免廠內缺乏數位轉型的專業判斷,反而將資源做出錯誤的配置。
因應全球製造業導入智慧製造趨勢,行政院於104年核定「生產力4.0發展方案」、105年核定「智慧機械產業推動方案」,期將臺灣精密機械產業升級為智慧機械,促進整體產業升級轉型。有鑑於系統整合設計規劃業者(SIDP)於智慧機械產業推動中扮演跨領域技術整合角色,故特於「SI類:系統整合服務機構」類別項下,再新增一項(第6項)「智慧製造系統整合設計規劃服務」之登錄項目,作為評鑑具備智慧製造解決方案之完整評估、規劃、建置能力之系統整合設計規劃業者,除透過盤點SIDP廠商現有的規劃能量,並與其訂定SIDP廠商的基礎標準外,最終將培植國內跨領域系統整合設計規劃業者,藉此帶動台灣系統整合設計規劃產業之正向發展,同時提升台灣製造業之能見度、國際觀與世界觀。
「智慧製造」的核心是善用IT 技術協助工廠智慧化,技術面除了需具備「軟硬體設備」與「系統整合精神」外,更須要建立「各項投資」,用以提升ROI(Return On Investment)之間的正向與短周期關係。然而,中小企業欠缺足夠的「能量」及「資源」進行整體規劃,由政府把關的「智慧製造系統整合設計規劃服務能量登錄」,可篩選出具備智慧製造跨領域技術整合能力的SIDP廠商,能以專業實力贏得客戶信賴。
「智慧製造系統整合設計規劃服務能量登錄」裡面對系統整合設計規劃業者的人力素質、實績、財務的基本資料都有嚴格的把關,人力需符合至少6位專任工程師及1位專任管理師的規範,學經歷需具備資訊/機械/通訊/統計分析/精實管理等經驗之專任工程師、具有經營管理分析經驗之管理師、具有系統整合規劃經驗之工程師及曾任系統整合計畫主持人,學歷須為大學以上並有2年相關工作經驗;對於SI廠商的實績亦有嚴格要求,來申請的SI須列舉二年內完成之輔導案例資料,案例需包含異質系統整合:1.硬體介接應用(如物聯網、機器人等)、2.軟體技術應用(如人工智慧、資料分析加值等)、3.系統整合技術(如網實系統整合、自動化智慧系統整合等),及包含產業領域知識:1.該產業領域製造現場管理(人、機、料、法、環)之規劃與建置、2.該產業領域運營技術之規劃與建置、3.精實管理之規劃與導入,具備前述二大項服務實績,以證明該廠商確實具有智慧製造系統整合設計規劃服務能量;在財務狀況方面,也規定實收資本額須達新臺幣1千萬元以上,且公司年營業額亦須達新台幣1億元以上。
透過前述系統整合設計規劃業者所設計之整體規劃建置,協助中小企業規劃出適合的方案,期能幫助中小企業順利逐步導入AI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