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創新概念的「高雄市立圖書館新總館」

- 撰文者:
- 2021/12/09 瀏覽數:921
2011年在高雄市前鎮區「亞洲新灣區」有一棟新建物開始規劃了,這就是「高雄市立圖書館新總館」。預計4年完成後,讓市民體驗到圖書館不僅僅是一座建築地標,更是結合「獲取知識」、「藝文活動」、「生活休憩」等等多功能的平台,期待完成後可讓市民喜愛親近圖書館,提升民眾讀書風氣,營造出城市書房之氛圍。
且地點位於高雄海洋文化與流行音樂中心建設基地一帶,可結合商業、金融、文化和休閒,不久的將來必與週邊的高雄世貿會展中心、高雄港旅運及港務大樓、海洋文化與流行音樂中心及環狀輕軌列車等連結,結合三多商圈、新光碼頭、高雄軟體園區,使這個區域成為高雄最亮眼的觀光遊覽及商業文化知識區域,也打造高雄從工業城市進級為兼具文化的新型態工業城市。
經過國際評圖的結果,首獎由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與協力廠商日本竹中工務店,以「樹中有館、館中有樹的綠建築文化地標」得標,張瑪龍建築師事務所為專案管理單位協助辦理施工招標並核定監造計畫、施工品質計畫,督導施工廠商春原營造、萬鼎工程、福林工程等落實一級品管,監督建造單位執行二級品管。2012年10月12日在陳菊市長帶領下,各行各業代表約百人共同舉行動土典禮,
時光如水流逝,2014年11月13日晚上,在上萬高雄市民的見證下。剪斷紅緞帶。一棟耗資約15億元,地上8層、地下1層,總樓地板面積約3萬7000平方公尺的全世界首座懸吊式綠建築正式與市民見面了,也成為了市民引以為榮的新地標。接下來從兩方面來介紹高雄市立圖書館新總館:
一、建物
創新的建築設計及施工讓人驚艷,也因此先後獲得了「第二十屆中華建築金石獎」之「規劃設計類」及「金石首獎」、2014年第一屆高雄市新建建築物工程品質金質獎、2014年台灣工程界的奧斯卡獎—即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頒發的「第14屆公共工程金質獎建築工程類特優獎」。在工程方面共有以下幾項創新,包括:
- 以懸吊樓板的方法將傳統直徑90公分的結構柱轉換成6~12公分鋼棒,懸吊式景觀中庭是穿透性最佳的圖書館。
- 地面層挑高7.5公尺,在67.2公尺乘67.2公尺的大型樓板上僅於4個端角設立結構為無柱遮蔽式廣場,因此最具空間彈性。
- 是綠色公共建築的新典範。
- 於北側設置 40公尺深的館前廣場開放空間,讓民眾在大樹下閱覽為概念發想,架高一樓空間創造通透的半戶外廣場,並在建築物南側與西側的景觀陽台大量種綠色植栽,做為遮陽隔熱的天然屏障。
- 綠建材採用低逸散、低汙染材質並種植喬木減緩熱輻射吸收,符合「基地保水」、「基地綠化」、「水資源」、「高效率節能」、「健康的室內環境」、「二氧化碳減量」、「污水及垃圾改善」等七項指標。
- 自然採光,除了中央的天井之外,四周是玻璃落地窗,圖書館的閱覽區就設置在採光充足的地方。書看累了,就可以起身到窗前看看高雄港遼闊的港灣風景。
二、軟硬體設施及公共藝術
- 舒適的座椅:有單人座、雙人座、還有六人的豪華沙發座椅,以便在館內借閱收看影片。
- 燈光:在天氣總是晴朗的南台灣白天自然採光佳,夜晚室內光線充足。
- 電源座:充足的電源插座便於使用電腦閱讀或工作。
- 自動借書還書機器使用方便。
- 台灣雲端書庫電子書可借閱,僅辨識位在高雄的IP位置,借書與續借需要在高雄,還書和閱讀在世界各地都能進行,透過iOS、Android系統也可用手機借閱。
- 公共藝術增添文化氣息,由藝術家陳龍斌先生將廢棄的書再利用,堆砌切磨出石頭、牆面及代表東西方的人物達摩祖師及達文西。
- 視障孩童的知識樂園:在兒童繪本上貼上透明的點字膠膜,讓家長、老師、親友與視障孩童一起閱讀,另備有「點字數位有聲書」與「盲用電腦」,視障朋友也可看書上網、搜尋資料。
- 募書活動: 除了政府經費購書之外,另啟動「募新書百萬‧傳愛智代代」,鼓勵企業及市民不拘金額自由捐款,以充實館內藏書。例如隆興鋼鐵王禮董事長率先響應捐款1億元就享有樓層掛名,捐款3000萬元以上可廳室掛名,另達100萬元、300萬元、500萬元、1,000萬元以上者,於捐款感恩樹之樹枝或樹葉上留名,小額捐款人則在書裡頁寫下捐款心意,將宗教募款手法充分運用於公益上。高雄新總圖除了提供民眾異於往常的嶄新閱讀經驗,也藉由市民自發性捐款成就了百萬藏書目標。讓書除了傳達「知識」也同時傳達了「愛」。
結語
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舉辦了「2015臺灣十大非去不可圖書館」網路票選活動,高雄市立圖書館新總館以52萬多票居冠,除了是多功能的創新概念值得大家前往參觀,不論是建築物本身、頂樓的「新灣花園」景觀、傍晚的落日、港都的夜空、 雨後積水燈光映照下的美麗倒影,都是攝影愛好者追逐拍攝的美景。 建議大家,下一趟高雄之旅 ,「高雄市立圖書館新總館」 必能增加您的能量,就列入您必訪的景點。
【參考資料】
- 高雄市立圖書館全球資訊網
- 高雄市政府工務建設導覽
- <MATA MAGAZINE archicake daily > <中時電子報>報導
-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第14屆公共工程金質獎活動專輯
-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第14屆公共工程金質獎觀摩活動簡報資料
品管及營造業工地主任聯合網站
想了解更多品管及營造業工地主任課程資訊嗎?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於台北、桃園、台中、雲林、台南、高雄均有開辦,
歡迎點擊下方按鈕或來電0800-022-088洽詢,立即掌握第一手職業安全衛生證照資訊!!!
猜你喜歡

