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與企業永續經營之重要性彙整


  ESG是什麼,企業為何開始重視ESG,與近年有談的CSR又有何關係?

  ESG主要是Environment(環境保護)、Social(社會責任) 及Governance(公司治理)3個英文單字所組成,聯合國全球契約(UN Global Compact)於2004年首次提出 ESG 的概念,是作為評估企業經營的指標。

  CSR又是什麼呢,依據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簡稱WBCSD)的看法,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是企業承諾持續遵守道德規範,為經濟發展做出貢獻,並且改善員工及其家庭、當地整體社區、社會的生活品質。

  因此CSR 提出一個廣泛的概念,ESG 則是提出如何實踐 CSR 的原則,從環境、社會、公司經營評估一家企業的永續(sustainability)發展指標。換言之,可以想成「永續經營」是企業追求的大方向,CSR 是永續經營的主要概念,ESG 是其中一種衡量指標。

  近年來ESG受全球高度重視,為營造健全ESG生態,以強化企業永續經營及資本市場競爭力,金管會於109年8月25日發布「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規劃參考國際氣候相關財務揭露規範強化企業社會責任(CSR)報告書之ESG資訊揭露。

  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是以「強化董事會職能,提升企業永續價值」、「提高資訊透明度,促進永續經營」、「強化利害關係人溝通,營造良好互動管道」、「接軌國際規範,引導盡職治理」及「深化公司永續治理文化,提供多元化商品」等5大主軸為中心,合計39項具體推動措施,重點摘錄如下說明:

  • 強化董事會運作及董事職能:推動上市櫃公司導入企業風險管理機制,並提供多元化的董事進修規劃、訂定獨立董事與審計委員會行使職權參考範例,以及推動上市櫃公司設置提名委員會等措施。
  • 強化資訊透明度:考量國際投資人及產業鏈日益重視環境、社會及治理(ESG)相關議題,並提供投資人決策有用的ESG資訊,將參考國際相關準則(氣候相關財務揭露規範(TCFD)、美國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SASB)發布之準則)強化永續報告書揭露資訊。
  • 強化利害關係人溝通:為強化上市櫃公司股東會運作,將研議強化自辦股務公司股務作業之中立性及提升電子投票結果之資訊透明度。
  • 引導盡職治理:增訂相關盡職治理守則,建立國際投票顧問機構與國內發行公司的議合機制,擴大我國盡職治理的產業鏈。並設立盡職治理相關評比機制,以強化機構投資人的股東行動,提升我國證券市場整體公司治理。
  • 企業自發性落實治理及永續發展: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及疫情影響等對全球帶來的衝擊,各國紛紛開始重視環境及社會的永續發展,藉由市場機制引導資金投入永續發展,是促使企業自發性注重永續議題的重要驅動力。

  全球疫情、極端氣候事件及變動的全球政經情勢持續,對於企業永續經營帶來很大的衝擊,因此在多變且富有挑戰性的環境下,企業應積極落實ESG的推動、強化風險管理及早因應永續轉型,為未來尋求新機會。

 

【資料來源】

  • 勤業眾信
  •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 經濟人
更多資訊請參考
ESG永續發展學院

企業淨零轉型壓力日增,國內出現綠領人才荒問題,過去70年來,CPC陪伴國內企業走過各階段轉型期,適時導入管理變革與人才培育策略,面對永續議題,CPC已訂定ESG永續發展系列職能培訓藍圖,針對製造業及服務業之不同性質,提供不同的培訓課程!

溫室氣體查驗證服務

本中心為使國內企業營運能與聯合發布ESG企業經營指標相符,111年度成立ESG新事業發展委員會;奠基過去ISO9001品質管理系統與ISO27001資訊安全管理系統驗證之基礎下,率先其他國內管顧機構獲得ISO14001及45001驗證通過,取得ISO環安衛雙認證,正式成立「ESG永續發展學院」,開辦永續經營系列課程,透過北中南各地訓練中心,為企業提供絕佳綠色人才養成修練道場。

猜你喜歡
*
企業社會責任與GRI永續性報告指南

因應金融海嘯、歐債危機及食安問題的衝擊影響,金管會強制要求四大產業上市櫃公司編製 CSR報告書,出版CSR報告書的企業增加2.5位,雖然推動CSR成效顯著,但伴隨著CSR報告書的品質是否能同步提升才是未來關注議題。

*
企業以DEI多元共融觀念規劃ESG訓練地圖

先確定企業的利害關係人及組織本身關注之主題後,再根據關注之主題的重要程度及迫切性,來訂定培訓主題的優先順序。隨著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及客戶的要求,企業ESG策略已從原本的不需要做,轉變為被逼著一定要做的「義務」,而這不得不做的ESG三個領域範疇,已轉變為能創造且確保該企業商業價值的必要「戰略」。
企業實行DEI的策略觀念來規劃訓練計畫時,要注意強調尊重公司內部差異,才能實現多元平等,並打造共融的環境,施行DEI訓練策略的企業,具備能更直接地回應組織多樣性、公平和包容議題的能力,所以企業採行以DEI觀點來規劃訓練計畫,將能培育出多樣性職能的人才。

*
ESG之社會責任(Social)—「以人為本」之內部共融

「對人的重視」本即是企業社會責任的源起,更由企業內部的人,即與員工關係從合法到友善照顧作為責任的中心,進而將好的影響力由企業直接關係的一群人,更擴充到間接的社區、社會大眾。

*
ESG之社會責任(Social)—「以人為本」之外部共好

摘要 企業/組織能以核心本業、地方經營作為起點,了解社區民眾、當地發展之需求,著眼企業可運用之資源,並對外提供支援。企業組織必須有意識且有行動,為SDGs的達成發揮正向推力,此即希冀的「影響力」,致力成為當地傳遞共融共好之標竿。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出版品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課程
{{c.area}}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