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因應對於樂齡生涯規劃的重要性

瀏覽數:1458


  對於中高齡者而言,「前瞻因應」這個名詞有何特殊意涵或意義?我們從勞動部調查統計結果得知,2020年勞工預計退休年齡平均為61.6歲,內政部最新統計則指出,2020年國人的平均壽命為81.3歲。隨著平均餘命增加,國人在退休後可能還有超過20年以上的時間可活,老年期或許會是我們一生中最長的自由階段。

  此時,個人將面對角色轉換、生活變化等前所未有的經歷,造成我們面對生命的心態或學習態度都必須調整。於是,國內外學者認為中高齡者應具備「前瞻因應」的觀念並運用在生涯規劃中,同時提出「目標導向」與「風險避免」的觀點,運用目標管理,採取行動策略,提供個人在未來成長的機會,以及事先預備的意識,讓即將面臨的老年期得以安全健康。     

以「前瞻因應」的觀念,規劃樂齡期

  樂齡生涯規劃就是希望準退休族能具備「計畫性」退休的觀念,以促進健康、足夠的經濟支持、提升日常生活安全與自我照顧能力為目標,避免落入沒有幸福感的老年生活,其內容包括:財務、休閒、居住、作息活動、學習、健康維持等。以下將以積極準備、健康維持、生活安全三個面向來做說明與建議:

一、積極準備

  1. 蒐集樂齡生涯規劃相關資訊:

政府部門與部分民間機構都有針對退休準備建立專區或平台,例如:「教育部樂齡學習網-退休專區」提供關於了解退休準備之必備知識、養成退休準備之正確態度、學習退休準備之相關技能,以及建立退休準備之行為習慣等課程。

「我的E政府-銀髮館」提供銀髮族退休生活資訊,包含:長期照顧、志願服務、退休規劃、學習資訊以及遺產節稅等。或今年(2021年)9月由集保結算所主辦,投信投顧公會、證基會、壽險公會協辦成立的「好好退休準備平台」,設有教育推廣專區,推動金融理財教育。

  1. 透過持續學習再創價值

這裡指的是透過學習,增強自己面對退休生涯的能力。美國白宮老化會議學者霍爾德‧麥可拉斯基(Horward McClusky)主張,為能完善退休的準備,個人有繼續參與教育活動的必要的。準退休族如能依照自己的身心狀況,持續學習,建立新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發掘嶄新的生活,將可以達到活躍老化的晚年人生。

例如:《安可人生》雜誌創辦人李政雄在退休之後,發現「工作可以退休,但是人生是沒有退休的」,於是運用他原本的專業,從自己的退休經驗出發,學習如何創辦刊物,於是誕生了一份如何活出美好退休人生的專業期刊。

  在此建議,準退休族要有「培養興趣」、「熱愛學習」、「走出去」這三種行動與態度,在退休前應主動參與學習、培養或發展多元的興趣,而且最好能夠以本身的興趣來從事學習活動,例如:參加文化志工學習導覽、投入樂齡志工培訓、學習咖啡烘焙沖泡技能與知識等,應用所學到的經驗、知識和技能,創造自己的價值,甚至開啟第二生涯。

  至於退休準備的學習項目或可參考教育部樂齡學習網的分類,包括:健康、照護、心靈、經濟、人際、貢獻、居住、休閒等八大類,作為學習規劃參考。

二、健康維持規劃

  國泰綜合醫院老人醫學科黃柏堯醫師指出,現在沒「生病」不等於健康沒問題,只是身體尚未到會被檢查出疾病的程度。中高齡之後罹患慢性疾病的危險因子升高,如能降低罹病風險,可能比較長壽,生活品質也會比較好。準退休族應定期健康檢查,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並進行運動及飲食等保健生活,以健康的身體迎接退休後的日常。包括:

  1. 規律的運動

可參考教育部體育署的7333規律運動建議:「每週至少運動3次、每次30分鐘、心跳達130下或是運動強度達到會喘會流汗。」未來就可能健康地走玩很久,降低臥病在床的時間。

  1. 均衡的飲食習慣

為了維護健康的身體,不僅不能挑食,還必須遷就逐漸老化的牙齒、弱化的消化系統等改變飲食習慣。

根據專家的飲食建議來規劃,包括:

  • 少量多餐,每餐吃八分飽;
  • 不吃太多澱粉類食品;
  • 攝取優良的蛋白質食物;
  • 盡量避免攝取高鹽、高油、高糖的食物;
  • 少吃精緻烘焙食品;
  • 多喝開水,幫助體內廢物排除。

除此之外,建議開始吃一些營養補充品,像是有助於關節活動的保養品、維他命D,對眼睛有幫助的葉黃素,以及維他命B等。                                                                            

  1. 接受保健預防服務

為了維護中高齡者健康,早期發現慢性病、早期介入及治療,國民健康署提供一般45-79歲民眾享有終身一次的B、C 型肝炎檢查;45歲以上至未滿 70 歲之婦女可免費二年一次的乳房攝影檢查;50歲~ 75歲的民眾可以每二年做一次的糞便潛血檢查等,建議按時接受這些預防保健的福利服務。

  1. 關照個人心理健康

透過宗教信仰、閱讀、聽音樂與觀賞表演等藝文活動,使心靈紓壓,以及舒緩適應中高齡生活的種種不適。

(三)生活安全

  這裡所指的生活安全包括:經濟安全、居家環境安全、完善的醫療保障,以及養成安全的生活習慣等。

  1. 足夠的經濟支持

為退休後的生活基金提前做好財務規劃,例如:儲蓄、定期財務盤點、基本投資和保險。誠如理財專家夏韻芬所說,退休之前需要先盤點自己手上的資產,釐清自己的積蓄有多少,有哪些資金是隨時可以動用、哪些資金是被綁死的;等到退休後,就要懂得活用個人資產,像是善用年金保險,創造退休生活的現金流。

  1. 打造居家環境安全

根據108年臺北市老人生活狀況調查,老年人最擔心因跌倒使行動受到限制,「跌倒」更是65歲以上老人事故傷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因此,針對家中最容易跌倒的臥室、客廳、浴室或是有高低落差的地方,逐步進行改善,朝居家環境無障礙設計規劃。

  1. 定期檢視醫療保障

隨著年紀增長,身體機能也會退化,退休後需要的保障通常以醫療為主,定期檢視保單是否符合現在的醫療趨勢,以獲得安全、妥善的醫療照顧。

  1. 養成安全的生活習慣

包括適時調整作息時段、養成搬舉重物的動作等,以降低未來發生意外事故的風險。

  總之,臺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現代的人想要順利成為成功的樂齡族,一定要事先規劃完善的退休準備,不論是促進健康的運動與飲食、打造居家環境安全、定期檢視醫療保障,以及足夠的經濟支持等,唯有主動因應,即早準備,才能為自己和家人建構有品質的未來生活保障,營造一個健康樂退的幸福人生。

 

【參考文獻】

  • 行政院官網-重要政策-「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奠定未來30年國家發展根基」
  • 109年勞工生活及就業狀況調查統計結果,勞動部,110年1月25日。
  • 「2020退休力大調查」報導
  • 魏惠娟(2015),《樂齡生涯學習》,國立空中大學出版,2019年1月初版4刷。
  • 教育部樂齡學習網
  • 我的E政府-銀髮館
  • 經濟日報-「三筆收入」準備退休金 防範晚年財務4大風險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