營造業委外作業盛行,但不時聽聞爭議與事故,顯見尚有改善空間。策略聯盟在產業運用已久,研究顯示營造業與班底以策略聯盟合作有助工地績效的提升。為提升公共工程品質工程會設立施工品管制度及品管人員執行工地品質稽核,故品管人員是品質提升關鍵人物。本文以策略聯盟建構分包商評選指標並對品管人員進行調查,以IPA法分析得知:分包商在成本、品質、安衛管理、教育訓練及人員配置是最需改進之處。

由建築在人類文明的發展,演進至現在先進國家因應環保意識抬頭的綠建築;從說明綠建築起源、目的與內涵,進而展開我國綠建築制度的建立、進程、四大範疇(生態、節能、減廢、健康)、九大評估指標(生物多樣性、綠化量、基地保水、日常節能指標、CO2 及廢棄物減量二指標、室內環境、水資源、污水及垃圾)原由、目的與指標,希望讓大家對綠建築有簡單的了解。

日前受臺中市立圖書館張曉玲館長之邀,以服務品質為主題進行演講,感謝館方的用心安排,謹此紀錄一下。
演講題目及大綱,請大家往下看圖

近年來公共工程品質管理人員需求持續增加,因應主管機關要求,每四年應接受在職專業教育訓練,藉此透過此文說明其回訓課程之重要性及注意事項。筆者建議品管人員應掌握證照每4年需回訓的規定,把握參加回訓課程時機,善加利用108年工程會公告函示設置回訓有效期限緩衝期機制,彈性且盡早完成報名及參訓規劃,完成延續使用品管人員證照之期限,既不影響證照效力,也讓自己在工作上不因此而間斷。

建築是一座城市的象徵,也可成為市民共同生活記憶的連結,桃市圖總館以生命樹為題,與城市綠植構成綠色螺旋,又以百萬書冊建構智慧螺旋,盼成為一座與在地共生共融,眾人相聚的人文新場域。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