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運用數據的構思


  近年來工業4.0的話題聲量不斷,是一個很熱門的話題,其為能提供多樣少量的產品或服務,當中有三個核心要素包含。

  1. 大數據(Big Data)
  1.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1.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

  這當中的大數據是很重要的一環,將決定物聯網的功能及架構,也會是人工智慧的數據來源。由此可看出大數據的重要與魅力,若能善用得宜,將能提供重要資訊以提供決策,若未善加利用,則大數據也不過就是單純的資料,毫無感覺與建樹。最後,還有一點最差的狀態是數據的錯誤運用,造成多工與錯誤的決策。這也是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希望能提升人員合理運用數據。

  在工業4.0還未能全面實現以前,這當中的重要準備工作就是培養運用數據陳述事實的習慣;一旦,熟悉與習慣運用數據做決策後,就會有依賴的行為產生,這時不管是要如何蒐集資料或延伸運用數據做人工智慧等,都會比較有方向且容易架構完整的系統。

  從這樣的論述中,相信大家已能開始醞釀對數據的熱情,現在就讓我們來認真思考合理運用數據的三個構思使能提供有效決策。

一、定義所要分析的主題目標

  運用數據作決策是一種很客觀的行為,這當中的第一件重要事情就是我們必須清楚決策的主題目標,如此才能知道蒐集什麼資料才能得到有效資訊作為決策。這當中可應用品質關鍵點CTQ(Critical to Quality)的概念來構思,CTQ的二個重點分別是:

  1. 主題目標要明確
  1. 目標要能量化

  在這裡為能有效達到數據分析目的,我建議可往計數值或計量值這二個面向來考量所要應用的數據類型。

二、蒐集資料

  當我們把主題目標定義清楚之後,接下來就是蒐集資料這個容易讓人忽略的工作,其往往是數據分析中最花資源及時間的重要步驟;試想在數位化時代想利用資料呈現資訊作決策分析,資料的蒐集計畫將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其若能做得很好,後續的分析將會很順利;反之,則可能讓整個分析工作中斷。一般資料的來源主要會由以下幾個方式取得。

  1. 依實驗設計執行計畫蒐集資料(含問卷調查等)
  1. 裝設感測器蒐集資料
  1. 依現有系統的資料整理/加工成所要的資料
  1. 向相關單位或機構等購買資料

  以上不管用哪一種方法取得資料,都將有其專業需要考量的作法;我現在就實務上常碰到的數值填入問題提供參考,使能減少或避免花費在資料處理上没有效率的時間。

表一 資料數值填入問題範例

學生

(欄位1)

性別

(欄位2)

出生年月日

(欄位3)

年齡

(欄位4)

陳一

88/3/1

23

林二

女生

1999/3/1

23歲

張三

Male

88,3,1

23yrs

李四

M

1999,3,1

22.8歲

王五

F

3,1,1999

22.8

 

  從表一的例子中看到了欄位屬性沒有規範好或做提醒甚至防錯的話,每個欄位都有可能會產生不同的回答方式。

  就像本例中提到的性別、出生年月日及年齡所看到的現象,這將會造成資料整理上浪費不必要且没有效率的工作,甚至在這個例子中欄位3和欄位4的資料重覆,欄位4的年齡可以由欄位3的出生年月日計算而得;。

  有了這樣的認知,能做好資料蒐集的格式規劃構思,相信資料分析將會顺利許多。另外資料蒐集若需分工的話,建議可利用表二的概念分配工作及追踨進度,使資料蒐集的方法及進度能更順利。

表二 資料蒐集計畫

量測項目

資料來源

蒐集人員

到期日

年齡

學生資料庫

劉OO

2021/12/30

體重

問卷

黃OO

2021/12/30

三、分析產生資訊

  資料分析是一種邏輯,不在高深的數學或統計,只要邏輯具有合理性產生資訊就有其價值存在。

  一般常見到的資料分析問題可以使用樹狀圖來構思,其邏輯架構如圖一的因果樹狀圖,其中Y和X的關係如同Y=f(X1,X2,…)。藉由這樣的觀念,不管是資料的分析或溝通,對於資料傳遞者或接收者都可以很清楚且快速的掌握重點,以判斷其邏輯的合理性,使能進一步做決策。


圖一 因果樹狀圖

  綜合上述的三個資料構思觀念,若能貫通與有效運用,將能讓自己在分析數據時更能掌握問題及所要做的決策;甚至於在延伸性方面,也能更清楚與容易和接受資訊的人員溝通。有了這樣的基本觀念,我們將可以期待享受數據的魅力。

  依據實務上的經驗,我在這裡提供四個非常實用的手法工具來協助數據分析,分別為層別法、柏拉圖、直方圖及查檢表等手法,這四個手法是QC七大手法中最簡單易用的手法,在實務工作中非常適合人員應用。

  有人說:「生活就是數學,數學就是生活」,也許,對於不喜歡數學的人,聽到”數學”這二字就頭皮發麻。其實,大家倒是可以靜下心來想一想,我們的生活每天都在做大大小小的決策,這些決策也需要有邏輯存在。

  所以我們可以換個角度說:「生活就是邏輯,邏輯就是生活」,只要能善用加減乘除將數據做簡單的層別分析,就可以提供很多資訊做決策。中小企業礙於資金及人才的資源較受限,建議可以使用Excel的樞紐分析來協助資料做多維度分析。這工具簡單又好用,常常被大家忽略,捨本逐末去買軟體或花錢做客製化系統。

  希望藉由本文的分享能讓大家對數據的分析有更清楚的概念,也能更願意去嘗試讓數據呈現事實,使得決策能更快速、準確,並獲得具體的效益。

 

更多資訊請參考
大數據市場探勘與定位服務

拋開憑空臆測與對大規模問卷的依賴,透過精準的網路意見數據分析,再加上獨家的競爭要素量化轉換矩陣,讓您的市場定位不再只是一個模糊意象,而是可進行計算的精準策略地圖。

企業內訓服務

引領前瞻學習成長文化、推動創新知識價值方案,是CPC的使命也是我們永遠的承諾。一站式的企業內訓服務:滿足企業委訓需求,量身規劃打造專屬性課程並提供完備的委訓服務。

猜你喜歡
*
人力資源調查數據分析解讀常見問題

當人力資源領域越來越常使用量化工具來進行問題分析,分析者必須更加小心各種數據分析結果背後的意涵,不要讓數字成為扭曲真相的幫兇。本文中用三個常見案例,來提醒分析者在量化分析過程中該具備的謹慎思維。

*
未來5年全美最具含金量的職業-數據分析師

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的報告指出,年輕世代是伴隨數據科學而成長的。影響所及,不管社群或各領域的數據分析師搖身一變成為炙手可熱的職業,預估2018年職缺將達50萬人,而且薪資還會逐漸水漲船高。

*
痞客邦PIXNET業務行銷部主任分析師詹宇帆》用數字講情境 數據分析師改寫行銷遊戲

當所有企業都是網路公司,痞客邦的數據分析師藉由行為比對及量化的數據及經驗,拆解、分析、重組社群行銷活動,深度剖析網友行為、網路熱門話題與趨勢,讓企業更精準與更有效地與顧客溝通,而透過用數字講情境,也讓其在社群媒體更迭的數位時代中屹立不搖。

*
農業新世代-大數據啟動科技農業

科技的研發與技術的發展,對各產業的作業形式皆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科技技術於農業的結合運用上目前可分為幾項技術:智慧機器人、資通訊技術(ICT)、物聯網(IoT)、人工智慧(AI)及大數據(Big Data)。大數據在農業領域已經成功地運用在選育種、土壤分析、施肥、用藥、病蟲害及市場供需等,藉由大數據結合其他新技術導入智慧農業,將為農業帶來新的改變契機。

*
電商與大數據-阿里巴巴的菜鳥網絡

過去物流一直被視為電商的瓶頸,一些知名的中國電商,如京東、蘇寧等都在佈建自己的物流網絡。中國最大的電商之一的阿里巴巴一直不認為物流是其該涉足的領域,可是隨著市場競爭的發展,阿里也被迫要加入這一場戰爭。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出版品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課程
{{c.area}}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